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学思考 》 尼采與形而上學 》
第31節:徹底的虛無主義(2)
周國平 Zhou Guoping
追究根據的可靠性,在信仰問題上不苟且,不作假,這樣一種認真誠實的態度就是真誠意識。尼采認為,這種真誠意識是歷史上一切道德包括基督教道德留下的積極遺産,它的作用終於使人們對基督教和道德本身發生了懷疑。他寫道:"真誠意識通過基督教高度發展,終於厭惡基督教全部世界觀和歷史觀的虛假性和欺騙性。"徹底虛無主義的識見,即認為我們無權設想一個神聖的、至善的彼岸,"這個識見乃是訓練有素的'真誠精神'的産物,因而也是道德信念的産物。""道德所哺育的力量之一是真誠,後者終於轉而反對道德,揭露它的神學……"《強力意志》第1、3、5節,第7、10、11頁。"我們這些今日的求知者,我們這些不信上帝者和反形而上學者,連我們的火也是從幾千年信仰所點燃的火種那裏取來的。"《尼采全集》,第7捲,第275頁。道德要求人們的一切行為都以它為根據,它在根據問題上的這種嚴格態度就促使人們對道德本身的根據提出了質疑。凡是以最高根據自命的一切,無論"善"、上帝還是形而上學家們設想的其他終極實在,都必須在真誠意識面前提出自身的根據來,如無根據就歸於虛妄,但必須以其他根據來自證的又不成其為最高根據。對根據的這種無窮追究必然使任何最高根據都站不住腳,終於達到一種認識: 不存在最高根據。於是,"'上帝是真理'逆轉為'一切皆虛妄'的狂熱信念。"《強力意志》第1節,第7頁。形而上學的衝動導致了反形而上學的結論。無窮追求真理的激情返身面嚮自己,對自己産生懷疑: 既然並無終極的真理,追求豈非徒勞?對真理的信仰孕育出了一種對"非真理"的需要。如此看來,對於虛無主義的出現,真誠意識難辭其咎。那麽,是否要否定真誠意識本身呢?
並不!當此之時,真誠意識方顯出其本色,它敢於面對自己的結論,正視失去一切信仰的現實。
一個在信仰問題上如此認真、對信仰的可靠性如此苛求的人,結果卻是失去一切信仰,這種幻滅感是可以把人逼瘋的。尼采曾經這樣描述他的絶望心情:"天神啊,賜我瘋狂!那使我終於相信自己的瘋狂!賜我譫妄和抽搐,閃光和黑暗,用凡人未曾經歷過的嚴寒和酷熱、喧囂和鬼怪恐嚇我吧,讓我呼號,哀哭,如禽獸爬行,衹要我能在自己身上找到信仰!懷疑吞噬着我,我殺死了法則,法則使我恐懼,就象屍體使活人恐懼一樣。如果我不是比法則更多,我就成了一切人中最卑劣的人了。我身上的新精神如果不是來自你們,又來自何處呢?嚮我證明我是屬於你們的吧;唯有瘋狂能嚮我證明這一點。"《朝霞》第14節。《尼采全集校勘學習版》,第3捲,第28頁。但是,瘋狂沒有如期到來,尼采衹好把"作為歐洲第一個徹底的虛無主義者"《強力意志》前言第3節,第4頁。的命運承擔起來。他要做一個真誠的人,不靠任何宗教的或形而上學的安慰生活。"真誠的人--我如此稱呼在無神的沙漠上跋涉和虔敬之心破碎的人。"《尼采全集》,第6捲,第150頁。正像巴雷特所說的:"如果無神論是人的命運,那麽,他,尼采,就决定來當先知,以便提供必要的英勇榜樣。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必須把尼采視為一個文化英雄: 他甘願以最劇烈的方式經受他的文化內部的衝突並且終於被這衝突撕裂。"巴雷特: 《非理性的人》,第8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總序 | 第2節:自序 | | 第3節:概論(1) | 第4節:概論(2) | | 第5節:什麽是虛無主義 | 第6節:不速之客的到來(1) | | 第7節:不速之客的到來(2) | 第8節:上帝死了 | | 第9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1) | 第10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2) | | 第11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3) | 第12節:科學與虛無主義(1) | | 第13節:科學與虛無主義(2) | 第14節:現代的雙重陰影(1) | | 第15節:現代的雙重陰影(2) | 第16節:現代的雙重陰影(3) | | 第17節:神話的毀滅和形而上學的興起(1) | 第18節:神話的毀滅和形而上學的興起(2) | | 第19節:形而上學的虛無主義實質(1) | 第20節:形而上學的虛無主義實質(2) | | 第21節:形而上學的虛無主義實質(3) | 第22節:形而上學的虛無主義實質(4) | | 第23節:形而上學的原型和虛無主義的發端(1) | 第24節:形而上學的原型和虛無主義的發端(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