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紀念王小波辭世十周年:王小波十年祭   》 第30節:我的舅舅/姚勇(1)      李銀河 Li Yinhe

  我的舅舅
  姚勇
  在《白銀時代》中《未來世界》的上篇《我的舅舅》裏,我的舅舅王小波這樣寫道:“我的舅舅是個作傢,但是在他生前一部作品也沒發表過……”
  現在我的面前就放着一本《白銀時代》。翻開嶄新的青色封皮,可以聞到一股清新的油墨香味。那麽如果我來寫,我就應該這樣寫:“我的舅舅是個作傢,在他生前發表過很多作品,大傢也都非常喜歡看。可是這些作品零零散散就是出不了一本像樣的書。即使出了,也被迫賣得很少。然而在他剛剛要出他正式的小說全集時,他卻死了……”
  追隨我舅舅的方式是任何人也不可能做到的。他死了,那麽他所有的一切就都走了,衹有他的精神繼續生活在我們中間。但如果是這樣,那麽我的舅舅就沒有死。除去自己的感覺之外,一個人的死活難道不是由別人來判斷的麽?去了另一個世界的他,一定會認為他在那個世界是活着的。這樣一來,那我的舅舅就會在兩個世界同時活着。這是多麽美好的事情。
  如果他真的活着,我這篇文章便失去了意義。活着的人是不需要紀念的。但是,我總感到我有話要說。要對我的舅媽李銀河說,要對我的姥姥宋華說,還有想對所有愛我舅舅和為我舅舅所愛的人說,我熱愛我的舅舅,我想念他。
  推開門,一股熟悉的香煙味撲鼻而來。裏屋墻角的書桌上,凌亂疊放的磁盤、CD-ROM和VCD中間擺放着一臺計算機。機殼已被煙霧熏得泛黃。機器邊上兩衹音箱的位置同我上次來時一點也沒有改變。桌前那把摺叠椅斜斜地對着門。我的舅舅王小波就是這麽站起身走出門去。不再回來。他身後的計算機裏留下了他為之奮鬥尚未完成的全部——一個完美的精神世界。遠離了所有他所愛和愛他的親人和朋友們,他走了。
  推開那些凌亂的磁盤,我拉開椅子坐下。準備用他機器上的網絡聯繫還在英國的李銀河,我的舅媽。還沒有聽到Windows95的啓動,眼前屏幕裏的圖樣已然模糊成一片。我纔知道原來喪失一位所愛的親人的感覺是這樣。多少次我倆坐在這臺計算機前,打開機器,一邊看着Windows95的啓動,一邊興致勃勃地討論他電子小說的構想和編程細節。我每隔幾周來到姥姥傢,就會去看他的計算機。有時他頗有心得,興趣盎然地展示他在Win95下編程的進展。敲完鍵盤,他會歪過頭來衝邊上的我嘿嘿一樂。有時碰到問題,便和我一道痛駡微軟公司的險惡——在他們發明的Windows操作係統下編程猶如噩夢。
  當時我的編程水平還不足以解决他的問題,無法想出好的手段完善他的電子小說係統。可是自己用BORLANDC 硬做出一個小說多媒體係統,對我們這樣的計算機愛好者來說有着無與倫比的吸引力。我們約定好,他電子小說的音樂部分由我全盤負責。隨後他用遞歸算法畫了其中幾幅插圖。那是他第一部電子版小說《萬壽寺》中的插圖。書中開頭寫道:“莫迪阿諾在《暗店街》裏寫道?:‘我的過去一片朦朧……’”隨後屏幕上是一幅由遞歸算法畫出的混沌圖形,被深淺不一的緑色和棕色按數學規律渲染。我看了頓感大為傾服,而他卻搖搖頭說:不太像樣,準備請人畫幾幅。我說這幾張要得,感覺奇Cool。他又側頭看了看屏幕,嘿嘿地笑着點了點頭,於是决定要它。
  我一度苦於沒有計算機擺弄,曾在舅舅面前忿忿然地抱怨,說起父親居然認為想學計算機並不一定要買計算機,拒絶了我升級計算機的要求。舅舅笑了,說這可以理解。當初他小時候做夢也沒想到過個人電腦,我父親這一輩的人自然不能理解當今計算機發展的迅猛。就連他現在手上的PC-286也被擋在Windows之外,深感落伍。他還說,像我這樣一個有為的青年,這個時髦不可不趕,不然落了伍,可就太糟糕了。於是他當即决定去買一臺奔騰,把他那一套給我。這樣我衹用花幾百塊就可以升到PC-486的水平。按他的說法是使我進入Windows時代。我樂得不行,簡直可以說是歡天喜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美術出版社
第1節:序第2節:成長歲月/艾曉明(1)
第3節:成長歲月/艾曉明(2)第4節:成長歲月/艾曉明(3)
第5節:成長歲月/艾曉明(4)第6節:成長歲月/艾曉明(5)
第7節:成長歲月/艾曉明(6)第8節:成長歲月/艾曉明(7)
第9節:成長歲月/艾曉明(8)第10節:成長歲月/艾曉明(9)
第11節:成長歲月/艾曉明(10)第12節:成長歲月/艾曉明(11)
第13節:成長歲月/艾曉明(12)第14節:成長歲月/艾曉明(13)
第15節:母親的憶念/宋華(1)第16節:母親的憶念/宋華(2)
第17節:母親的憶念/宋華(3)第18節:我的女婿王小波/李剋林(1)
第19節:我的女婿王小波/李剋林(2)第20節:吾弟小波/王小芹
第21節:藝術的內丹/王小平(1)第22節:藝術的內丹/王小平(2)
第23節:藝術的內丹/王小平(3)第24節:藝術的內丹/王小平(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