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孟子與百姓生活   》 第31節:無義:無恥之尤(1)      田玉川 Tian Yuchuan

  此時,他已逾花甲之年,再也沒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豪情了。終了,還是被名利所纍、所苦、所害了。
  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
  氣岸遙清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
  夫子紅顔我少年,章臺走馬著金鞭。
  文章獻納麒麟臺,歌舞漆留玳瑁。
  ……
  《流夜郎贈辛判官》時,他仍念念不忘皇宮的權貴和享樂。
  直到臨終的前一年,聞知李光弼將出徵東南,他又壯心不已,“願為輔弼”,但因病魔纏身,終未成行。
  “願為輔弼”是他終生的心病,就連《臨終歌》開篇寫的也是“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催兮力不濟”,可見他的這個心病害得有多深了!
  “道不行,恥也”,他一生一直為不能“願為輔弼”而恥!
  但縱觀他的一生,畢竟患心病的時間少,不患心病的時間多,浪漫比憂鬱多……
  無義:無恥之尤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公孫醜章句上)亞聖孟子把知恥作為人獨有的良心的“四端”之一,是實行道義的起點。
  一個人,無論其具體做過什麽事、錯與對、好與壞,都不要緊,都是可以改正的,可以原諒的小節,但如果無“羞惡之心”,在關乎個人名節乃至國傢民族尊嚴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出錯,那就是不義,那就喪失了作為族群中的一員的良心,那就蛻變為非人了。
  周作人的大名,在今天並不陌生。曾經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面旗幟,無數文學青年心目中的偶像的他,為何會一度墮落為人人切齒、遺臭萬年的大漢姦呢?
  早期那個與其兄魯迅一起激揚文字、改新文化的周作人,與那個後來把靈魂賣給魔鬼的周作人,真的是一個人嗎?
  他究竟得到了什麽,衹能他自己知道;他究竟失去了什麽,那是路人皆知,那就是無義!無人格道義!無民族大義!
  無論當時和後來,有多少人為他辯解,但他喪失“羞惡之心”,認賊作父,為虎作倀則是不爭的事實。
  當七七蘆溝橋事變的槍炮聲響起來的時候,北平的文化名人幾乎都南下了,但在這些在當時最有文化影響力的人物中,卻不見大名鼎鼎的周作人!
  文化界在翹首北望,社會各界也在拭目以待。郭沫若所寫的《國難聲中懷知堂》一文,充分表達了各界對周作人的殷切期望。
  古人說,“聞鼙鼓之聲則思將帥之臣”,現在在國難嚴重,飛機大炮的轟擊之中,世間的係念雖然也就多是某某司令,某某抗敵將軍,某某民族英雄,然而我自回國以來所時時懷念着的,卻是北平苦雨齋中我們的知堂。
  近年來能夠在文化界樹一風格,撐得起來,對於國際文人可以分庭抗禮,替我們民族爭得幾分人格的人,並沒有好幾個。而我們的知堂是這沒有好幾個中的特出一頭地者,雖然年青一代的人不見得盡能瞭解。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知堂如真的可以飛到南邊來,比如就像我這樣的人,為了掉換他,就死上幾千百個,都是不算一回事的。
  郭沫若如此看重周作人,並非盡是溢美之辭,他的文學才華和成就都是公認的,他的人格和道德也都是高尚的。
  在以往的重大社會變革中,他無不表現出文人特有的氣節。
  當發現辛亥革命,衹革掉了那根在每一個中國人腦後垂了近三百年的辮子時,周作人憤懣地痛斥其本質:“昔為異族,今為同氣;昔為專製,今為共和。以今較昔,其異安在?由今之道,無變今之俗。”
  當目睹了張勳復闢帝製的醜劇時,他揮筆寫下了:“天壇未灑孤臣血,地窖難招帝子魂。一覺蒼黃中夜夢,又聞蛙蛤吠前門”的詩句;
  當“首都革命”爆發,清廷末代皇帝溥儀被驅逐出故宮,周作人以此舉乃“極自然極正當的事”,駁斥鬍適“欺人之弱,乘人之喪”的說法;
  當北京女師大學潮時,周作人堅定地站在學生一邊;
  當“三·一八”慘案發生後,周作人送了這樣的輓聯悼念殉難者:“赤化赤化,有些學界名流和新聞記者,還在那裏誣陷;白死白死,所謂革命政府與帝國主義,原是一樣東西。”不難看出,字裏行間既有悲痛,更充滿了正義的憤怒;……那時的周作人,頗有些“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公孫醜章句下)的使命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 孟子思想與我們的生活第2節:生於亂世
第3節:師於儒門第4節:遊於列國
第5節:授於故裏 聖於著作第6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1)
第7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2)第8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3)
第9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4)第10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5)
第11節:“親親”:孝為德之本(1)第12節:“親親”:孝為德之本(2)
第13節:“親親”:孝為德之本(3)第14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1)
第15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2)第16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3)
第17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4)第18節:養欲:即養禮
第19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1)第20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2)
第21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3)第22節:良心:中國人特有的品性(1)
第23節:良心:中國人特有的品性(2)第24節:從小抓起:“易子而教”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