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心得 》
第3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31)
傅佩榮 Fu Peirong
孔子的話,說得很含蓄。他用“既欲其生,又欲其死”這八個字,婉轉道出了人類情感的盲點。如果情感不能升華,陷入自我中心的睏局,結果必是念念執著,在任何一次“愛”的經驗中,夾雜着苦澀的“恨”。愛起來,希望他長命百歲、心想事成;恨起來,又希望他身敗名裂、一死了之。解脫之道何在?
孔子自謂“四十而不惑”,所“不惑”者,應該包含本文所述的“愛惡關係”。如果藉由讀書明理,中和自己的情懷,培養“不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操,或許可以在愛與惡的態度上,表現坦蕩蕩的君子風範。儒傢少談男女之間的愛情,或許因為早就發現這種愛情過於強烈而偏激,容易走上極端,陷入睏惑。對於溫和而正常的情感,則無疑是肯定的。愛人與愛動物
自從釣魚與射鴿成為少數人休閑活動的項目之後,宗教界首先發難,呼籲化解殘忍惡行,推愛於動物,甚至一切衆生。也有人聯想到儒傢的教化,認為人本思想過度膨脹,難免忽視動物的生命與權利。究竟真實情況如何?
首先,儒傢確實有人本思想,但是並非妄自尊大、人類本位的立場。其特色有三:一是開放的,由於承認人的限製,而嚮着超越界開放,因而也是謙虛的,鼓勵人“下學而上達”(《憲問》),努力領悟“天命”。二是差等的,由親及疏,由近及遠,配合人的感受能力,嚮外推擴,而從不認為可以一勞永逸地兼愛天下。三是層次分明的,以人類為衆生之首,行有餘力再照顧動物、植物,甚至整個自然生態。譬如,人類社會和諧穩定之後,可以“參贊化育”,消滅自然災難對一切生物的威脅。
問題在於:人類社會自古以來就不曾完全和諧穩定,因此“心有餘而力不足”成為儒傢的寫照,美其名,則曰“知其不可而為之”(《憲問》)。我們不宜因為儒傢未曾真正提出保護動物理論,就以為他們無此心意。試看,海灣戰爭是人為災難,使環境危機加速三十年。不打此仗,就減緩三十年的生態睏境。我們怎能忽略儒傢所強調之“先求人類社會之安寧”的主張?
以孔子對待動物的態度來說,他是相當有分寸的。譬如,有一次下朝回傢,聽說馬廄失火,他問:“傷人乎?”(《鄉黨》)不問馬。他顯然肯定人的重要遠超過馬。這件事看似簡單卻含意深遠。以今日賽馬為例,有些名駒的身價高達百萬美金,相形之下,人呢?在此,“人”是指每一個人。儒傢尊重的是每一個人,因為我們是“人類”,同時衹有人可以表現自我意識及自由意志,進而建構真、善、美、聖各種價值。若不接受孔子的想法,可能最後會陷於孟子所說的“率獸食人”的悲慘世界:馬廄裏有肥馬,路邊卻有人餓死。
孔子也曾釣魚射鳥。客觀的描述是:“釣而不綱,弋(yì)不射宿。”(《述而》)釣用一鈎,綱用長繩數十鈎。弋是箭係生絲,使鳥中箭之後不能飛遠;“宿”是指停憩巢中之鳥,未必是指夜晚;白日停於巢中,必為伏卵育雛之事。由此可知,釣魚與射鳥皆是古代男子娛樂項目,但是孔子為之,中節有度,絶不輕易傷害太多性命,或妨礙動物成長過程。
也許有人基於宗教理由,反對任何殺生行為。但是,宗教出自信仰,卻未必是人人可以接受。與其陳義過高,難以實行,不如仔細瞭解及欣賞儒傢的人本思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 | 第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 | 第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3) | 第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4) | 第5節:傅佩榮《論語》心得(5) | 第6節:傅佩榮《論語》心得(6) | 第7節:傅佩榮《論語》心得(7) | 第8節:傅佩榮《論語》心得(8) | 第9節:傅佩榮《論語》心得(9) | 第10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0) | 第1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1) | 第1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2) | 第1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3) | 第1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4) | 第15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5) | 第16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6) | 第17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7) | 第18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8) | 第19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9) | 第20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0) | 第2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1) | 第2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2) | 第2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3) | 第2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