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李小龙的功夫人生   》 第31节:飞龙在天(7)(图)      Zhang Xiaoshe

  伊诺山度在看过电影后,这样评价道:“李小龙在该片中,将截拳道向前推动了一大步。李小龙一贯主张在极短的时间里,发出最大的力量将对手打败,最妙的就是在一拳一脚之间取胜。他很少考虑:若遇到旗鼓相当或者气势胜于自己的对手,不可能在一瞬间打败对方,甚至还会被对方打倒,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罗利士就是这样一位强大的对手,李小龙的快攻战术一时不能撼动他,反而被他击倒在地。这时候,李小龙机智果敢地改变战术,以虚对实,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其目的在消耗对手的体力,洞察对手的套路,伺机反攻,克敌制胜。”“这些中国的古老武道之术,李小龙曾多多否定,多多嘲弄,现在又当至宝拾起——这还是他的截拳道,一切招数都可为已所用,目的惟有一个,打败敌手。……我看《猛龙过江》,李小龙与罗利士在古罗马斗兽场的戏,不觉得是在看戏,而是两人真正在武打,在比武,在生死博斗。最后是罗利士死了,那是电影的安排。”
  有意思的是,电影界人士在对李小龙的导演艺术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故意拿他和罗维比较。影评家澄雨这样评价道:“在处理手法方面,这部戏和罗维的处理也有很大的分别。罗维喜欢用蒙太奇、用剪接来拍摄打斗场面,更喜欢用特写表现对手中拳或被踢中的场面。他的镜头是主观的,常出现李小龙面对镜头连踢三脚或连打数拳。但在《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却喜欢用中镜和长镜,李小龙的对手不是站在银幕的左右两边,就是90度的互相对峙。这样的拍摄方法接近拍摄舞台剧或擂台比赛。罗维较主观的处理,强调于打斗本身的感官刺激,以及暴力的震撼力。李小龙的处理是较客观的,重表演,杀气不像罗维那么重。不单只处理和罗利士决斗的那一场如此,整个《猛龙过江》也如此。”
  虽然我们对大导演罗维的导演艺术不便做过多的评价,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真正懂功夫、对武学有深入思考的李小龙拍摄出来的影片有一种武学的内涵,这是旁人无法企及的。
  《猛龙过江》公映之前,李小龙就“口出狂言”:其票房一定能超过前面两部,而且会在500万港元以上。最后的结果是,《猛龙过江》在1973年便创下了530万港元的票房记录,让世人又一次见证了李小龙的号召力,以及名副其实的巨星称号。
  取得又一次巨大成功,这和李小龙追求完美的个性以及他的狂热工作劲头是分不开的。
  为了拍摄《猛龙过江》,李小龙不仅从罗维挖来了自己的长期搭档“嘉禾玉女”苗可秀,而且还邀请了大量武术界的朋友,全美空手道大赛冠军罗利士、高手罗拨?华尔、韩国合气道高手黄仁植等。邹文怀也是对李小龙关爱有加,对初次执导的李小龙,他请了很多电影技术方面的高手来助阵。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工作多年的植耀昌被请来做李小龙的导演助理、香港著名导演张彻的得力助手张钦鹏被请来担任制作、日本著名的摄影师西本正、著名作曲家顾家辉都被邀请加盟;李小龙儿时的朋友小麒麟更是为影片尽职担任武术指导。这样的阵容当时在香港是无法想像的,但李小龙做到了。
  《猛龙过江》的外景地是在罗马,这是香港电影首次到欧洲拍摄。昂贵的外景地,超级的阵容,而李小龙虽然有邹文怀的鼎力相助,但是新成立的“协和电影公司”的压力可想而知,李小龙以一丝不苟、近乎疯狂的工作完成了影片的拍摄。日本摄影师西本正后来回忆说:“像李小龙这样如此认真的导演实在少见。尽管李小龙是个不摆架子而又随和的导演,可是,他那认真的态度,使他第一天站在摄影机旁便有了导演应有的权威。他的确是个特殊的男人。”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优势的李小龙几乎把《猛龙过江》做到了完美的地步,《猛龙过江》在刷新了香港票房新记录的同时,也将李小龙的影艺事业推向了巅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团结出版社
第1节:序言(图)第2节:龙的神话(1)(图)第3节:龙的神话(2)(图)第4节:龙的神话(3)(图)
第5节:龙的神话(4)(图)第6节:龙的神话(5)(图)第7节:巨星陨落(1)(图)第8节:巨星陨落(2)(图)
第9节:巨星陨落(3)(图)第10节:年少轻狂(1)(图)第11节:年少轻狂(2)(图)第12节:年少轻狂(3)(图)
第13节:年少轻狂(4)(图)第14节:功夫打天下(1)(图)第15节:功夫打天下(2)(图)第16节:功夫打天下(3)(图)
第17节:功夫打天下(4)(图)第18节:功夫打天下(5)(图)第19节:当武术遇上爱情(1)(图)第20节:当武术遇上爱情(2)(图)
第21节:当武术遇上爱情(3)(图)第22节:当武术遇上爱情(4)(图)第23节:当武术遇上爱情(5)(图)第24节:当武术遇上爱情(6)(图)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