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思考 》 尼采与形而上学 》
第31节:彻底的虚无主义(2)
周国平 Zhou Guoping
追究根据的可靠性,在信仰问题上不苟且,不作假,这样一种认真诚实的态度就是真诚意识。尼采认为,这种真诚意识是历史上一切道德包括基督教道德留下的积极遗产,它的作用终于使人们对基督教和道德本身发生了怀疑。他写道:"真诚意识通过基督教高度发展,终于厌恶基督教全部世界观和历史观的虚假性和欺骗性。"彻底虚无主义的识见,即认为我们无权设想一个神圣的、至善的彼岸,"这个识见乃是训练有素的'真诚精神'的产物,因而也是道德信念的产物。""道德所哺育的力量之一是真诚,后者终于转而反对道德,揭露它的神学……"《强力意志》第1、3、5节,第7、10、11页。"我们这些今日的求知者,我们这些不信上帝者和反形而上学者,连我们的火也是从几千年信仰所点燃的火种那里取来的。"《尼采全集》,第7卷,第275页。道德要求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它为根据,它在根据问题上的这种严格态度就促使人们对道德本身的根据提出了质疑。凡是以最高根据自命的一切,无论"善"、上帝还是形而上学家们设想的其他终极实在,都必须在真诚意识面前提出自身的根据来,如无根据就归于虚妄,但必须以其他根据来自证的又不成其为最高根据。对根据的这种无穷追究必然使任何最高根据都站不住脚,终于达到一种认识: 不存在最高根据。于是,"'上帝是真理'逆转为'一切皆虚妄'的狂热信念。"《强力意志》第1节,第7页。形而上学的冲动导致了反形而上学的结论。无穷追求真理的激情返身面向自己,对自己产生怀疑: 既然并无终极的真理,追求岂非徒劳?对真理的信仰孕育出了一种对"非真理"的需要。如此看来,对于虚无主义的出现,真诚意识难辞其咎。那么,是否要否定真诚意识本身呢?
并不!当此之时,真诚意识方显出其本色,它敢于面对自己的结论,正视失去一切信仰的现实。
一个在信仰问题上如此认真、对信仰的可靠性如此苛求的人,结果却是失去一切信仰,这种幻灭感是可以把人逼疯的。尼采曾经这样描述他的绝望心情:"天神啊,赐我疯狂!那使我终于相信自己的疯狂!赐我谵妄和抽搐,闪光和黑暗,用凡人未曾经历过的严寒和酷热、喧嚣和鬼怪恐吓我吧,让我呼号,哀哭,如禽兽爬行,只要我能在自己身上找到信仰!怀疑吞噬着我,我杀死了法则,法则使我恐惧,就象尸体使活人恐惧一样。如果我不是比法则更多,我就成了一切人中最卑劣的人了。我身上的新精神如果不是来自你们,又来自何处呢?向我证明我是属于你们的吧;唯有疯狂能向我证明这一点。"《朝霞》第14节。《尼采全集校勘学习版》,第3卷,第28页。但是,疯狂没有如期到来,尼采只好把"作为欧洲第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强力意志》前言第3节,第4页。的命运承担起来。他要做一个真诚的人,不靠任何宗教的或形而上学的安慰生活。"真诚的人--我如此称呼在无神的沙漠上跋涉和虔敬之心破碎的人。"《尼采全集》,第6卷,第150页。正像巴雷特所说的:"如果无神论是人的命运,那么,他,尼采,就决定来当先知,以便提供必要的英勇榜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把尼采视为一个文化英雄: 他甘愿以最剧烈的方式经受他的文化内部的冲突并且终于被这冲突撕裂。"巴雷特: 《非理性的人》,第8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总序 | 第2节:自序 | 第3节:概论(1) | 第4节:概论(2) | 第5节:什么是虚无主义 | 第6节:不速之客的到来(1) | 第7节:不速之客的到来(2) | 第8节:上帝死了 | 第9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1) | 第10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2) | 第11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3) | 第12节:科学与虚无主义(1) | 第13节:科学与虚无主义(2) | 第14节:现代的双重阴影(1) | 第15节:现代的双重阴影(2) | 第16节:现代的双重阴影(3) | 第17节:神话的毁灭和形而上学的兴起(1) | 第18节:神话的毁灭和形而上学的兴起(2) | 第19节: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实质(1) | 第20节: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实质(2) | 第21节: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实质(3) | 第22节: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实质(4) | 第23节:形而上学的原型和虚无主义的发端(1) | 第24节:形而上学的原型和虚无主义的发端(2)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