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 》 老俗事 》
第31節:正月十六日婦女走百病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正月十六日婦女走百病
在中國新年(春節)期間,串親訪友,無分男女,登門拜年,煞是熱鬧。在歡樂之際,老妻同女孩子們談起舊話來。她說:"你們算趕上好年頭了。我年輕時候,女孩子們過年,衹能呆在傢裏,誰敢各處亂跑?"
她說得不假。過去,春節前後對婦女的戒律束縛是很多的。
從臘月起,臘月二十三"祭竈",不許婦女主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之說。除夕夜,婦女衹負責做年飯的炊事工作,同樣不準到祭神拜祖的供桌前作主祭人。守寡的女人更不能接近供桌,而由承繼人長子主持祭禱儀式。
在天津還有一種習俗,婦女無論老幼,從臘月三十夜晚嚮佛祖點香上供起,就進入禁錮期,不準外出串門。連自己傢親戚處也暫不往來,衹準你在自己屋裏、本傢的院內活動。說是除夕夜"諸神下界",婦女要回避,這為了自身安全;不去別人傢,是因為人傢"忌人",實際衹忌女人。當然也不歡迎外姓女人來自己的傢,這包括了嫁出去的姑娘,年三十的晚上,必須使在婆傢或自己丈夫傢。就連臘八和祭竈那兩天,也要姑娘們回婆傢。
除夕守歲後,在傢裏過初一。初二早晨邀請一位夫妻雙全、兒女滿堂的婦女,來傢說些吉慶話,稱為"開市",這纔給婦女打開禁錮,宣佈傢裏已經開放,婦女可以自由出入了。
婦女們不去親友傢,卻可以去影劇院或寺廟。天津當年的影劇院在除夕夜辦"迎春場",招引不少婦女觀衆從傢裏出去。天津的天後宮是著名的過年燒香的地方。有些婦女許願求順,除夕夜去那裏燒香拜佛,還有人去爭取燒初一黎明的第一炷香。
一般家庭婦女,在正月要守在傢中接待親友拜年,直等到燈節過後的正月十六日,纔堂堂皇皇地外出,稱為"走百病",就是說婦女這天出門散散心,可以走掉各種疾病。母親傢在這一天要接出嫁的姑娘回來鬆快遊樂些天。可見在當年充滿封建意味的春節習俗中,正月十六日,纔給婦女們補償了節日歡樂。
憶及這些往事,人們深感幾十年時光,世道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1) | 第2節:序(2) | 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 第4節:新春話年畫 | 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 | 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 | 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 | 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 | 第11節:迎春福、祿、壽(1) | 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 | 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 | 第15節:北京"雜拌兒" |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 | 第17節:新春逛廠甸(2) | 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 | 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 | 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 | 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 | 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