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   》 第四章 夏代紀年的推算(5)      嶽南 Yue Na

  自AMS專題組正式為“工程”提供的樣品進行檢測後,得到了北京大學校領導和重離子物理研究所的高度重視與支持,先後有26名學者分別承擔了物理、機械、真空、電子、計算機等不同專業的工作。需要特別提及的是,AMS測年設備,不像一般人想的那樣是幾臺電腦和幾根試管構成的,其設備的總重量達幾千噸,需要3000多平方米的空間(約半個足球場)才能合理擺放,否則無法進行正常工作。在設備改造期間,專題組人員四處採購部件,運回後自己動手安裝,當安裝最大部件時,正處於夏天的酷暑時期,青年學者魯嚮陽等顧不得斯文,光着汗淋淋的膀子,和其他學者們一道喊着號子來回搬運。1998年初,加速器質譜計的設備改造接近尾聲,調試工作和方法學研究即將開始。這是一項繁重而艱巨的任務,誰來擔此重任?郭之虞首先想到了劉剋新副教授。他是著名核物理學家陳佳洱指導培養的博士研究生,曾在建造北京大學加速器質譜儀的第一期工程中立下汗馬功勞,在AMS調試上有豐富的經驗。但此時他正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做訪問學者,且因工作出色外國老闆希望他能延期回國。這樣的機會不易多得,但郭之虞還是狠下心發出了要求他按期回國的信息。劉剋新得知國內情況後,立即放棄了國外的優越條件,毅然奉召回國,並隨即投入到夏商周斷代工程中。
  北京大學加速器質譜計在成功地改進之後,14C測量精度已由原來的1%一2%提高到0.4%一0.5%,測年誤差在32—40年之間。就批量樣品的測量而言,所測樣品超過工程指定的250個,並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其他方面也完全達到或超過了工程預期的效果。
  AMS法專題組,對考古人員提供的木炭或骨製樣品,陸序進行測定。當14C年代值測出後,由對係列樣品樹輪校正法和貝葉斯統計學作過深入研究的青年學者馬宏驥,進行樹輪麯綫校正和計算,最後通過擬合換算出一個誤差較小的日曆年代。
  關於河南竜山文化晚期分為三段:
  第一段以王城崗一期、煤山一期為代表;
  第二段以王城崗二、三期,瓦店一、二期,煤山二期為代表;
  第三段以王城崗四、五期,瓦店三期為代表。
  經過對王城崗遺址的係列含碳樣品進行AMS14C年代測定並擬合,得出下列數據:
  從上表可以看到,河南竜山文化晚期的時間排序為公元前2190—前1965年。
  由於此前用14C常規法所測二裏頭遺址的最早年代為公元前1880年,這就不難發現,河南竜山文化晚期的最晚段公元前1965年,與二裏頭遺址最早段公元前1880年之間有85年左右的缺環,從文化傳承關係和考古發現的層位關係來看,二裏頭一期遺存常常疊壓在河南竜山文化遺存之上,兩者在時間上緊密相接,其間不可能再有什麽缺環。但比較它們的文化面貌,卻又有着明顯的區別,這個區別表明河南竜山文化到二裏頭文化出現過文化中斷現象,産生過突變。也就是說二裏頭文化不是河南竜山文化的自然延續,河南竜山文化也不是形成二裏頭文化的全部來源,衹是有點“商鑒不遠,在夏之後”的味道。於是,夏商周斷代工程部分學者認為,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遺址以某些單位為代表的遺存,早於二裏頭文化一期,晚於河南竜山文化晚期。根據這條綫索,“工程”於1999年開始安排考古人員對新砦遺址再次進行了發掘,發掘結果證明新砦文化二期上接竜山文化晚期(新砦一期),下連二裏頭文化一期,正好填補其間的空白。由此,整個竜山文化晚期到二裏頭文化14C測年的年代跨度,其上、下限為公元前2190—前1521年,總積年為669年。
  當然,這個積年衹能說是一個大的時間框架,並不能代表整個夏代的年數,有關夏代積年還要參照其他學科的研究情況進行整體推算。於是,便有了天文學的介入。
  科學無情與有情
  中國是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傢之一,早在史前時代,先民們對寒來暑往,月圓月缺,植物的生長、成熟和動物的活動規律,就積纍了一定的知識。最遲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中國先民就開始對日、月等天象進行觀測。古代人類除對日、月運轉分外關註外,對紅色亮星“大火”相當重視。“大火”,現代天文學稱為“天蝎座α星”。傳說在中國古帝顓頊時代,就設置“火正”之官,觀察大火運行,用以指導農業生産。因而天文學在各門自然科學中被稱為是最早産生的一門學科。誠如恩格斯所說:“研究自然科學各個部門的順序的發展,首先是天文學——遊牧民族和農業民族為了定季節,就已經絶對需要天文學。”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章 千年夢尋(1)序章 千年夢尋(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1)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3)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4)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5)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6)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7)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8)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9)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1)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2)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3)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4)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5)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6)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7)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1)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2)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3)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4)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5)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