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國人史綱   》 四 鴉片戰爭      柏楊 Bai Yang

  鴉片,是一種供吸食用的麻醉性毒品。
  八世紀時,鴉片便經阿拉伯人之手,輸入中國,一直作為藥物使用。大概到了十六世紀,聰明的人才發現它可以被燒成煙霧吞到肚子裏,明政府斷頭政治皇帝朱詡鈞,據說就是著名的吸毒犯之一。當時葡萄牙是最大的販毒國。十七世紀末,英國徵服印度後,把鴉片專賣權授給治理印度的東印度公司,遂大量嚮中國傾銷。根據統計,每年增加的數字,十分驚人,我們用下表列出:
  當時的鴉片價格,每公斤約值白銀五兩,所以進入本世紀(十九)三十年代,每年僅鴉片一項,即流出國境白銀一千萬兩左右。這是一種殘酷的貿易,把毒藥賣給愚昧無知的中國人,使他們中毒,再把他們榨窮。如果放任它發展下去,必然産生兩種後果,一是中國財富罄盡,社會崩潰,一千多萬平方公裏龐大國土上,一片荒蕪。一是中國人體格敗壞,一個個骨瘦如柴,種族滅絶。
  有頭腦的中國人警覺到這兩種後果的嚴重,謀求解救。一八三八年,皇帝旻寧命各大臣提出意見,大多數都主張禁絶,而尤以湖廣(湖南勝湖北省)總督林則徐態度最為激烈。他在奏章上說:“如果再漠視這種貿易,則數十年後,中國再沒有可以抵抗敵人的士兵,也再沒有維持軍隊的糧餉。”旻寧采納了大多數人的意見,任命林則徐當欽差大臣——皇帝代表,前往廣州查禁。
  三十年代最後一年(一八三九),林則徐到達廣州,他是一個勇於負責的人,但當時大黑暗反撲後的時代背景,不允許他有豐富的國際知識,他跟其他官員一樣,習慣於使用強硬手段。他到廣州八天後的三月十八日,就下令禁絶鴉片,命外國商人把現存的鴉片,於三天內全部交出,還要具結保證:“以後永不夾帶鴉片,如果違犯被查出時,甘願船衹立即沒收,人員就地處决。”第二天,即三月十九日,外國商人所住的商館即被包圍,中國僕婦跟附近居民,也都撤退。其他國傢都願作此承諾。英國商務監督查理義律也願具結保證以後英國商船絶不夾帶鴉片,但遇到有違犯這項禁令時,他要求兩點:一是,沒收鴉片,必須付給補償。二是,對於違法人員,不能就地處决,必須經過公開的審判,纔可以定罪。
  林則徐不理會查理義律的要求,宣稱如果不交出鴉片,便斷絶商館的飲食供應。查理義律被包圍到第十天,不得不屈服,交出全部鴉片一百四十萬公斤,但仍拒絶具結,遂跟全體英國商人撤出廣州,退到澳門。就在這時候,想不到節外生枝的發生了林維喜命案。英國水手在九竜醉酒後行兇,把村民林維喜毆死。中國認為“殺人償命”是天經地義的事,要求引渡兇手。查理義律認為兇手當時自己不能控製自己,如果交給中國,一定斬首,所以他自己就當了法官,罰兇手二十英元(鎊),判有期徒刑六個月。這表示在查理義律眼中,英國的人命貴不可言,中國的人命衹值二十英元。林則徐再下令把所有英國人逐出澳門,查理義律跟英國商人衹好擠到一艘英國商船上,在南中國海拋錨,等候英國政府的訓令。
  很顯然的,這事情並沒有結束,但在中國官場上的鋸箭桿觀念看來,英國商人既被逐走,眼前再沒有他們的影子,事情當然已經結束。於是,林則徐興高采烈地嚮皇帝旻寧報告說,英夷已被趕走,鴉片已被禁絶。旻寧見了林則徐的報告,高興地跳起來,認為這是進一步給驕傲不馴的英國人一個更重懲罰的時候了,於是,他下令永遠斷絶英國的通商貿易。
  在英國方面,最初的反應是溫和的,他們不肯因中國禁絶鴉片的緣故發動戰爭,因為中國人如果到英國販賣鴉片的話,準會被處死刑。英國外交部通知查理義律說:“女王陛下的政府,不能支持不道德的商人。”拒絶下令軍艦進入珠江,命查理義律用和平手段解决爭端。這份訓令使查理義律陷入進退失據的窘境。可是,當英國政府得悉曼寧下令永遠禁止通商之後,維多利亞女王以下,包括國會的反對黨都十分激動。通商貿易是英國帝國主義賴以生存的命脈,不能忍受破壞,他們遂决定使用武力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大黑暗時代的中國,顯然不是這英倫三島的對手。
  這一場戰爭,事實上是貿易戰爭,不是為鴉片而戰,而是為貿易而戰。但它卻是由鴉片引起的,所以稱它是鴉片戰爭。
  一八四○年,英國遠征艦隊抵達澳門,共擁有軍艦十六艘,戰鬥部隊四千人,查理義律以全權大使身份,决定直接跟中國清王朝的中央政府交涉。他衹留下少數軍隊封鎖廣州,自己率領大部分艦衹北上,在中途攻陷舟山群島上的定海縣(浙江舟山),建立補給站,然後直抵天津的外港大沽。旻寧這時候纔大吃一驚,命直隸(河北省)總督倚善趕到天津談判。英國來勢兇猛,本來要展示它的炮火威力的,但駐紮在舟山群島的英軍得上了傳染病,已有很多人死亡,查理義律急於結束在北方的停留,於是他接受琦善所提的條件:一、清政府承諾處罰辦事不公平的林則徐。二、清政府承諾再派大員到廣州,聽取英國商人的冤情。當查理義律和英國艦隊撤退後,曼寧對傳善竟以三寸不爛之舌,說退英夷,認為是天下奇才。於是把林則徐撤職,發配到邊遠的伊犁(新疆伊寧)充軍,任命傳善當欽差大臣兼兩廣總督,負責跟英國談判。
  琦善事實上是一個飯桶,他於當年(一八四○)十一月到廣州。查理義律嚮他提出的不是什麽英國商人的冤情,而是最後通牒,除了要求立即恢復自由貿易外,還要求割讓香港(廣東新安縣南部小島)作為貿易根據地。琦善既不敢答應,又不敢報告旻寧,唯有乞靈於中國“官潮上的傳統手段,推拖敷衍,盼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查理義律瞭解這種手段,他知道縱令談判一百年,也不能解决問題。明年(一八四一)一月,英軍發動攻擊,占領虎門、穿鼻兩個要塞,琦善束手無策,衹好在英國所提的文件上簽字,這就是《穿鼻條約》:
  一割讓香港給英國,但稅收仍歸中國。
  二補償沒收英國商人的鴉片價款銀幣六百萬兩。
  三承認中英兩國的地位平等。
  旻寧接到報告後,大為震怒,下令逮捕琦善,任命滿族另一位貴族奕山當總司令(靖逆將軍);湖南兵團司令官(湖南提督)楊芳當副總司令,率領他的精銳部隊一萬人,增援廣州。查理義律聽到琦善撤職的消息,知道事情發生變化,就命英軍發動攻擊,再度占領虎門、穿鼻兩個要塞,軍艦直抵廣州城下,開炮轟城。奕山比琦善更糟,嚇得渾身發抖,不知道如何是好,完全依靠楊芳。楊芳是內戰時攻打白蓮教和回教變民的名將,對內很有辦法,對外便醜態畢露了。他發現英國艦隊在艦身動蕩之中發炮,仍能準確的擊中目標,認為那顯然是一種妖術。在民間故事裏,污穢的東西可以使妖術失靈,於是他就在廣州大肆騷擾,收集了大量的豬血羊血,以及糞便等物,羅列城頭。可是英國艦隊的妖術如故,炮彈的巨響終於使這一對總司令副總司令心膽俱裂,他們狼狽逃出廣州,乞求英軍不要進城,他們願立即付出白銀六百萬兩巨款,作為酬報。查理義律表示接受,他所以接受,並不是為了這六百萬兩,而是在等候英國政府對《穿鼻條約》的訓令。
  英軍不進入廣州,使奕山認為事情已告結束,連《穿鼻條約》也不瞭瞭之。他嚮旻寧報告說:“英夷大將軍前來廣州上訴苦情,當商人把積欠他們的貨款六百萬兩付清後,即行退走。為了憐憫人民的睏難,已暫時允許英夷繼續通商。”這也是“官潮的技巧之一,“瞞上不瞞下”,旻寧也再一次認為一切事情都已過去。
  英國政府對《穿鼻條約》拒絶批準——其實中國當時已經廢除,英國縱使批準也必須使用武力才能教中國履行。英國認為香港稅收仍歸中國,不能叫做割讓,賠款衹有六百萬兩,數目太少。於是把查理義律免職,另派樸鼎查爵士接替他的職務。樸鼎查的態度更為強硬,他到任後就率領軍艦十四艘,陸軍二千五百人,從澳門北上。首先攻陷福建廈門,接着北上浙江省,攻陷定海(浙江舟山),在鎮海(浙江寧波東北)登陸,又攻陷寧波(浙江寧波)。曾經宣稱要抽英夷的筋做馬鞭的華東戰區總司令(欽差大臣兼兩江總督)裕謙,於全軍覆沒後自殺。旻寧又驚又氣,任命宰相奕經出任東南戰區總司令(統籌東南沿海防務·揚威將軍),剿滅英夷。
  次年(一八四二)春,奕經率二萬人精銳的大兵團,反攻寧波,被一千餘人的英軍擊潰,奕經僅逃出性命。英艦進攻乍浦(浙江平湖乍浦港),清政府最自豪的滿洲兵團,看見那些夷人的軍艦像山一樣逼面而來,上面噴着妖怪一樣的滾滾濃煙,天空一片漆黑,不覺的魂飛天外,竟然一哄而散。英軍不久即攻陷上海,逆長江而上,再攻陷鎮江(江蘇鎮江),切斷江南運糧到北京的運河,然後再駛到江寧(江蘇南京),在江心停泊。樸鼎查提出最後通牒說,如果中國不接受英國所提出的條件,就開炮轟城。
  清政府的將領對於一嚮瞧不起的英夷,現在已聞風喪膽,文職官員更驚慌失措,衹求早日了結這樁公案。皇帝旻寧除了在奏章上批一些大言不慚的話,以顯示他的愚昧無知外,最後衹好派大臣耆英當全權代表,在江寧(江蘇南京)城上竪起白旗,接受英國的條件,簽訂《南京條約》。
  ——英國以二千五百人,進入面積比它本土大五十倍,擁有四億人口的龐大帝國,竟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直到下世紀(二十)中日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歷時一百年之久,中國就是打的這種每戰必敗的仗。大黑暗使中國軍隊腐爛,武器窳敗,士氣消沉,用任何方法都無法振作,因為這不單是軍隊問題,軍隊不能孤立於政治之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第一章歷史舞臺
一 空中·馬上二 河流·湖泊
三 山四 沙漠·萬裏長城
五 城市六 地理區域
七 演員第二章神話時代
一 開天闢地二 五氏
三 東西方世界第三章 傳說時代
一 黃帝王朝二 姬軒轅
三 伊祁放勳與姚重華四 東西方世界
第四章 半信史時代一 紀元前二十三世紀
二 紀元前二十二世紀三 紀元前二十一世紀
四 紀元前十九世紀五 紀元前十八世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