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提升口才價值 讓言語更金貴:金口玉言 》
第31節:批評更需擺事實
成鋼 Cheng Gang
千萬不要將批評當做發泄不滿情緒的方式,批評不是發泄感情,除非你是惡意的批評。善意的批評是要為對方着想,而不是純粹表達自己的憤怒。被批評者在接受批評時,可能會産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一種是很快意識到對方是在為自己好,是善意的批評;另一種則是認為對方在找人發泄心中的不快,是惡意的批評。在這兩種不同的感受之下,人們對批評所接受的程度也完全不同。
因此,當你拿起"批評"這個武器時,一定要首先搞清楚批評的原因,不要將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讓對方感到你對他的批評是有益的勸導,這樣對方纔更容易接受。
批評更需擺事實
我們常常說,批評別人要擺事實,講道理。但實際上,很多人在批評他人時常常是過於重視講道理而忽視了擺事實。其實,批評他人無須迂回麯折、繞山繞水地暗示一番,衹要能巧妙地用事實輕輕一點,就能達到效果。
一位病人在與醫生約定的時間內準時到達,可等了十五分鐘後醫生纔到。他感到很氣惱,覺得醫生這種不守信用的行為是無禮的,他必須對醫生提出批評,否則心裏會感到不平衡。於是,他進入醫生辦公室後,先用手指了指手錶,然後說:"現在是兩點十五分。"醫生似乎沒明白他的意圖,敷衍地說:"是嗎?"醫生的回答更激怒了這位病人,可他仍然說:"現在是兩點一刻。"儘管他內心非常憤怒,但臉上依然保持鎮靜。因為他在剋製自己,試圖用暗示來讓醫生明白自己的意思。可醫生仍裝糊塗:"兩點過一刻又怎麽樣?"這回病人更是忍無可忍了,終於指出了醫生的錯誤:不該遲到,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醫生這纔嚮他道歉。
開始,這位病人是想用迂回的暗示法將自己的批評信息傳遞給醫生,讓醫生接受批評,嚮自己道歉,但醫生並不願意接受。因此他纔更加惱火,最後直截了當地將醫生遲到、耽誤病人時間的事實說出來,醫生纔接受了批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有時迂回地暗示可能並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如果直截了當地提出批評意見,擺事實,講道理,可能會更令對方醒悟。否則,對方並不能領會你的批評意見;即使領會了,可能也會故意裝糊塗,有時還會引起對方的誤解,産生新的矛盾。
戰國時期農傢學說的代表人物許行主張人人自食其力,一切事情都要自己做,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求人。這從根本上就否定了社會分工。因此他和弟子等數十人都穿着粗布衣,靠打草鞋、織席子來維持生活。有個叫陳相的人本來信奉儒傢思想,但一見到許行,便改換門庭,開始信奉農傢學派了。
有一次,陳相遇到孟子便竭力宣揚農傢思想。他說:"我認為許行先生的觀點非常有道理,凡是賢明的君主都應與百姓一同耕作,自己親自做飯吃,同時兼理朝政;如果不能自給自足,怎麽能稱得上是賢君呢?"
孟子就問道:"那麽許先生是否一定是自己種糧食然後自己做飯吃吧?"陳相回答說"是的"。
孟子又問:"那麽許先生一定是自己織布做衣服吧?"陳相說:"不是,許先生穿的粗布衣服是用麻做的粗布衣服。"
孟子又問:"許先生戴的帽子是他織布做的嗎?"陳相回答說:"不是,是用糧食換來的。"
孟子又問:"許先生為什麽不自己織布做帽子呢?"陳相說:"怕耽誤時間,妨礙耕種。"
孟子又問:"許先生用鍋做飯,用鐵具耕地,這些都是他親自做的嗎?"陳相回答說:"不是,也是用糧食換來的。"
孟子因此說:"如果許先生用糧食去換鍋、農具,這不能說對陶工和鐵匠有所妨礙,那麽陶工和鐵匠用器具去換糧食,又怎麽能說他們對農夫有所妨礙呢?何況許先生主張自給自足,那他為何不自己親自做陶器和鐵具,一切東西衹從自傢裏拿來用,又為何忙忙碌碌地拿糧食與別人交換呢?"
孟子對陳相嚮他宣揚的觀點沒有直接批評說是不對的,而是用設問誘導的方法,一步步擺事實講道理,將許行的觀點駁得體無完膚,但卻又合情合理,讓陳相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孟子的批評意見。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如此,捷徑總是最短的路,最有效辦法常常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方法。其實,有時候直接將對方的缺點、錯誤指出來,反而是避免傷人自尊心、避免雙方誤會、避免使人産生逆反心理等的最好方法,往往能達到批評者預期的效果。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萬卷出版公司 |
|
|
第1節:真誠:用語言打動人心的第一步 | 第2節:用真誠換取真誠 | 第3節:多為對方着想 | 第4節:寥寥數語動人心 | 第5節:贊美≠拍馬屁 | 第6節:贊美也要註意對策 | 第7節:間接贊美更顯誠意 | 第8節:贊美之詞要有"閃光點" | 第9節:贊美之中無小事 | 第10節:用幽默增添魅力 | 第11節:無意幽默,但卻幽默自現 | 第12節:如何幽默最得體 | 第13節:用幽默來化解僵局 | 第14節:巧用幽默六法 | 第15節:委婉含蓄勝過口若懸河 | 第16節:話說在明處,意藏在暗處 | 第17節:正話也可反說 | 第18節:用含蓄的方法表達愛意 | 第19節:言不在多,達意則靈 | 第20節:一言即可得人心 | 第21節:用鼓勵代替批評 | 第22節:鎖定對方的強烈欲望 | 第23節:信任是最好的激勵 | 第24節:婉拒:輕鬆說"不",輕鬆做人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