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思維的樂趣 》
文化之爭(2)
王小波 Wang Xiaobo
現在,假如我說儒傢的道德哲學和倫理學是全然錯誤的,也沒有憑據。我甚至不能說這些東西是令人羞愧的知識。不過,這些知識裏的確有令人羞愧的成分,因為這種知識的追隨者,的確用它攫取了僧侶的權力。至於這種知識的發明人,我是指孔子、孟子,不包括朱熹,他們是無辜的。因為他們沒有想獲得、更沒有享受到這種權力。倘若今日仍有人試圖通過復興這種知識來獲得這種權力,就可以用孟子的話來說他們:“無恥之恥,無恥矣。”當然,有人會說,我要復興國學,衹是為了救民於水火,振興民族的自尊心。這就等於說,他在道德上高人一等,並且以天下為己任。我衹能說,這樣赤裸裸地宣揚自己過於直露,不是我的風格;同時感到,僧侶的權力又在叩門。僧侶的權力比赤裸裸的暴虐要好得多,這我是承認的。虛偽從來就比暴力好得多。但我又想,生活在二十世紀末,我們有理由盼望好一點的東西。當然,對我這種盼望,又可以反駁說,身為一個中國人,你也配!——此後我除了嚮隅而泣,就想不到別的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雲南人民出版社 |
|
|
自序 | 沉默的大多數(1) | 沉默的大多數(2) | 沉默的大多數(3) | 沉默的大多數(4) | 沉默的大多數(5) | 思維的樂趣(1) | 思維的樂趣(2) | 思維的樂趣(3) | 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古遺風(1) | 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古遺風(2) | 知識分子的不幸(1) | 知識分子的不幸(2) | 知識分子的不幸(3) | 花剌子模信使問題(1) | 花剌子模信使問題(2) | 積極的結論(1) | 積極的結論(2) | 積極的結論(3) | 跳出手掌心(1) | 跳出手掌心(2) | 道德##與知識分子(1) | 道德##與知識分子(2) | 論戰與道德(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