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媒體人許知遠的青春自述: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 小職員們(1)      許知遠 Xu Zhiyuan

  遠方的朋友打電話來,他要在湖南那個不算偏遠但更不算繁華的沒落的城市裏,做一名小職員。一份不至於討厭至極的工作,供給他可以延續生命並偶然可以放縱的能量。在剩下的時間裏,他將研究他感興趣的問題。朋友說,他的决定部分緣由弗洛姆的傳記,那個改變了人類心理結構的人是一位在日常生活中暗淡無光的小職員。
  小職員?這是一個如此抽象的名稱,它忽略了具體的工作形式,漠視了工作的意義,它似乎在漫不經心的同時又極端尖銳痛楚地指明了,這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而同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的欲望”,每個人都渴望成為這個世界的中心,閃光燈不斷地照耀着自己。小職員,如此典型地被巨大的工業機器所異化的産物,他們被迫淪為這其中的一個齒輪,這三個字藴含了怎樣的無奈。然而,本世紀,在這些卑微的小職員中,又産生了影響深遠的藝術傢與思想傢。在白天,他們批着小職員的面紗,面無表情地行走在人群之中,觀察着別人;夜晚,他們撕下那層暗淡,在夜色的隱藏中,展現出驚人的天賦,準備篡改或者製造歷史。
  費爾南多·佩索阿就這樣生活在裏斯本的一條叫道拉多雷斯的街道上,他是一個好樣的助理會計師。他的住所在同一條街上,那是一個供他寫作與幻想的地方。他的全部空間就在這裏,他的生活與藝術就在這狹窄街道上展開了。他說,通過絢麗的毫無邊際的幻想所帶來的藝術與得到一份午間快餐的工作生活都是單調的,衹不過是單調的形式不同。他甚至對於把他限製在狹窄的生活空間中的工作心懷感激,他認為他的那些乏味的同事們還有無聊的裏斯本都是對他的創造生涯帶來了關鍵性的影響,而一位葡萄牙詩人C.韋爾德也對他影響至深,他也是一個小職員。,
  費爾南多·佩索阿就這樣度過了一生。死後,他被稱作“歐洲現代主義的核心人物”。在《惶然錄》的序言裏,這個偉大的作傢自我嘲諷為“因為沒什麽地方去,沒有什麽事情可幹,沒有什麽朋友可以拜訪,也沒有什麽有趣的書可讀,所以每天晚飯以後,他總是到他那間租來的房間,用寫作來打發漫漫長夜”。
  或許正是這種沉悶的生活,給了這個孤獨者以無限的遐想空間。心靈總是反抗現實的,他常在核對帳單的時候,靈魂已經不知所以地到另一個地方漫遊。而或許死寂的生活,更得以讓他摒棄外界的幹擾,更純粹地思考人最本質的問題,有關永恆,有關時間,有關夢想……寧靜為他的思想,他的文字蒙上了一層奇妙的誘惑。梭羅為了尋找寧靜,為了更細心地體味生命,他回到森林裏,但《瓦爾登湖》儘管同樣深入心脾,卻攙雜了過多的自然的味道,它是有亮色的,有緑色的,含着鳥鳴聲的。而費爾南多·佩索阿甚至連這樣的自然之因也沒有,那裏衹有孤零零的床,醜陋的書桌,一傢永遠寂靜的餐館,一切聲音都隱藏起來,衹有費爾南多·佩索阿的心靈赤裸裸地暴露在這些灰色調之中,在周圍的暗淡之中,這顆想像力充沛的心靈顯得極其動人。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當布宜諾斯艾利斯圖書館的一位工作人員在一本文學家詞典上發現這個名字時,相當興奮。他以一種驚奇與快樂的心態告訴博爾赫斯,哎,這裏有一個跟你同名的人。這種情境本應該在這位小說傢的文字中出現的。儘管在後半生,他已經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作傢,但是他似乎還是喜歡孤獨一人走在阿根廷的街頭,或者靜靜地坐在玻璃窗後發呆。他在這種狀態中做什麽?評論傢詹姆斯·伍德說:“博爾赫斯的大部分時間不是用於白日夢的幻想,便是在與之相對應的失眠中度過的。”這種奇特的性格是否可以解釋他的作品所具有的深邃特性和奇特性嗎?這個喜歡發愣的人到底生活在哪裏,有一點是肯定的,肯定不是現在。儘管他同時是一位積極的批評傢,但是人們記住他,是因為他的那些不知所云的幻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海南出版社
目錄自序:46年之後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1)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2)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二一條人文主義狗(1)一條人文主義狗(2)沒有顔色的青春(1)
沒有顔色的青春(2)荒原上的我們(1)荒原上的我們(2)男人快樂原則(1)
男人快樂原則(2)生於70年代(1)生於70年代(2)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1)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2)曖昧的懷舊砸爛背後的眼睛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1)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2)窺探者的狂歡節(1)窺探者的狂歡節(2)鏡 子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