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集 柳宗元集   》 卷三十一 书      柳宗元 Liu Zongyuan

  ○与韩愈史官书(《韩文公集》中,不见与公论史书,惟有《答刘秀才书》,
  其言为史者不有人祸,必有天刑。公此书皆与韩公辨,以为不然。观韩与刘秀才
  书,则公所以答之之意昭然矣。韩元和八年六月为史馆修撰,此书云正月,其作
  於九年之春欤?退之《答刘秀才论史书》,见《韩文》外集第二卷。
  正月二十一日,(元和九年。)某顿首十八丈退之侍者前:获书言史事,云
  具《与刘秀才》书,及今乃见书藁,私心甚水喜,与退之往年言史事大谬
  若书中言,退之不宜一日在馆下,安有探宰相意,以为苟以史荣一韩退之耶?
  若果尔,退之岂宜虚受宰相荣己,而冒居馆下,近密地,食奉养,役使掌固,
  (《汉书》作“故”,令史之属。应劭云:掌故事。“固”字一本作“故”。)
  利纸笔为私书,取以供子弟费?古之志於道者,(“於”下,一有“有”字。)
  不若是。(“不”下,一有“宜”字。)
  且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避不肯就,尤非也。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
  敢为;设使退之为御史中丞大夫,其褒贬成败人愈益显,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
  扬扬入寿府,美食安坐,行呼唱於朝廷而已耶?在御史犹尔,设使退之为宰相,
  生杀出入升黜天下士,其敌益众,则又将扬扬入政事堂,美食安坐,行呼唱於内
  庭外衢而已耶?何以异不为史而荣其号、利其录也?(一无者字。)
  又言“不有人祸,则有天利”。(则,一作必。)若以罪夫前古之为史者,
  然亦甚惑。凡居其位,思直共道。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
  位。孔子之困于鲁、卫、东、宋、蔡、齐、楚者,其时暗,(一无“暗”字。)
  诸侯不能行也。(一作“其时诸侯不能以也。”以,一作用。)其不遇而死,不
  以作《春秋》故也。当其时,虽不作《春秋》,孔子犹不遇而死也。若周公、史
  佚,(史佚,谓周太史也。)虽纪言书事,犹遇且显也。又不得以《春秋》为孔
  子累。范晔悖乱,虽不为史,其宗族亦赤。(赤,一作诛。晔删众家《后汉书》
  为一家之作。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谋反,族诛。)司马迁独天子喜怒,(司马
  迁盛言李陵。武帝以迁欲沮贰师,下之蚕室。)班固不检下,(汉和帝永元初,
  洛阳令种竞以事捕固,固死狱中。)崔浩沽其直以半暴虏,(崔浩事魏太武帝,
  太平真君十一年,以罪族诛。)皆非中道。左丘明以疾盲,出於不幸。子夏不为
  史亦盲,(《礼记》:子夏哭其子而丧其明。)不可以是为戒。其馀皆不出此。
  是退之宜守中道,不忘其直,无以他事自恐。退之之恐,唯在不直、不得中道,
  刑祸非所恐也。
  凡言二丰年文武士殉有诚如此者。今退之曰:我一人也,何能明?则同职者
  又所云若是,后来继今者又所云若是,人人皆曰我一人,则卒谁能纪传之耶?如
  退之但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同职者、后来继今者,亦各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怠,
  则庶几不坠,使卒有明也。不然,徒信人口语,每每异辞,日以滋久,则所云
  “磊磊轩天地”者。(磊,鲁猥切。)决必沈没,且乎杂无可考,非有志者所忍
  恣也。果有志,岂当待人督责迫蹙然后为官守耶?
  又凡鬼神事,眇茫荒惑无可准,明者所不道,退之之智而犹惧于此?今学如
  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行,胡浪切。
  《论语》:行行如也。注:刚强之貌。)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无可托乎?
  明天子贤宰相得史才如此,而又不果,甚可痛哉!退之宜更思,可为速为,果卒
  以为恐惧不敢,则一日可引去,又何以云“行且谋”也?今人当为而不为,又诱
  (诱,一作诿。)馆中他人及后生者,此大惑已。不勉己而欲勉人,难矣哉!
  ○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悻逸事书(公自状公段秀实逸事甚悉,又有上逸事
  於史包袱太,此又与韩昌黎书,使书之勿坠。时元和九年也。《新史·段太尉》
  传,皆取公所为状具载之。《赞》又载公所上史馆状中语,曰:“宗元不妄许人,
  谅其然耶。”其益於名师多矣。)
  退之馆下:前者书进退之力史事,(即谓前书。)奉答诚中吾病,若疑不得
  实未即籍者,(籍,谓记录。“者”字,一作“有诸”。)诸皆是也。(皆,一
  作诚。)退之平生不以不信见遇。窃自冠好注游边上,问故老卒吏,得段太尉事
  最详。今所趋走州刺史崔公,(元和九年,御史中丞崔能来莅永州。)时赐言事,
  又具得太尉实迹,参校备具。太尉大节,古固无有。然人以为偶一奋,遂名无穷,
  今大不然。太尉自有难在军中,其处心未尝亏侧,其莅事无一不可纪,会在下名
  未达,以故不闻,非直以一时取笏为谅也。(《论语》: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谅,
  信也。)
  太史迁死,(一无“太”字。)退之复以史道在职,宜不苟过日时。昔与退
  之期为史,志甚壮,今孤囚废锢,连遭瘴疠羸顿,朝夕就死,无能为也。第不能
  竟其业。若太尉者,宜使勿坠。太史迁言荆轲徵夏无且,(《史记·荆轲赞》曰:
  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且,即余切。)言大
  将军徵苏建,(《卫将军列传》: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
  之贤大夫无称焉。”)言留侯徵画容貌。(《张良赞》: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
  好女。)今孤囚贱辱,虽不及无且、建等,然比画工传容貌尚差胜。《春秋传》
  所谓传信传者,(《穀梁传》:庄七年,著以传著,疑以传疑。)虽孔子亦犹是
  也。窃自以为信且著。其逸事有状。
  ○与刘禹锡论周易九六书(一本“论九六书”在后。《刘梦得集》有《与董
  生言易》、《辨易九六论》二篇,有曰:“乾之爻皆九,而刊六,何也?世之儒
  曰:“吾闻诸孔颖达云,阳尊得兼乎阴,阴不得兼乎阳也。”他日,与董生言及
  《易》,生曰:“吾闻诸毕中和云:“举老而称也。”因举揲蓍变之所遇多少,
  以明老阴老阳之数,以明二篇之策。复取《左氏》、《国语》昔人之筮以为证。
  且曰:余与董生九六之义,信与理会为不诬矣。又於《左氏》二书参焉。若合形
  影。而世人往往攘臂於其间,曰:“生之名孰与颖达著邪!而才孰与元凯贤邪?
  历载旷日,未尝有闻人用是说者。虽余愤然用口舌争,特貌从者十一二焉。余独
  悲而志之,以俟夫后觉。此梦得所言《易》大概也。)
  见与董生论《周易》九六义,取老而变,以为毕中和承一行僧得此说,(董
  生言本毕中和,中和本其师,师之学本一行。)异孔颖达《疏》,而以为新奇。
  彼毕子、董子何肤末於学而遽云云也?都不知一行僧承韩氏、孔氏说,而果以为
  新奇,不亦可笑矣哉!
  韩氏(谓韩康伯。)注“《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曰“《乾》一爻三十有
  六策”,则是取其遇揲四分而九也。“《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曰“《坤》
  一爻二十四策”,则是取其遇揲四分而六也,孔颖达等作《正义》,论云:九六
  有二义。其一者曰:“阳得兼阴,阴不得兼阳。”其二者曰:“老阳数九,老阴
  数六。”二者皆变用,《周易》以变者占。”郑玄注《易》,亦称以变者占,故
  云九六也。所以老阳九、老阴六者,九遇揲得老阳,六遇揲得老阴。此具在《正
  义·乾篇》中,周简子之说亦若此,而又详备。何毕子董子之不视其书,而妄以
  口承之也?君子之学,将有以异也,必先究究其书,究穷而不得焉,乃可以立而
  正也。今二子尚未能读韩氏《注》、孔氏《正义》,是见其道听途说者,又何能
  知所谓《易》者哉?足下取二家言观之,则见毕子、董子肤末於学而遽云云也。
  足下所为书,非元凯兼三《易》者则诺。若曰孰与颖达著,则此说乃颖达说
  也,非一行僧、毕子、董子能有异者也。(异下一有“说”字。)无乃即其谬而
  承之者欤?观足下出入筮数,考校《左氏》,今之世罕有如足下求《易》之悉者
  也。然务先穷昔人书,有不可者而后革之,则大善。谨之勿遽。宗元白。
  ○答刘禹锡天论书(一本,《答刘禹锡天论》在前。○公尝作《天说》,禹
  锡以为未尽,作《天论》以辨之。公反覆以书问辨。观禹锡《天论》,参以书意,
  则其义自昭然。馀详解在禹锡《天论及公天说》下。见十六卷。)
  宗元白:发书得《天论》三篇,以仆所为《天说》为未究,欲毕其言。始得
  之,大喜,谓有以开吾志虑。(开下,一有“明”字。)及详读五六日,求其所
  以异吾说,卒不可得。其归要曰:非天预夫乎人也。凡子之论,乃吾《天说》传
  疏耳,无异道焉。谆谆佐吾言,而曰有以异,不识何以为异也。
  子之所以为异者,岂不以赞天之能生植也欤?夫天之能生植久矣,不待赞而
  显。且子以天之生植也,为天耶?为人耶?抑自生而植乎?若以为为人,则吾愈
  不识也。若果以为自生而植,则彼自生而植耳,何以异天果蓏之自为果蓏。(鲁
  果切。有核曰果,无核曰蓏。)痈痔之自为痈痔,草木之自为草木耶?是非为蟲
  谋明矣,犹天之不谋乎人也。(乎,一作於。)彼不我谋,而何为务胜之耶?子
  所谓交胜者,若天恒为恶,(“若”下,一有“知”字。)人恒为害,人胜天则
  善者行。是又过德乎人,过罪乎大也。又曰:天之能者生植也,人之能者法制也。
  (梦得《论》云: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是判天与人为四而言之者也。余则曰: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
  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丰理乱出焉,究之矣。凡子之辞,枝叶甚
  美,而根不直取以遂焉。
  又子之喻乎旅者,(“又”下,一有“曰”字。)皆人也,而一曰天胜焉,
  一曰人胜焉,何哉?苍苍之先者,力胜也;(苍苍,一作莽苍。)邑郛之先者,
  智胜也。虞、芮,力穷也,匡、宋,籍穷也。是非(一有“之”字。)存亡,皆
  未见其可以喻乎天者。若子之说,要以乱为天理、理为人理耶?谬矣。若操舟之
  言人与天者,愚民恒说耳。幽、厉之云为上帝者,无所归怨之辞尔,(一有皆字。)
  不足喻乎道。子其熟之,无羡言侈论,(○羡,涎面切。馀也。)以益其枝叶,
  姑务本之为得,不亦裕乎?独所谓无形为无常形者甚善。宗元白。
  ○答无饶州论春秋书
  辱复书,教以《报张生书》及《答衢州书》言《春秋》,此诚世所希闻,兄
  之学为不负孔氏矣。
  往年曾记裴封叔宅,(封叔名墐。)闻兄与裴太常言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
  殽一义,(事见《左传》僖三十三年。)常讽习之。又闻韩宣英及亡友吕和叔辈
  言他义,(胥山沈公谓当去“亡友”二字,迁在“吕和叔”上,今从之。盖韩宣
  项,元和十年自饶州司马召回,与公例出为汀州刺史也。宣英,名晔。吕和叔,
  名温,元和六年八月卒,公有诔。)知《春秋》之道久隐,而近乃出焉。京中於
  韩安平处,(安平,名泰。)始得《微指》,和叔处始见《集注》,(陆质,一
  名淳,尝著《春秋微指》二篇、《集注》二篇。)恒愿扫於陆先生之门。及先生
  为给事中,(贞元二十年二月,以质为给事中。)与宗元入尚书同日,居又与先
  生同巷,始得执弟子礼。未及讲讨,会先生病,时闻要论,尝以易教诲见宠。不
  幸先生疾弥甚,(贞元二十年九月,质卒,门人私谥曰文通先生,公尝有《墓表》。)
  宗元又出邵州,(九月,公出刺邵州。)乃大乖谬,不克卒业。复於以凌生处,
  (凌准,字宗一,元和三年卒。公有《志》。)尽得《宗指》、《辩疑》、《集
  注》等一通。(质又有《春秋辩疑》七篇。)伏而读之,於“纪侯大去其国”,
  (事见《左传》庄四年。)见圣人之道与尧、舜合,不唯文王、周公之志独取其
  法耳;於“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音灼,齐地名。事见《左传》庄二年。)
  见圣人立孝经之大端,所以明其分也;於“楚人杀陈夏徵舒,丁亥,楚子入陈,
  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事见《左传》宣十一年。)见圣人褒贬予夺,唯当
  之所在,所谓瑕瑜不掩也。(《礼记》: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瑕,音遐。瑜,
  音俞。)反覆甚喜。若吾生前距此数十年,则不得是学矣。今適后之,不为不遇
  也。
  兄书中所陈,皆孔氏大趣,无得逾焉。其言书荀自,贬立卓之意也。(《左
  传》,僖公十年《经》书“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先是晋献公宠骊姬,
  杀太子申生,逐夷吾、重耳而立奚齐。前年献公卒,里克弑奚齐。荀息又立卓子。
  至是里克又弑,而荀息死之。)顷尝怪荀息奉君之邪心以立嬖子,不务正义,弃
  重耳於外而专其宠,孔子同於仇、牧孔父为之辞。(《左传》桓公二年《经》书
  “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庄公十二年《经》书“宋万弑其君捷及其大
  夫仇牧”。与前书里克事书法皆同。)今兄言贬息,大善。息固当贬也,然则
  《春秋》与仇、孔辞不异,仇、孔亦有贬欤?宗元尝著《非国语》六十馀篇,其
  一篇为息发也,今录以往,可知愚之所谓者乎?《微指》中明“郑人来渝平”,
  (事见《左传》隐六年。)量力而退,告而后绝,固先同后异者也。今检此前无
  与郑同之文,后无与郑异之据,独疑此一义,理甚精而事有不合,兄亦当指教焉。
  (“指”下,一有“而”字。)往年又闻和叔言兄论楚商臣一义,(事见《左传》
  文元年。)虽啖、赵、陆氏,(啖氏,助也。赵氏,匡也。○啖,音淡。)皆所
  未及,请具录,当疏《微指》下,以传末学。萧、张前书,亦请见及。至之日,
  勒为一卷,以垂将来。
  宗元始至是州,作《陆先生墓表》,今以奉献,与定宣英读之。(时晔为饶
  州刺史。)《春秋》之道如日月,不可赞也;若赞焉,必同於孔、跖优劣之说,
  故直举其一二,不宣。宗元再拜。
  ○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温,字和叔,一字化光。元和三年十月为道州刺
  史,六年八月卒,公尝为之诔。此书作於六年前。)
  四月三日,宗元白化光足下:近世之言理道者众矣,率由大中而出者咸无焉。
  其言本儒术。则迂回茫洋而不知其適;其或切於事,则苛峭刻覈,(○峭,七肖
  切。覈,下革切。)不能从容,卒泥乎大道。(○泥,乃计切。)甚者好怪而妄
  言,推天引神,以为灵奇,恍惚若化,而终不可逐。故道不明於天下,而学者之
  至少也。
  吾自得友君子。而后知中庸门户阶室,渐染砥砺,几乎道直。然而常欲立言
  垂文,则恐而不敢。今动作悖谬,以为僇於世,身编夷人,名列囚籍。以道之穷
  也,而施乎事者无日,故乃挽引,强为小书,以志乎中之所得焉。
  尝读《国语》,病其文胜而言尨,好诡以反伦,其道舛逆。而学者以其文也,
  咸嗜悦焉,伏膺呻吟者,至比六经,则溺其文必信其实,是圣人之道翳也。余勇
  不自制,以当后世之讪怒,辄乃黜其不臧,救世之谬。(救,一作究。)凡为六
  十七篇,命之曰《非国语》。既就,累日怏怏然不喜,以道之难明而习俗之不可
  变也,如其知我者困谁欤?凡今之及道者,果可知也已。后之来者,则吾未之见,
  其可忽耶?故思欲尽其瑕颣,(卢对切。)以别白中正。(一无“别”字。)度
  成吾书者,非化光而谁?辄令往一通,(一作“今往一通”,一作“今辄往一通”。)
  惟少留视役虑,以卒相之也。
  往时致用作《孟子评》,(李景俭,字致用。)有韦词者(词,亦字致用。)
  告余曰:吾以致用书示路子,路子曰:‘善则善矣,然昔人为书者,岂若是摭前
  人耶?’”韦子贤斯言也。余曰:致用之志以明道也,非以摭《孟子》,盖求诸
  中而表乎世为尔。”今余为是书,(余,一作吾。)非左氏尤甚。若二子者,固
  世之好言者也,而犹出乎是,况不及是者滋众,则余之望乎世也愈狭矣,卒如之
  何?苟不悖於圣道,而有以启明者之虑,则用是罪余者,虽累百世滋不憾而恧焉!
  (○恧,惭也。女六切。)於化光何如哉?激乎中必厉乎外,想不思而得也。宗
  元白。
  ○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濮阳吴君足下:仆之为文久矣,然心少之,不务也,以为是特博弈之雄耳。
  故在长安时,不以是取名誉,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自为罪人,舍恐
  惧则闲无事,故聊复为之。然而辅时及物之道,不可陈於今,则宜垂於后。言而
  不文则泥,(乃计切。)然则文者固不可少耶!
  拘囚以来,无所发明,蒙覆幽独,会足下至,(元和三年,武陵谪永州,与
  公文字往来为多。)然后有助多之道。一观其文,心朗目舒,炯若深井之下,
  (○炯,古迥切。明也。)仰视白日之正中也。足下以超轶如此之才,(○轶,
  夷秩切。)每以师道命仆,仆滋不敢。每为一书,足下必大光耀以明之,固又非
  仆之所安处也。若《非国语》之说,仆病之久,尝难言於世俗。今因其闲也而书
  之,恒恐后世之知言者用是诟病,(○诟,古候切。)狐疑犹豫,(○犹,去声。)
  伏而不出累月方示足下。足下乃以为当,仆然后敢自是也。吕道州善言道,亦若
  吾子之言,意者斯文殆可取乎?夫为一书,务富文采,不顾事实,而益之以诬怪,
  张之以阔诞,以炳然诱后生,而终之以僻,是犹用文锦覆陷井也。不明而出之,
  则颠者众矣。仆故为之标表,以告夫游乎中道者焉。
  仆无闻而甚陋,又在黜辱,居泥涂若螾蛭然,(螾,与蚓同。○蛭,音
  质,水虫也。)虽鸣其音声,谁为听之?(为,一作或。)独赖世之知言者为准;
  (一无“独”字。)其不知言而罪我者,(一无“其”字。)吾不有也。仆又安
  敢期如汉时列官以立学,故为天下笑耶?是足下之爱我厚,始言之也。前一通如
  来言以污箧牍,此在明圣人之道,微足下仆又何托焉?不悉。宗元顿首。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一本此书在《论九六书》前。)
  宗元白:元生至,得弟书,甚善,(吕恭,字敬叔,一名宗礼。)诸所称道
  具之。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恭为桂管防御副使。)所得石书,模其文示余,
  云若将闻於上,余故恐而疑焉。仆早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又二
  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以是善知书,虽未尝见名氏,亦
  望而识其时也。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弟之精敏通达,夫岂不究於此!今视
  石文,署其年曰“永嘉”,(晋怀帝年号。)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
  字,犹不能近古。为其“永”字等颇效王氏变法,皆永嘉所未有。辞尤鄙近,若
  今所谓律诗者,晋时盖未尝为此声。大谬妄矣!又言植松鸟擢之怪,(擢,一作
  摧。)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难信。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且古之言“葬者,藏也”。“壤树之”,而君子以为议。(《礼记》:国子
  高曰:“葬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反坏树之哉。”)况庐而居者,
  其足尚之哉?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音辟。罪也。)故立大中者不
  尚异,教人者欲其诚,是故恶夫饰且伪也。过制而不除丧,宜庐於庭;而矫於墓
  者,大中之罪人也。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奸,音干。)而因以
  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擿,陟革切,又他历切。)恐伤
  於教也。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若然者,勿与知焉可也,伏而不出之
  可也。
  以大夫之政良,(大夫,桂管观察。)而吾子赞焉,(恭尝以监察御史参江
  南西道军事。时韦丹为观察使。)固无阙遗矣。作东郛,改市鄽,去比竹茨草之
  室,而垍土、大木、(垍,音暨。)陶甄、梓匠之工备,孽火不得作;(韦丹观
  察江南西道,教人为瓦屋,别置南北市营。退之志丹墓备书之。公之所云,亦此
  事也。)化堕窳之俗,(○窳,以主切。亦堕也。器空中病也。)绝偷浮之源,
  而条桑、浴种、(《诗》:蚕月条桑。注:条桑,披落之采其叶也。《礼记·祭
  义》:大昕之朝,奉种浴于川。)深耕、易耨之力用,宽徭、啬货、均赋之政起,
  其道美矣!於斯也,虑善善之过而莫之省,诚悫之道少损,故敢私言之。夫以淮、
  济之清,有玷焉若秋毫,固不为病;然而万一离娄子眇然睨之,不若无者之快也。
  想默已其事,无出所置书,幸甚。宗元白。
  ○与友人论为文书(一作《答友人求文章书》。)
  古今号文章为难,足下知其所以难乎?非谓此兴之不足,恢拓之不远,钻砺
  之不工,(○钻,徂官切。)颇颣之不除也。得之为难,知之愈难耳。苟或得共
  高朗。(一作明。)探其深赜,虽有芜败,则为日月之蚀也,大圭之瑕也,曷足
  伤其明黜其宝哉?
  且自孔氏以来,兹道大阐。家脩人励,刓精竭虑者,(○刓,五官切。)
  几千年矣。其间耗费简札,役用心神者,其可数乎?登文章之箓,波及后代,越
  不过数十人耳。其馀谁不欲争裂绮绣,互攀日月,高视於万物之中,雄峙於百代
  之下乎?率皆纵臾而不克,(众臾,奖欢也。《前汉·衡山王传》:候星气者,
  日夜纵臾王谋反事。注:纵臾,勉强也。○纵,子勇切。臾,音勇。)踯躅而不
  进,(○踯,直炙切。躅,除玉切。)力戚势穷。(戚,子六切。迫也。与
  蹙同。)吞志而没。故曰得之为难。
  嗟乎!道之显晦,幸不幸系焉;谈之辩讷,升降系焉;鉴之颇正,好恶系焉;
  交之广狭,屈伸系焉。则彼卓然自得以奋其间者,合乎否乎?是未可知也。而又
  荣古虐今者,(虐,一作陋。)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声者众焉。扬
  雄没而《法言》大兴,马迁生而《史记》未振。彼之二才,(才,一作子。)且
  犹若是,况乎未甚闻者哉!固有文不传於后祀,声遂绝於天下者矣。故在之愈难。
  而为文之士,亦多渔猎前作,戕贼文史,抉其意,抽其华,置齿牙间,遇事蜂起,
  金声玉耀,诳聋瞽之人,徼一时之声。(○徼,古尧切。)虽终沦弃,而其夺朱
  乱雅,(《论语》: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为害已甚。是其所以
  难也。
  间闻足下欲观仆文章,退发囊笥,编其芜秽,心悸气动,交於胸中,未知孰
  胜,故久滞而不往也。今往仆所著赋颂碑碣文记议论书序之文,凡四十八篇,合
  为一通,想令治书苍头吟讽之也。击辕拊缶,(《汉书·杨惲传》:仰天拊缶而
  歌呜呜。)必有所择,顾鉴视其如何耳,(一无“其”字。)还以一字示褒贬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卷一 雅诗歌曲卷二 古赋卷三 论卷四 议辩
卷五 古圣贤碑卷六 释教碑卷七 释教碑铭卷八 行状
卷九 表铭碣诔卷十 志卷十一 志谒诔卷十二 表志
卷十三 志卷十四 对卷十五 问答卷十六 说
卷十七 传卷十八 骚卷十九 吊赞箴戒卷二十 铭杂题
卷二十一 题序卷二十二 序卷二十三 序别卷二十四 序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