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十少年作家批判书 》
小饭的花儿不能这样开(1)
黄浩 Huang Hao
马政 Ma Zheng
当我们破除对“先锋”、“实力派”等词语的禁忌和心理压力之后,真相很快就昭然于世了!如果说小饭早期的小说还有那么点灵气,那么小饭在2002年之后的小说,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不能承受之重”的产物——主题及形式和作者本人经验完全脱节,小说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技巧和游戏。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们先查看一组2004年8月19日来自google的数据搜索报告: 姓名 词条 备注 书籍总发行量 小 饭 3540条 80后实力派小说家 3—10万册 蒋 峰 2406条 80后实力派小说家 2—5万册 郭敬明 38100条 80后偶像派小说家 300万册以上 韩 寒 26001条 80后偶像派小说家 200万册以上 孙 睿 23706条 80后偶像派小说家 50—100万册 2004年6月,《羊城晚报》推出了那篇著名的炒作文章:《“80后”作家创作实力排行榜》。在这份排行榜中,偶像派与实力派悉数囊括,对于排名第七的小饭,该报作出如下评价: “虽然在市场上很难看到他的书,但他却也懂得时常在媒体上亮个相。因此也聚敛了不少人气。”对比上文的数据搜索报告,足见该排行虽是应景文章,执笔者的眼力却颇为不凡,一针见血点到了小饭的要害。 与媒体同流的幸福生活 第一次记住小饭这个名字是在2000年某一期的《萌芽》上,短短一篇《我小时侯》所表现出的幽默让人大跌眼镜,当读到主人公用长柄木刷刷牙时,笑歪在地的大约不止我一个。当时的感觉是,这丫太牛×了。 那时候小饭身任《萌芽》实习编辑,在后来的刊中刊里,经常可以看到小饭一些不长不短不痛不痒介乎小说散文之间的东西,可惜印象一直不如之前。很多文字晦涩难懂,想像中小饭应该属于幽默的严肃文学家类型。 对小饭认识的转变始于2003年春夏之交,当时北大新青年论坛盛极一时,众多写手云集其中。某天论坛里小饭发了一个帖子,口气大得惊人——《八十年代后生要灭九十年代文学》,再看内容,那口气有如拿破仑雄风再现,狂妄自大而不知所云。当时心里特别郁闷,直觉告诉我——小饭这丫的变了,完全变了,没得救药了。 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两个原因:其一是之前我对小饭的文章观感不恶,不忍心看着一个颇有可为的“80后”小说家就此“死”去;其二,尽管“80后”一代被认为是炒作一代——这和现如今的媒体发达不无关系,但我始终认为,颠倒黑白和妄自尊大是一个严肃艺术家最起码应该警惕的界限,如今小饭跨出了我想像中一厢情愿的界限,这让我莫名其妙地郁闷非常。 正当我踌躇于这个严肃问题陷入痛苦不能自拔时,小饭过上了与媒体同流的幸福生活。 《不羁的天空》、《我的秃头老师》、《毒药神童》相继面市,在新华书店与读者交相辉映。炒作也从此接连不断地开始了,“萌芽六人组”、“80后实力派代表”、“重金属五虎将”、“十大80后”……一个比一个牛×,一个比一个不知所云,一位写小说的朋友私下和我说——小饭这厮现在自称大师了,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莫名其妙! 小说写成了,书出版了,销量上去了,版税到手了,名气变大了——紧接着,下一步更大的目标出现了,为了方便简洁,目标自然而然兑换成了价格,作者在嚣张的自信中忘记了目标,忘记了自己原初的冲动,结果成为一个被置换的概念悬挂在指引迷途的灯塔上——“反抗将其重点放在其挑战和否定的力量上,忘记了它肯定的内容。”(加缪《反抗者》) 但是无论如何,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小饭的幸福生活开始了:出书、签售、上报、上电视、开讲座、去海外交流、再出书、再……这一切不断重复,小饭在笑容满面容光焕发中进入了媒体时代的良性循环。 另一种模仿 有关艺术创作中的模仿,实在是一个极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分成两个方面:模仿成功和模仿不成功。后者情况复杂,理由却简单明了,没有必要一一讨论;而模仿成功又分成两种:一是模仿者和被模仿者极其相似近乎孪生,另一种是模仿出了自己的风格。 在“80后”的小说写作者中,存在着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即每个稍微流行的“80后”小说家,都有一个或几个的模仿参照对象。这其中高明者如李傻傻,把宁肯的《蒙面之城》改头换面成《红×》,同样的失父、犯罪、流浪的主题在他笔下改头换面,李氏风格应笔而生,其效果直追川剧中的变脸;中等模仿者如郭敬明,《幻城》“模仿”了还不算,《梦里花落知多少》再接再厉,“模仿”了庄羽的《圈里圈外》;模仿之下乘者,大约以孙睿的《草样年华》为最,从情节到人物到细节,几乎是石康《晃晃悠悠》的乱码版。 很显然,小饭也是“80后”诸多模仿大军中的一员。所不同者,郭敬明、孙睿模仿的是青春小说,而小饭、李傻傻模仿的是先锋小说。 在《我与写作》、《创作的一十八个敌人》、《神秘村庄笔记》等写作心得里,小饭语焉不详地提及了与王小波、苏童、余华、残雪等先锋作家的姻缘关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国戏剧出版社 |
|
|
韩寒,一把破损的旧钥匙(1) | 韩寒,一把破损的旧钥匙(2) | 韩寒,一把破损的旧钥匙(3) | 韩寒,一把破损的旧钥匙(4) | 韩寒,一把破损的旧钥匙(5) | 韩寒,一把破损的旧钥匙(6) | 问题少年李傻傻诊断报告书(1) | 问题少年李傻傻诊断报告书(2) | 问题少年李傻傻诊断报告书(3) | 问题少年李傻傻诊断报告书(4) | 问题少年李傻傻诊断报告书(5) | 问题少年李傻傻诊断报告书(6) | 张悦然:无谓的忧伤是一种病(1) | 张悦然:无谓的忧伤是一种病(2) | 张悦然:无谓的忧伤是一种病(3) | 张悦然:无谓的忧伤是一种病(4) | 张悦然:无谓的忧伤是一种病(5) | 张悦然:无谓的忧伤是一种病(6) | 少女春树的性、谎言和没脑袋(1) | 少女春树的性、谎言和没脑袋(2) | 少女春树的性、谎言和没脑袋(3) | 少女春树的性、谎言和没脑袋(4) | 少女春树的性、谎言和没脑袋(5) | 少女春树的性、谎言和没脑袋(6)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