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读六大名著:说官   》 第31节:说官(31)      史仲文 Shi Zhongwen

  周瑜、张昭在孙策时代,虽有贡献,不甚突出。但在孙权时代,都成为一时的风云人物,内事张昭得力,外事周瑜建功,都与孙权善待人才有必然关系。
  孙权不但爱护人才,而且善用人才,而且不用则已,一用就连用四位杰出的人物,从而使江东数十年间,可以无忧矣。这四位杰出的人物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周、鲁、吕、陆在不同时代,个个可谓江中之龙,山中之虎。而且出身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与孙家的关系也不同。但个个都被赋予重任,使他们得以各展其才。
  对此,《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曾发表议论道:
  孙吴奄有江左,元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与国为存亡之臣也……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云长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虽然如此,内部也不全然平静。周瑜固然是孙策时的旧将,深得孙策信任,但在东吴,还有资格更老的人。比如程普、黄盖、韩当,都是孙坚时代的旧勋。到孙权掌握权柄的时候,他们已经是三世老臣了。赤壁大战,孙权以周瑜为大都督,以程普为副都督,程普就不服气,以致周瑜升帐议事的时候,他本人也不出席,而是叫儿子代替自己。后来他儿子把见到的情况向他作了报告,说“周瑜调兵,动止有法”,于是程普大惊:“吾累欺周郎懦弱,不足为将;今能如此,是将才也!我如何不服?”“遂亲诣行营谢罪”,而“瑜亦逊谢”。
  所谓周郎懦弱,似和他的儒雅风格有关,大约也和他身体不好有关,否则不致于那么年轻就谢世于吴。《三国演义》上描写诸葛亮三气周瑜,不过是文学上的肆意发挥罢了。
  周瑜年轻,在老一代将领中威信不足,但他确是极有才干的将才。赤壁大战的胜绩主要归功于他。照《三国演义》的意思,赤壁大战的主角该是诸葛亮。你看,“借箭”的是他,“借风”的还是他。“借箭”还不足以表示孔明的智慧远在周公瑾之上,“借风”简直就是救了周瑜的命,也救了东吴的命。 然而,历史上真正草船借箭的不是孔明,而借风之说,也是被夸大了的,甚至被神化了的。赤壁大战,主角是周瑜,配角是鲁肃、程普、黄盖、孔明等。这一点,读一读《三国志》是会明白的,细想《三国演义》也会明白。赤壁大战,曹操败得很不光彩,但也不像小说上说的那样的惨败。如果真的83万人马剩下20余骑,那么孙、刘为什么不穷追不舍。一个火烧连营就使蜀汉损失了元气,而赤壁战后,魏国依然强大,该打败马超还打败马超,该大战濡须还大战濡须,而威震逍遥津的曹军主帅,不过是曹操手下的大将张辽罢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国华侨出版社
第1节:说官(1)第2节:说官(2)第3节:说官(3)第4节:说官(4)第5节:说官(5)第6节:说官(6)
第7节:说官(7)第8节:说官(8)第9节:说官(9)第10节:说官(10)第11节:说官(11)第12节:说官(12)
第13节:说官(13)第14节:说官(14)第15节:说官(15)第16节:说官(16)第17节:说官(17)第18节:说官(18)
第19节:说官(19)第20节:说官(20)第21节:说官(21)第22节:说官(22)第23节:说官(23)第24节:说官(2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