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李小竜的功夫人生   》 第31節:飛竜在天(7)(圖)      張小蛇 Zhang Xiaoshe

  伊諾山度在看過電影後,這樣評價道:“李小竜在該片中,將截拳道嚮前推動了一大步。李小竜一貫主張在極短的時間裏,發出最大的力量將對手打敗,最妙的就是在一拳一腳之間取勝。他很少考慮:若遇到旗鼓相當或者氣勢勝於自己的對手,不可能在一瞬間打敗對方,甚至還會被對方打倒,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麽辦?羅利士就是這樣一位強大的對手,李小竜的快攻戰術一時不能撼動他,反而被他擊倒在地。這時候,李小竜機智果敢地改變戰術,以虛對實,以退為進,以柔剋剛。其目的在消耗對手的體力,洞察對手的套路,伺機反攻,剋敵製勝。”“這些中國的古老武道之術,李小竜曾多多否定,多多嘲弄,現在又當至寶拾起——這還是他的截拳道,一切招數都可為已所用,目的惟有一個,打敗敵手。……我看《猛竜過江》,李小竜與羅利士在古羅馬鬥獸場的戲,不覺得是在看戲,而是兩人真正在武打,在比武,在生死博鬥。最後是羅利士死了,那是電影的安排。”
  有意思的是,電影界人士在對李小竜的導演藝術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故意拿他和羅維比較。影評傢澄雨這樣評價道:“在處理手法方面,這部戲和羅維的處理也有很大的分別。羅維喜歡用蒙太奇、用剪接來拍攝打鬥場面,更喜歡用特寫表現對手中拳或被踢中的場面。他的鏡頭是主觀的,常出現李小竜面對鏡頭連踢三腳或連打數拳。但在《猛竜過江》中,李小竜卻喜歡用中鏡和長鏡,李小竜的對手不是站在銀幕的左右兩邊,就是90度的互相對。這樣的拍攝方法接近拍攝舞臺劇或擂臺比賽。羅維較主觀的處理,強調於打鬥本身的感官刺激,以及暴力的震撼力。李小竜的處理是較客觀的,重表演,殺氣不像羅維那麽重。不單衹處理和羅利士决鬥的那一場如此,整個《猛竜過江》也如此。”
  雖然我們對大導演羅維的導演藝術不便做過多的評價,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真正懂功夫、對武學有深入思考的李小竜拍攝出來的影片有一種武學的內涵,這是旁人無法企及的。
  《猛竜過江》公映之前,李小竜就“口出狂言”:其票房一定能超過前面兩部,而且會在500萬港元以上。最後的結果是,《猛竜過江》在1973年便創下了530萬港元的票房記錄,讓世人又一次見證了李小竜的號召力,以及名副其實的巨星稱號。
  取得又一次巨大成功,這和李小竜追求完美的個性以及他的狂熱工作勁頭是分不開的。
  為了拍攝《猛竜過江》,李小竜不僅從羅維挖來了自己的長期搭檔“嘉禾玉女”苗可秀,而且還邀請了大量武術界的朋友,全美空手道大賽冠軍羅利士、高手羅撥?華爾、韓國合氣道高手黃仁植等。鄒文懷也是對李小竜關愛有加,對初次執導的李小竜,他請了很多電影技術方面的高手來助陣。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工作多年的植耀昌被請來做李小竜的導演助理、香港著名導演張徹的得力助手張欽鵬被請來擔任製作、日本著名的攝影師西本正、著名作麯傢顧傢輝都被邀請加盟;李小竜兒時的朋友小麒麟更是為影片盡職擔任武術指導。這樣的陣容當時在香港是無法想像的,但李小竜做到了。
  《猛竜過江》的外景地是在羅馬,這是香港電影首次到歐洲拍攝。昂貴的外景地,超級的陣容,而李小竜雖然有鄒文懷的鼎力相助,但是新成立的“協和電影公司”的壓力可想而知,李小竜以一絲不苟、近乎瘋狂的工作完成了影片的拍攝。日本攝影師西本正後來回憶說:“像李小竜這樣如此認真的導演實在少見。儘管李小竜是個不擺架子而又隨和的導演,可是,他那認真的態度,使他第一天站在攝影機旁便有了導演應有的權威。他的確是個特殊的男人。”
  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優勢的李小竜幾乎把《猛竜過江》做到了完美的地步,《猛竜過江》在刷新了香港票房新記錄的同時,也將李小竜的影藝事業推嚮了巔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第1節:序言(圖)第2節:竜的神話(1)(圖)第3節:竜的神話(2)(圖)第4節:竜的神話(3)(圖)
第5節:竜的神話(4)(圖)第6節:竜的神話(5)(圖)第7節:巨星隕落(1)(圖)第8節:巨星隕落(2)(圖)
第9節:巨星隕落(3)(圖)第10節:年少輕狂(1)(圖)第11節:年少輕狂(2)(圖)第12節:年少輕狂(3)(圖)
第13節:年少輕狂(4)(圖)第14節:功夫打天下(1)(圖)第15節:功夫打天下(2)(圖)第16節:功夫打天下(3)(圖)
第17節:功夫打天下(4)(圖)第18節:功夫打天下(5)(圖)第19節:當武術遇上愛情(1)(圖)第20節:當武術遇上愛情(2)(圖)
第21節:當武術遇上愛情(3)(圖)第22節:當武術遇上愛情(4)(圖)第23節:當武術遇上愛情(5)(圖)第24節:當武術遇上愛情(6)(圖)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