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哈利·波特的“母親”:J.K.羅琳傳   》 初入職場的艱辛與失意(2)      康尼·安·柯剋 Connie Ann Kirk

  有時候,創意往往是在藝術傢處於壓力下時産生的。在從事秘書工作的那段時間裏,她努力地創作了兩本成人小說,這不僅提高了她的註意力,同時也擴展了她的寫作能力,而更重要的是,這還使她琢磨出了一種令她今後受益匪淺的工作方法。當羅琳輾轉於倫敦的各種辦公室工作時,她的男朋友,一位來自埃剋塞特的年輕人則住在英格蘭的曼徹斯特。長期以來,羅琳每到周末就得乘坐250公裏的火車,枯燥地往返於倫敦和曼徹斯特之間去看望他,所以他就勸導羅琳前來曼徹斯特一起生活。1990年6月,羅琳在她乘坐的一趟返回倫敦的列車上,迸發出了在她創作生涯中最富有靈感、最具有創造力的瞬間之一。在這趟旅程中,哈利·波特的人物形象和她一起登上了列車,並充分激發了她的想象力。這次與哈利·波特的相遇之喜徹底改變了她的創作生涯。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她的私人生活和職業生涯卻依然毫無進展,而在6個月後,她探索哈利的光芒更是因為不幸的變故而變得黯淡了。
  1990年那年,羅琳最終勉強同意了她男朋友的提議,搬到曼徹斯特和他同住。她開始在曼徹斯特商會找了一份秘書工作,不過很快就離開了。後來,她又在曼徹斯特大學工作了一段時間,不過她說這份工作同樣無法令她感到快樂。羅琳對她當時賴以生存的工作有種本能的疏遠情緒,從曼徹斯特商會無法出示任何她曾在那裏工作過的記錄上,就不難看出這一點。在曼徹斯特商會工作了20多年的雇員們都不記得她,甚至在她的哈利·波特聲名遠揚後,對羅琳何時開始將哈利·波特早期的一些情節記錄放在一個鞋盒裏的問題,人們仍舊無法從他們身上獲得答案。有趣的是,這種無法給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情況在她的學生時代中也尤為突出,或許這是為了保護她自己的隱私?因為在若幹年後,這個隱私問題一直睏擾着她。哈利·波特的風行讓她不得不抵禦來自這個好奇世界裏的各種問題,以此來保護自己的私生活和寫作空間。
  當羅琳輾轉在各種工作和各個地方時,她母親的健康狀況卻迅速惡化了。在1990年的聖誕節,羅琳回到了她在塔茲希爾的傢,她記得當時她的母親安娜顯得非常疲憊而且瘦弱。安娜的病情已經拖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同許多20來歲的獨立青年一樣,羅琳還是在聖誕節前夕告別了她的母親,與她的男友和男友傢人度過了餘下的假期。
  在新年前夕那天的上午7點半,羅琳被電話吵醒了,她的父親皮特在電話裏找她。這麽早打電話給她並不是皮特通常的作風,所以她當即就想到了她的母親,想到他們一直擔心了10年的噩耗可能真的要來了。而事實就是在羅琳最後一次看望她的數天後,安娜·羅琳在傢裏安詳地去世了。
  儘管教堂小屋就坐落在一座公墓旁,安娜·羅琳卻還是選擇了火葬,出殯儀式在格洛斯特的一座火葬場裏舉行,距塔茲希爾大約30英裏之遙。整個儀式進行得很低調,前來的都是安娜的傢屬和朋友們。安娜的妹妹瑪麗安和她的丈夫萊斯利因為堵車而沒有趕上葬禮。痛失了他們心愛的安娜,甚至還失去了同她做最後道別的機會,他們更是感到悲傷。
  在任何時候,失去母親都是一種無比悲痛的創傷。即便是對於已經成人的子女們來說,這種成為孤兒的感覺並不會隨年齡而變淡。通過對閱讀的熱愛,羅琳的母親將羅琳領入了知識的殿堂,不僅如此,母親同她的創作工作之間也有一種緊密的聯繫,這種聯繫大大地超越了多數母女之間的那種親密情結。安娜長久以來的病情是鞭策羅琳寫作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一點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她不得不面對她母親疾病纏身的這種睏境,而作為逃避和情感的出口,她自然就更加癡迷於書本了。許多作傢因為母親過早離開人世而激發出創造力。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在其它的通俗文化領域裏,當代的藝術傢,如歌手兼歌麯作傢麥當娜和喜劇演員羅西·奧多內爾,都是因為母親過早離開她們的生活,而使她們選擇了一些富有創造性的表達方式,這同樣也是她們能駕馭成功的原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前言(1)前言(2)哈利·波特狂潮(1)(圖)哈利·波特狂潮(2)(圖)
哈利·波特狂潮(3)(圖)哈利·波特狂潮(4)孩提時代的足跡(1)(圖)孩提時代的足跡(2)(圖)
孩提時代的足跡(3)(圖)孩提時代的足跡(4)(圖)孩提時代的足跡(5)(圖)孩提時代的足跡(6)
孩提時代的足跡(7)孩提時代的足跡(8)孩提時代的足跡(9)學生時代
小學(1)小學(2)小學(3)中學(1)
中學(2)中學(3)中學(4)中學(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