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类 荀子   》 法行篇第三十      荀子 Xun Zi

  公輸不能加於繩墨,聖人不能加於禮。禮者,衆人法而不知,聖人法而知之。
  曾子曰:「無內人之疏而外人之親,無身不善而怨人,無刑己至而呼天。內人之疏而外人之親,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遠乎!刑己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詩曰:『涓涓源水,不雝不塞。轂已破碎,乃大其輻。事已敗矣,乃重太息。』其雲益乎!」
  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元!志之!吾語汝。夫魚鱉黿鼉猶以淵為淺而堀其中,鷹鳶猶以山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餌。故君子能無以利害義,則恥辱亦無由至矣。」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王民)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王民)之多邪?」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夫君子豈多而賤之,少而貴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慄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行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並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王民)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
  曾子曰:「同遊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見敬者,吾必不長也;臨財而不見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窮,怨天者無識。失之己而反諸人,豈不亦迂哉!」
  南郭惠子問於子貢曰:「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曰:「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檃栝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報,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聽令,非恕也。士明於此三恕,則可以端身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有而不施,窮無與也。是故君子少思長,則學;老思死,則教;有思窮,則施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勸學篇第一修身篇第二不苟篇第三榮辱篇第四非相篇第五非十二子篇第六
仲尼篇第七儒效篇第八王製篇第九富國篇第十王霸篇第十一君道篇第十二
臣道篇第十三緻士篇第十四議兵篇第十五強國篇第十六天論篇第十七正論篇第十八
禮論篇第十九樂論篇第二十解蔽篇第二十一正名篇第二十二性惡篇第二十三君子篇第二十四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