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30節:佞人弄權,淫獵誰知一旦誅(3)
劉緒義 Liu Xuyi
本來就一蹶不振的周王室,經過這幾次內亂之後,其情形可想而知。這個時候,中東霸主鄭國又想做好的,出面來調停,卻沒有成功。鄭國就逮捕了不買帳的燕國的一個大夫仲父。於是鄭國就把惠王送回國,並一直打到成周,把周天子的寶器都搶回來了。
摻合王室內亂的直接結果,《左傳》雖然沒有敘述,但歷史事實表明,正是鄭國的摻合,揭開了春秋時期,卿、諸侯參與周王權政變的序幕,也啓發了齊桓公認識到利用王室來稱霸中原的好處,於是齊桓公打起了"尊王"的旗幟。齊桓公此舉雖然與鄭國小霸地位的衰弱沒有直接關係,但正因為桓公决策的正確,齊國逐漸強大,齊強大的另一面便是鄭國的衰落。
三是祭足弄權。
權臣,在春秋戰國時期始終是諸侯的心腹大患,祭足就是他們的代表。史學家們認為,這表明權力正逐漸從國君轉移到卿大夫,是什麽原因導致這種轉變呢?第一,貴族內部之間的權力爭奪,使得他們不得不努力爭取卿大夫的支持,二者之間結成利益同盟,成功之後不得不與之分權;第二,隨着春秋戰爭頻率的增加,國君不得不將軍權甚至外交領導權交給卿大夫。到了襄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70年的一次列國會盟,與會的幾乎全部是卿大夫。而根據周製,會盟是諸侯的權力,國君必須親自參加。
祭仲其人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一則認為他是賢相,這種意見以《春秋公羊傳》及漢代經學家何休為代表,"祭仲知國重君輕,君子以存國除逐君之罪,雖不能防其難,罪不足而功有餘,故得為賢臣也。"一則認為他弄權。以杜預、孔穎達、劉敞為代表:"祭仲之為人臣也,處則不能守,出則不能權,貪生而好勢,廢正以立亂……春秋之亂臣也。"說他是賢相,依據在於他是鄭國的重臣,不僅輔佐鄭莊公提升了鄭國國力,而且還是托孤之臣,懂得權宜之計。具體表現就是前面說到祭足這個人被宋國算計,趕跑昭公,把鄭厲公推上了君位,這件事也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認為他懂得權宜之計的人就說,他這樣做是保全鄭國。為什麽呢?因為如果他不聽宋國的安排,扶厲公上臺,他就必死無疑,他一死,鄭昭公也必死,鄭國必亂。所以他屈從於宋國的計謀,既保全了自己,也留住了鄭昭公的性命,是兩全。《春秋公羊傳》就這樣說:"權者何?權者反於經,然後有善者也。權之所設,捨死亡無所設。行權有道,自貶損以行權,不害人以行權。殺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為也。"這是說,權宜之計的原則就是:貶損自己來實行權宜之計,不損害他人來實行權宜之計。這是一種看法。
另一種看法則是相反的。即認為祭足這樣做就是正宗的弄權。因為事實上,祭足這樣做,自己的權力和利益沒有半點損害,相反自己一直穩居相位;而他一忽兒趕跑這個,一忽兒趕跑那個,害的正是國傢和百姓,鄭國自此衰落。更關鍵的是,鄭國雖然衰落,但終春秋一世,宋國始終是沒有能力擺平鄭國的。祭足完全可以不這麽做。
哪一種看法更合乎情理,近似正確呢?我認為最好由讀者來評說。
我們來看祭足這個人到底是怎樣弄權或者說行權宜之計的。
鄭厲公即位後,宋國多次要求厲公履行當年的承諾,實際上就是嚮他索要財物甚至城池。弄得厲公非常惱火,不堪忍受,終於和宋國反目成仇,於桓公十三年,鄭國約魯、紀兩國出兵伐宋。
那麽他為什麽不約更強大而且關係友好的齊國,反而去約與齊關係尷尬的魯、紀兩國呢?這裏面有個奧妙,早先在鄭莊公謀求壯大鄭國勢力之時,齊僖公也在暗裏擴大自己的實力。僖公的戰略意圖就是遠交近攻,先聯絡鄭國,同時結好近鄰魯國,以便集中力量對付近鄰較有實力的宋、衛。後來鄭莊公死了,鄭國二子爭位,僖公因當年公子忽救齊有恩,而子突竟逐走子忽,對子突也沒多少好感,同時也預見到鄭國將亂,便改變過去的策略,開始把鄭國作為自己的打擊目標。於是宋國見大兵壓境,便嚮齊、衛、燕尋求幫助。齊僖公根本不願看到自己兩個近鄰的勢力擡頭,决定完全拋棄鄭國和魯國,出兵助宋。這樣就形成了宋、齊、衛、燕一方,鄭、魯、紀三國為另一方,兩個集團互相攻殺,展開了一輪諸侯混戰。
第二年,宋國攻鄭,焚燒了鄭國都城的渠門,並攻入城中,把鄭國太廟裏的椽子都拿回去做宋國盧門的緣子。可見,鄭國實力己大不如前。
厲公四年,周桓王崩。厲公聞之,欲前往吊唁,被祭足勸止。祭足說:"周乃先君之仇,若遣人吊喪,徒取其辱。"厲公想去卻無法拂祭足的面子,無奈厲公衹好聽從,但心裏不樂。且說祭足自恃有功,因而在國內專權,但很快就受到厲公的忌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 | 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 | 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 | 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 | 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 | 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 | 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 | 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 | 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 | 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 | 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 | 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 | 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