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梅兰芳自述   》 第31节:编演抗敌剧目      梅绍武 Mei Shaowu    梅卫东 Mei Weidong

  编演抗敌剧目
  承华社是解放前我组织的一个演出团体。自1922年开始到抗战前夕,是经常演出的时期。在这期间,我编演了《西施》、《洛神》、《廉锦枫》、《太真外传》、《俊袭人》、全本《宇宙锋》、《凤还巢》、《春灯谜》、《抗金兵》和《生死恨》等剧。
  《抗金兵》
  民国六年(1917),我排演过《木兰从军》,加强了不少抵抗侵略的气氛。木兰是一位古代的女英雄,我想如果把她那种尚武精神和行动所表现的爱国思想在台上活生生地搬演出来,这对当时的社会应该是有益无损的。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疯狂的侵略。我当时以无比愤怒的心情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个戏。这两个戏是以反抗侵略、鼓舞人心为主题的,在各地公演,得到观众的热烈支持,可以反映出当时人民民族意识的高涨,人民给我的教育和鼓舞是极其深刻的。
  1932年,我从北京举家南迁,先还没有找到住宅,暂时寄居在沧洲饭店。好些老朋友都来看我,我们正计划着编一出有抗敌意义的新戏,可巧叶玉甫先生也来闲谈。听到我们的计划,他说:“想刺激观众,大可以编梁红玉的故事,这对当前的时事,再切合也没有了。”我让他提醒了,想起老戏里本来有一出《娘子军》,不过情节简单,只演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一段。我们不妨抓住这个事实,扩充写一出比较完整的新戏。叶先生并且主张将戏名就叫《抗金兵》,大家一致赞同他的意见,先请他搜集资料。过了三个月,这出《抗金兵》就在集体编写的原则下脱稿了。它是从金兀术设计攻打润州演起,斩了刘豫、杜充终场的。1933年初次上演是在上海天蟾舞台。
  我为了反对日本侵略演出《抗金兵》的梁红玉,当我擂完鼓,下山与金兵交锋时,我仿佛到了抗日战线的前哨,为保卫祖国而投入了火热的斗争。
  《生死恨》
  《生死恨》这个戏的初稿是齐如山根据明代董应翰所写《易鞋记》传奇改编的,剧名仍叫《易鞋记》,原稿有三十九场。“九?一八”后我移家上海,找出这个本子,打算上演,大家琢磨了一下,感觉冗长落套,就删节了不必要的场子,并且由大团圆改为悲剧。我们的意思是要通过这个戏来说明被敌人俘虏的悲惨遭遇,借此刺激一班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人,所以变更了大团圆的套子,改名《生死恨》。我们大家出主意改编,由许姬传执笔整理,精简为二十一场,于1936年2月26日在天蟾舞台与观众见面。
  〔据王长发、刘华编辑的《梅兰芳年谱》(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年)载:《生死恨》公演后反响强烈,因而激怒了上海社会局日本顾问黑木,他通过社会局局长出面交涉,以非常时期,剧目未经批准等为借口,通知不准上演,而梅兰芳以观众要求为理由,严正拒绝,照演不误。2月29日,《生死恨》在上海演出三天后,又转到南京大华戏院连演三天,观众特别踊跃,排队购票竞至把票房门窗都挤坏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华书局
第1节:梨园世家(1)第2节:梨园世家(2)第3节:梨园世家(3)第4节:梨园世家(4)
第5节:学艺过程(1)第6节:学艺过程(2)第7节:学艺过程(3)第8节:登上舞台(1)
第9节:登上舞台(2)第10节:登上舞台(3)第11节:登上舞台(4)第12节:改革创新(1)
第13节:改革创新(2)第14节:改革创新(3)第15节:改革创新(4)第16节:业余爱好(1)
第17节:业余爱好(2)第18节:业余爱好(3)第19节:风险遭遇(1)第20节:风险遭遇(2)
第21节:风险遭遇(3)第22节:风险遭遇(4)第23节:风险遭遇(5)第24节:风险遭遇(6)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