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廚房江湖   》 第31節:廚師用語      鬍元駿 Hu Yuanjun

  廚房裏的語言,有些正襟嚴肅,有些簡潔明快,有些詼諧幽默,有些一語雙關。不同菜係的廚房裏,因為方言,在表達的措辭上會有稍許不同,但大同小異。
  叫起、等叫、準備、起菜、單尾、估了,是廚房和餐廳溝通用得最多的詞語。客人還沒到齊,服務員點好菜都會通知廚房“叫起”,“等叫”也基本是一個意思,衹是這個詞更多用於廚房上菜速度太快了的時候;“準備”和“起菜”是銜接詞,接到“準備”的通知就表明客人已經全部到齊,“起菜”就是要按順序炒菜了;“單尾”指的是飯、面類主食;“估了”是說這道菜賣完了,隨着網絡遊戲的普及,廚師們更樂於用“挂了”來代替這兩個字;“叫起”,也會取其諧音為“腳氣”,廚師不大喜歡那種點完菜以後拖很久纔讓上菜的客人,這樣的客人多了,廚師都會抱怨:今兒“腳氣”真多。
  廚師之間的語言要更豐富一些,廚師長被稱為“大佬”,學徒就叫“小崽兒”。廚房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與食品或工種有關的“外號”,這些“外號”是大廚起給徒弟的,不過這些“外號”大都是善意調侃,沒有諷刺挖苦,大傢也樂於接受,我就被叫過“鬍一刀”、“刀匠”等等。至於自己的本名,隨着“外號”的叫響反而會被大傢漸漸“遺忘”。
  “沒單位的”,一度是廚房裏使用率最高的詞彙。幹錯事了、被表揚了或者菜沒炒好、菜炒得太好,都會被說成“沒單位的。總之,無論如何你都不會有“單位”。在普遍把上班說成去公司的今天,聽着“單位”還很是親切呢,儘管大傢都“‘沒單位’”。
  香港廚師長訓人的“口頭語”,逐漸也成了大傢的“口頭語”,爭相模仿,趁廚師長不在,跑到正在幹活的某人背後,突然吼上一嗓子,嚇唬人的效果好得很。
  廚房裏的語言還有太多,廚房裏的語言也在不斷被更新着。但無論怎樣,含義始終不會變。很多廚房語言都是衹可意會的,說話的場合和語氣都决定着話語間的褒貶含量,同樣一句話,不同場合不同語氣說出來,意思都會大相徑庭。包括一些平時看來駡人的話,在廚房裏說出來也許就是善意的,非較真摳字面上的意思,就會少了很多樂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食客備忘錄第2節:工作服第3節:食品雕刻第4節:生男生女
第5節:愛在餐廳的日子第6節:我的女同事們第7節:人人聯誼會第8節:大姐們
第9節:想念會唱歌的熊鷹第10節:回憶出糧第11節:和稀泥第12節:酒事
第13節:離婚廚師第14節:廚師也博客第15節:你從哪裏來第16節:小關
第17節:肉是怎麽樣變嫩的第18節:化學問題第19節:廚師pk採購第20節:廚師為啥沒提成
第21節:廚房無間道第22節:驗貨第23節:拿美食節目過渡第24節:編外廚師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