军事类 话春秋 品兵法:孙子   》 第31节:二十四、 战略大师沈尹戌(1)      Zi Jinshan

  二十四、 战略大师沈尹戌
  二十四、 战略大师沈尹戌
  大战未开,楚国大军先收缩于汉水,准备借地理固守。汉水之东是清发水,两者之间地域狭窄,不利大军机动,应该说,楚军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极为有利的战场。
  但是,以十万之众,进行这种窝囊的战事,令囊瓦极为不爽,这主要是因为收缩兵力的决策不是出于他的本意,提这个建议的是左司马沈尹戌。
  如果是别人提议,大军统帅囊瓦也许会置之不理,但现在不行,沈尹戌说话了,囊瓦不得不听从,对沈尹戌说的话,囊瓦是如同嘴里含着冰糖葫芦听课——酸溜溜地点头。
  沈尹戌提议时神定气闲,囊瓦知道这位同僚往往有着自己没有想到过的惊人见解,果然,沈尹戌手捋胡须,如同教授给学生讲课般指点地图:
  “令尹,您带大军沿着汉水与敌军周旋,我去征集方城精兵,以及各处驻军,烧毁吴军的船只,然后带军返回,依次在大隧、直辕、冥阨等地建立堵击阵地。到那时,您率军渡过汉水发动攻击,我则击其军尾,吴军前后受敌,粮草不济必将大溃!”(《左传》史载原文:“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
  吴、楚之战中,有三个闪光的人物,其中有两个在吴军阵营,即孙武和伍子胥两大名将,另一位则在楚军一方,自然就是这位沈尹戌老兄了。
  伍子胥的光芒照射了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主要是由于他为吴国作了很多记载于史书的贡献;而孙武与沈尹戌这两位超人却不同,作为吴楚两军各自的王牌,他们完全是以各自的军事天才得以名载史册的。
  仔细分析一下沈尹戌的提议,就会发现其计划之狠毒:出于对己方部队战力及囊瓦指挥能力的预期,沈尹戌首先利用了汉水的地理位置,让囊瓦以汉水为屏障阻挡吴军,这样吴军远来的兵马便无法上岸,楚兵以逸待劳,这将使得吴军部队无法展开,被控制在了汉水的对岸。
  第二个杀着是决定性的——焚舟!吴国操练水军多年,这些战船是吴国水军的根本,一旦舟船被焚,吴军将辎重尽失,再强悍的军队也要吃饭,拉战车的马匹无草料也会罢工不干,如此吴军的战力也就基本不在。
  尤其是,吴军士气低落之时,又没了退军的代步工具,其结局肯定是被困死在楚国境内!
  一听就知道,沈尹戌的计划不是将吴军赶出楚国,甚至连作战都不需要,而是要将吴国的这支几乎是举国兵力彻底歼灭!而吴国威胁从此也将不复存在!
  最后的绝杀:从北部的军事基地方城调来楚国最精锐的军事力量,汇同囊瓦的大军前后夹击,而使吴军腹背受敌,如此这般,吴国的君臣将一个也逃不掉!
  沈尹戌是一只在密林中潜行的老虎!老虎这东西,是密林中的独行动物,号称百兽之王,当然是极优秀的猎手,其本身力气有多大,爪子有多锋利,动作有多灵敏,倒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它的捕猎方法。
  老虎找到猎物时往往极有耐心,总是静静地观察,等到猎物将脖子、肩部等弱点暴露无余时,它那蜷缩在草丛中的身体才慢慢向猎物接近,直到确定一击必中的距离时,猛然跃起,将还在懵懂中的猎物的脖子一口咬住,或用爪子弄断猎物的脖颈。
  这石破天惊般的攻击往往使猎物无从逃逸,一击则置其于死地,老虎从而享得美味。——如今的沈尹戌就是那藏匿于密林中的猛虎,他凭直觉在等待敌人出现漏洞的那一刻——哪怕那漏洞只有针尖那么大小,就足够了,他便会以他那独有的鬼魅般无声无息的行军方式接近敌人,突然对那个漏洞发出致命的一击,一剑封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孙子 序言第2节:一、 孙子出世话春秋第3节:二、 吴国机遇谈伍员(1)
第4节:二、 吴国机遇谈伍员(2)第5节:三、 辗转数国逢孙武第6节:四、 安居三载著兵书(1)
第7节:四、 安居三载著兵书(2)第8节:五、 鱼肠利刃刺王僚第9节:六、 阖闾治国气象新
第10节:七、 勇士风采皆斗狠(1)第11节:七、 勇士风采皆斗狠(2)第12节:八、 庆忌才是真英雄
第13节:九、 孙子谈兵论作战第14节:十、 吴王面试考孙子第15节:十一、 孙子受命练女兵(1)
第16节:十一、 孙子受命练女兵(2)第17节:十二、 春秋战争面面观第18节:十三、 孙武率军夺舒邑
第19节:十四、 战事间隙话强楚第20节:十五、 强楚也有难过时(1)第21节:十五、 强楚也有难过时(2)
第22节:十六、 兵法未载持久战第23节:十七、 阖闾背后造敌人第24节:十八、 孙子兵法初见功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