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從星空到心靈——易中天於丹演講對話錄 》
第31節:之三 什麽樣的生命是快樂的(5)
易中天 Yi Zhongtian
於丹 Yu Dan
所以會有那麽多文人嘆息自己生不逢時,沒有被別人賞識,就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獨立生命的價值。
李白說:"一身獨為客,萬裏無主人。
"行遍千山,這就是他的一生。
他可以一生為客,人人都不願意做客子,都願意有故鄉歸屬,但李白不在乎,對他來講,流浪也是一種歸宿。
一生無主人,唯其無主,他纔可以這樣,他纔真正能夠做到"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這樣一種仙風傲骨,一直是他的標志。
別把一生活成"符號"人的態度會决定他的生命。
如果說仕途是一座高山,面對這樣的一個高山,怎麽過去呢?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的文人,大致可以分成三種狀態。
第一種人應該占95%以上,就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在穿越山巒的隧道中蝸行摸索;有些人到了二分之一的地方,有些到了五分之四的地方。
屈原、杜甫、白居易……這些文人都是這樣去穿越的。
他們傢國擔當,他們赤心報國,他們把天下興亡都負在自己身上,他們崇高單純,但他們的生命,其實是為了一種責任而隕落的。
所謂"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一個"符號",這是絶大多數文人主動選擇的。
但還是有那麽幾個,從那條隧道穿了出去,走到了另一端,比如陶淵明,比如王維,比如蘇東坡。
他們是終於洞穿了這座山巒,走到那一端的時候,重新看見了赤子天尊,看到太陽的光明。
這樣的路有長有短,陶淵明的路最短,八十三天,從官場中出來了。
蘇東坡一生浮沉。
王維呢,從十八歲中進士,二十歲舉大樂丞,做王右丞,然後矢志再上,最後幾經浮沉,到一世末朝,再回來做到尚書右丞。
王維一生榮辱滄桑,到晚年寫禪詩的時候,他說:"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嚮空門何處銷?"對今天的人們,對所有在自己的職業崗位上辛苦勞作的人來講,其實有很多的古人相伴,他們的日子也不輕鬆。
衹有李白是沒有進過隧道的人,他是從山上飛過去的。
因為他有一雙翅膀,一邊是酒,一邊是詩,他可以憑藉詩情酒力,從山上飛越而過。
終其一生,天真而光明,他是沒有穿越過黑暗的人。
餘光中先生的《夢李白》,我以為是當代詩中寫得最好的。
餘先生的詩說:"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嘯成劍氣,綉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半個盛唐怎麽能成於一人之口呢?那是因為這個人心大呀!人終其一生,可以擁有很多職業,值得全心經營的衹有一樣東西,就是我們的生命。
我記得小的時候下圍棋,開始學的時候,小心翼翼一個子點在那兒,啪,對手一個子跟上來,馬上要緊緊地貼住,人傢要再來封你一個眼,馬上又緊緊地貼住。
所以剛開始學圍棋的孩子,都是在那裏"捲羊頭",就那一小塊,捲到最後是什麽,這就是牛角尖,整個棋盤其他地方都放棄了。
再往下學,師傅會教你,你先要挂子,先要謀篇佈局,把整個的格局做起來。
一塊死了,可以還有別的眼可以做活,你總歸有幾塊是可以做的。
這是什麽呢?這就是生命的坐標。
所以我以為,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當下的職業和目前取得的成績,而是你的生命還有其他的可能嗎?人的一生,可能性的價值永遠比確定性的要大。
其實,當我們說"我就是什麽"的時候,就意味着放棄了很多的夢想。
《論語》中說"君子不器",器皿的器,說真君子不要把自己拘於一時,拘於一地。
我想"君子不器"包含兩個概念:第一就是真君子,不要做一個固化的器皿,不再有新的造型;第二就是君子不要做一個小氣之人,要大氣。
很多概念我們都已經耳熟能詳,但都真的做到了嗎?很多時候,我們衹是擁有了皮毛。
比如說,所謂"文化人",按《周易》的說法,所謂"文化",是"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 | 第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2) | 第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3) | 第5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4) | 第6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5) | 第7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6) | 第8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7) | 第9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8) | 第10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9) | 第11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0) | 第1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1) | 第1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2) | 第1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3) | 第15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 | 第16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2) | 第17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3) | 第18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4) | 第19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5) | 第20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6) | 第21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7) | 第22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8) | 第23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9) | 第24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0)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