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喪傢狗 Funeral home dog 》
少來這一套
李零 Li Ling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比”是拉拉扯扯,“周”是和衷共濟。北京人、東北人,和上海人、江浙人比,好像比較豪放。前者喜歡說,後者斤斤計較,什麽都事兒事兒的,特別矯情,特別孫子。但這種豪放,有時很可怕。他說,咱倆誰和誰呀,一下就豪放到你的錢包裏了。中國,要命的問題就是拉拉扯扯。
中國人和西方人比,最大不同,就是我們人多,喜歡紮堆,傳播是非,製造矛盾,彼此的界限分不清。西方人特別認同上海人,上海人在待人接物上和他們有相近之處。在道德問題上,我對西方有敬意,主張進口道德,原因之一,就是我不喜歡吹吹拍拍、拉拉扯扯這一套。
讀這段話,大傢可以參看《述而》7.31的“君子不黨”和《衛靈公》15.22的“群而不黨”。“比”是朋黨,小集團,小宗派。歐陽修有《朋黨論》。小集團不好,我不參加。大集團,我也不參加。人,衹有獨立纔有自由,但獨立和孤立分不開。(少來這一套)
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是講學和思的關係。學像吃飯,思像消化,一樣不能少。光吃飯,不消化,不行;光消化,不吃飯,也根本不可能。“殆”有危殆之義,有睏乏之義,有疑惑之義,學者有不同解釋。楊伯峻說,以《詩?小雅?節南山》的“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無小人殆”為例,主第一義,翻譯成沒有信心。何註主第二義,王念孫、王引之主第三義。這裏,罔是迷惘,學而不思,會越學越糊塗,問題不大。思而不學,當然很危險,也會窮竭,也會糊塗,說起來,好像都通。但這兩句既然是互文見義,似乎還是以第三義為長。學而不思,頂多是不明白;思而不學,是腦子空轉,自己把自己繞在裏面,那可是大糊塗。(學與思,一樣不能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李零簡介及自序(1) | 自序(2) | 自序(3) | 自序(4) | 自序(5) | 為什麽我要讀《論語》(1) | 為什麽我要讀《論語》(2) | 孔子獲罪的原因(1) | 孔子獲罪的原因(2) | 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1) | 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2) | 孔子喜歡木訥之人 | 在守信守時上中國不如西方 | 孔子講節約是心疼有錢有勢人 | 孔子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1) | 孔子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2) | 孔子怎樣做調查研究 |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 禮之用,和為貴(1) | 禮之用,和為貴(2) | 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嗎? | 孔子提倡以德治國是幻想(1) | 孔子提倡以德治國是幻想(2) | 怎麽消滅無恥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