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楚汉相争   》 公元前二○四年 丁酉(1)      柏杨 Bai Yang

  (表略)
  1 冬季,十月,汉王国(首都栎阳【陕西省临潼县】)大将韩信、张耳,率东征军好几万人,继续挺进,攻击赵国(首都襄国)。赵王赵歇及代王陈馀,得到情报,在井陉口(即井陉关,河北省井陉县西。陉,山脉突然中断,两岭紧夹,易守难攻,是军事天险。太行山脉共有八陉,井陉是第五陉,山凹如井),聚集重兵,严密防守,号称二十万人。广武君李
  左车向陈馀贡献意见说:“韩信、张耳,乘胜而前,离开他们的本土,在遥远的外国战斗。进则生,退则死,势不可当。不过,粮草转运,要经过千里之遥,官兵一定面露饥色。每到一个地方,必须先砍柴抢粮,才可以煮饭,显示大军没有隔宿之食。井陉关道路不能同时通过两辆车和两匹马。汉军一入井陉,行列势将拖长数十百里,而粮草必然又在大军之后。你如果交给我三万人,从小道出击,断绝他们的补给。你则坚守要塞,拒绝迎战。他们向前不能厮杀,向后不能撤退,而又抢夺不到东西,不出十天,韩信、张耳两颗人头,就可放在我们的军旗之下。否则,我们反而会变成俘虏。”陈馀一向自称他的军队是“仁义之师”,不肯使用诡谋奇计,回答说:“韩信的军队,数量既少,又十分疲惫,对这样的敌人,不给他一个迎头痛击,各国都会看不起我们,打我们的主意。”(陈馀跟荀况是一个模子浇出来的人物,唯一不同的是,陈馀要面对战争,荀况只不过纸上谈兵,不但没有危险,反而得享大名。)
  韩信派出间谍探听,得知陈馀拒绝采用李左车的建议,高兴得几乎要唱歌,于是直入井陉险道。将到井陉口三十里,安营扎寨,稍事休息。夜半,下令备战行军,另行选拔精锐骑兵两千人,每人手拿一幅红色大旗(汉王国以及统一中国之后的西汉王朝,旗帜都是红色),从小路爬上附近山头,埋伏在隐蔽的地方,给他们训令:“赵军发现我们被击败,一定倾巢而出追击,你们要迅速冲进他们大营,拔去赵国(赵歇)军旗,插上我们军旗。”然后下令将领们就在原地互相传递早饭,不再到司令部会餐,说:“等消灭赵军后,再行会餐。”没有一个将领相信今天能够消灭赵军,但不得不假装相信,齐声回答说:“是1韩信说:“赵军早就占据险要,如果没有看到我们统帅的旗鼓,绝不会攻击我们的先锋部队,恐怕把我吓跑。”(古时行军,先锋有先锋的旗鼓,大将有大将的旗鼓。)于是,先派出一万人,渡河(桃河)之后,就在水滨列阵。赵军在营垒望见,哄堂大笑。(《兵法》:背水之地是一种“绝地”,军队一旦背靠河川,就成为“废军”,绝地废军,非死不可。盖前有强敌,后无退路。陈馀素知兵法,看到敌人犯下如此重大错误,不得不笑。)
  天色微明,韩信竖起统帅大旗,擂出统帅在营的战鼓,直出井陉口。果不出所料,赵军大开辕门迎击。两军酣战,良久,韩信、张耳假装不能支持,统帅旗鼓也都抛弃,向水滨狼狈撤退,桃水营垒大开辕门,把二人接进营垒,然后再出动反扑。赵军果然出动大营中每一个人,一面争夺汉军抛弃的旗鼓辎重,一面进攻水滨汉军营垒。汉军背后就是河水(桃河),无法再退,只有死战,杀声震动天地,一时不分胜负。而就在这时候,韩信派出埋伏的两千名精锐骑兵,一看赵军大营已空(所谓已空,并不是空无一人,应是战斗部队全部投入战场),立即飞奔驰入,拔下赵国军旗,插上汉军红旗。
  赵军发现并不能立刻俘虏韩信、张耳,准备收兵,却看到自己大营已竖起汉军红旗,认为汉军已生擒赵王(赵歇),惊恐震骇,军心动摇,不但不能再战,而且不能集合成列。霎时间,大家拔腿狂奔,四散逃命。赵军将领截杀,不能阻止。汉军乘势夹击,赵军崩溃。汉军追到泜水(发源于河北省临城县西,东流注入滏阳河,全长约五十里)水滨,斩陈馀,俘虏赵王赵歇。
  柏杨曰:
  再精密的作战计划,都不能保证胜利,还需要另一个因素的介入,才能成功,那就是敌人必须犯下致命的错误:错误的决策或错误的判断。对这种不能控制的因素,只好称之为“运气”。韩信的军事能力,举世无双,可是,如果他的运气不佳,碰上的对手不是迂腐的陈馀,而是天才李左车,千万汉军,势将在井陉丧生,所谓登台拜将,徒留笑柄。
  公元前七世纪,出了一位子滋甫(宋国二十任国君襄公);公元前三世纪,出了一位陈馀,使我们又多了一份研究儒家学说的资料。荀况在跟临武君那场洋洋洒洒的辩论中,特别强调仁义之师。而儒家心目中的仁义之师,据说只有三次:姒文命建立夏王朝、子天乙建立商王朝,以及姬发建立周王朝。而三次灭国兴邦的大战,却无一不靠诡诈的战略和战术。保卫国家的战斗跟侵略掠夺的战斗,本质上当然不同,但短兵相接、血肉相搏的时候,可不管你是圣贤还是禽兽,是正义还是邪恶,一旦进入战场,冲锋号响,便只有智慧之师、勇敢之师,没有仁义之师。拿破仑就曾说过:“上帝永远站在大炮最多的一边1
  汉军将领们对他们的统帅韩信,崇拜得如同神明。呈献战果之后,顺便请求解开困惑,问说:“《兵法》有明白规定:‘扎营列阵,要右面背面靠山,左面前面靠水。’这次,将军教我们背着河流扎营列阵,又下令说:‘等消灭赵军后,再行会餐。’虽然执行命令,心里却很怀疑,因为你违反了《兵法》,立于必败之地。想不到却打了一个胜仗,是什么道理?”韩信说:“我用的战术,也在《兵法》之中,只是各位没有注意。《兵法》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前有高山,后有大河,退不能退,逃不能逃,乃是“死地”“亡地”。)我们的部队,并不是训练有素、军心坚定、忠心不二的劲旅,不过一群市井小民组成的乌合之众,必须引导到死亡之地,他们才肯奋战。如果战场广阔,恐怕早已一哄而散,还能指望他们打仗1将领们万分敬佩,一致说:“这种谋略,我们永远不会。”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楚汉相争》导读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1)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2)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1)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2)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3)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4)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1)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2)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3)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4)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5)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6)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1)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2)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3)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4)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5)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1)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2)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3)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4)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5)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6)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