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探索围城内的战争:婚姻诊所   》 第30节:一厢情愿的情人(1)      Ke Yunlu

  方晓彤一下获得心理支撑,连连说:欧阳老师,您说得实在太好了。
  欧阳涛说:如果再加上一点,那就是五,有些女孩忍不住要说,不一定因为诚实,而是一种不自觉的炫耀,为了炫耀曾经获得过男人的青睐。为了炫耀而伤害对方,让对方难受,即使恋爱和婚姻没有解体,但增加了对方的心理负担,这显然更不怎么样。
  方晓彤听到这里站起身来,表情也开朗多了。
  欧阳涛问:没有别的问题了?
  方晓彤说:没有别的问题了。知道您忙,就不耽误您的时间了。
  她忽然又想起什么,问:欧阳老师,我想,大的问题我肯定解决了,但以后会不会因为这种事还有一点小小不安的尾巴呢?
  欧阳涛说:没关系,有一点不安的小尾巴没有坏处。
  方晓彤问:为什么?
  欧阳涛和蔼地一笑:有一点对不起对方的感觉,你会对他更好,会更爱对方。是不是?这是一种心理补偿规律。多一点爱有什么不好呢?
  方晓彤走后,夏小艾说:欧阳老师,刚才你和方晓彤谈话时,我一直在观察你。你处理问题的分寸,从观念到语言到态度语气语调神态,真是恰到好处。
  欧阳涛一笑:又夸张了吧?
  夏小艾说:据我所知,生活中有不少男女相互坦白过去的爱情史,也没什么妨碍。这在西方并不罕见。
  欧阳涛说:如果坦白了双方都理解都接受,没妨碍,我会更欣赏。我绝不会主动告诉女方要隐瞒自己的过去。可是,假若女方的坦言有毁掉婚姻的风险,或者女方有这种顾虑和内心冲突,我的回答还会像刚才那样。
  夏小艾说:我还有一个问题,很多男人不宽容女人过去的性爱史,你认为这是旧观念的残余,把女人当成占有物。既然这样,为什么要妥协?也许说出来让男人也痛苦痛苦,社会才能改变旧观念。
  欧阳涛笑了:理论上是这样。但假如我今天对方晓彤这类女性提这种建议,就会毁坏许多本来可能很好维系下来的婚姻与家庭,个人付出的成本太高。
  夏小艾说:这样一来,理论和实际岂不脱节了?
  欧阳涛说:不能这么说。也许再过五年十年或二十年,整个社会的观念又有所变化,那时,我会告诉方晓彤这样的女孩子:说,干吗不说,男人听得下去,咱们就成;听不下去,干脆拉倒。
  夏小艾调皮地看着欧阳涛一笑:知道我要说什么吗?
  欧阳涛说:不知道。
  夏小艾说:怪不得许多网友力挺欧阳老师,说你是他们的偶像呢。
  十三 一厢情愿的情人
  她怀孕了。情人却不想离婚。两人的关系成了无解之题。
  夏小米怀孕了。
  这天深夜,夏小米悄悄回家,把睡梦中的夏小艾弄醒,不露声色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她。
  夏小艾顿时从床上跳起来,睡意全无。
  夏小艾问:确定吗?
  夏小米说:我今天到医院检查了,百分百确定。
  夏小艾问:你打算怎么办?
  夏小米说: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也许会把孩子生下来。
  夏小米用一种决绝的目光盯着夏小艾:你可得为我保密,千万不能让妈妈知道,不然她非把我宰了不可。
  夏小艾说:孩子的爸爸是谁?
  夏小米顿时神色暗淡下来:别提了,他根本没打算跟我结婚。
  夏小艾说:不结婚就要孩子,你没病吧?
  夏小米说:这件事我想过很多次了,这两年我之所以急着结婚也是因为想要个孩子。我已经三十多岁,再也耽误不起了。不如趁现在年轻身体好,先把孩子生了,省得年龄大了想生也生不了。
  夏小艾问:孩子生下来怎么带?
  夏小米说:钱倒是不发愁,我挣的钱完全够花,无非是找个保姆。说不定到时候妈妈心一软,还会帮忙给我带呢!
  夏小艾却觉得此等人生大事绝不能儿戏,她威胁道:这次你必须跟我见见欧阳老师,听听他的意见。不然我一定让妈妈跟你闹,让你过不成日子。
  在夏小艾的安排下,欧阳涛与姐妹俩见了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柯云路新书揭示婚恋潜规则第2节:书评(1):靠近你温暖我
第3节:书评(2):关于婚姻的如此这般第4节:专访1:《京华时报》:柯云路揭示婚姻潜规则
第5节:专访2:《都市女报》:"婚姻诊所"里的"利益交换"第6节:《北京晚报》:柯云路又写小说揭示婚姻交换的十大潜规则
第7节:《北京青年报》:柯云路新书开说婚恋潜规则第8节:婚姻对等律
第9节:灰姑娘的水晶鞋(1)第10节:灰姑娘的水晶鞋(2)
第11节:超值发挥突破对等律第12节:男友的未婚妻不是我(1)
第13节:男友的未婚妻不是我(2)第14节:女人都是擅长梦想的动物(1)
第15节:女人都是擅长梦想的动物(2)第16节:郁闷的跨国婚姻搬运工(1)
第17节:郁闷的跨国婚姻搬运工(2)第18节:婚嫁奇迹
第19节:绝对隐私(1)第20节:绝对隐私(2)
第21节:绝对隐私(3)第22节:爱情发生发展律(1)
第23节:爱情发生发展律(2)第24节:爱情发生发展律(3)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