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类 解密管理史上的神奇之地:揭秘西點   》 第31節:第四章:相煎何太急(3)      黃飛 Huang Fei

  儘管南軍的反擊異常猛烈,不過顯然聯邦軍對整個戰役的掌握要更高一籌,在聯邦軍的重重打擊下,南軍開始撤退,就在聯邦軍準備趁勝追擊的時候,南軍的援軍及時地趕到了。這使得麥剋萊倫也無可奈何,畢竟在雙方的炮火的猛烈轟擊下,不僅南軍損失慘重,聯邦軍也損失了相當了兵力,在面對南軍的援兵時已經顯得力不從心。
  安提坦是當時西半球最為血腥的戰場,戰鬥結束的晚上,整個戰場上的屍體多得數不過來,聯邦軍有2108人陣亡,9549人受傷,753人被俘或失蹤,南軍的損失也差不多,共有22726人傷亡。
  麥剋萊倫儘管擋住了李的攻擊,但是沒能將其趕到弗吉利亞。林肯的預期目標沒有達到,因此他决定用伯恩塞德來代替麥剋萊倫成為聯邦軍的總指揮官。
  第三節 戰爭轉嚮
  在第一階段的交鋒中,由於南方軍隊素質高和李的傑出指揮,聯邦軍始終未能取得整個戰爭的主動權。
  1862年9月22日,在林肯的主持下,聯邦政府發表了《解放宣言》,宣佈從1863年1月1日起美國400萬黑人奴隸獲得解放。這一偉大歷史文件敲響了南方奴隸製的喪鐘。同時,林肯還實行了一係列革命政策,如:頒布《宅地法》,把西部土地分給人民;武裝黑人;實行徵兵製;改組軍事指揮機構,撤換了同情奴隸主、作戰消極的麥剋萊蘭,任命格蘭特為總司令,嚮富人徵繳所得稅,鎮壓"銅頭蛇"反革命分子,等等。這些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北方廣大人民的積極性,有近百萬人踴躍參軍,其中有23萬黑人士兵。
  聯邦軍司令格蘭特和名將謝爾曼共同製定了"總體戰略",即不但消滅敵人軍隊,還要摧毀敵人的經濟基礎和敵方居民的戰鬥意志。正如謝爾曼說的:要使敵人今後幾代也不敢發動戰爭,"我們一定要清除和摧毀一切障礙,如有必要,就殺死每一個人,奪走每一寸土地,沒收每一件財物。一句話,破壞我們認為應該破壞的一切東西……"。
  聯邦軍采取了主動進攻的戰術,從1863年起,雙方進行了三次大戰:昌西洛維爾戰役、葛底斯堡戰役以及維剋斯堡戰役。
  1863年4-5月,聯邦軍波托馬剋軍團13萬人同李指揮的南軍6萬人在昌西洛維爾激戰。李剋服了兵力上的劣勢,機動靈活地與北軍周旋,以少量兵力正面牽製北軍主力,親率主力迂回包抄北軍,從側翼和背後襲擊北軍,一舉將聯邦軍擊潰,北軍損失了1.7萬人,南軍損失1.2萬人。但南軍驍將"石墻"傑剋遜被擊斃。這是南方取得的最後一次戰役的勝利。
  1863年6月,李軍8萬攻入賓夕法尼亞州,北方再次告急。林肯急召波托馬剋軍團11萬人迎擊。
  這次李低估了對手,以為又和以前一樣指揮拙劣,自己能輕易取勝,因此沒采用慣用的牽製行動。未料聯邦軍已任命悍將米德任軍團司令。米德率軍在交通樞紐葛底斯堡堵住李軍。7月1日,李軍嚮聯邦軍防守的高地發起猛攻。第一天便突破聯邦軍防綫,聯邦軍死傷慘重,僅被俘就達5000多人。李得意起來,令部隊停下來休息,等待後續部隊上來,從而給聯邦軍以喘息之機。7月2日下午,南軍以300門大炮猛攻,聯邦軍奮勇抗擊,頂住了南軍的攻擊。第三天,南軍孤註一擲,發起總攻。幾個師長旅長親自揮刀上陣衝鋒。聯邦軍炮兵以猛烈火力吞噬了一群群南軍士兵。但南軍不顧慘重傷亡終於衝上聯邦軍主陣地公墓嶺頂峰,雙方展開白刃戰。這時聯邦軍全綫反攻,終將南軍全殲。衹見聯邦軍陣地上到處堆積雙方士兵的屍體,南軍2個旅長和15個團長全都陣亡,死傷2.8萬。北軍傷亡也達2.3萬。李率軍後撤。這次大戰是內戰中最激烈的一次,戰場上有棵樹竟身中250彈。這一仗扭轉了東綫戰局,從此北方完全掌握了主動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1節:目錄第2節:代序:一個特殊的地方
第3節:楔子:火熱的夏天,火熱的西點第4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1)
第5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2)第6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3)
第7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4)第8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5)
第9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6)第10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7)
第11節:第一章 1802年建校(8)第12節:第二章:塞耶時代(1)
第13節:第二章:塞耶時代(2)第14節:第二章:塞耶時代(3)
第15節:第二章:塞耶時代(4)第16節:第二章:塞耶時代(5)
第17節:第二章:塞耶時代(6)第18節:第二章:塞耶時代(7)
第19節:第二章:塞耶時代(8)第20節:第二章:塞耶時代(9)
第21節:第二章:塞耶時代(10)第22節:第三章:1840-1860年繁榮時期(1)
第23節:第三章:1840-1860年繁榮時期(2)第24節:第三章:1840-1860年繁榮時期(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