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运动 》 從雅典到北京 》
第30節:薩拉熱窩(1)
戴維·米勒 D.W.Miller
第54章 薩拉熱窩
第十四屆鼕季奧運會 1984
德國選手(前東德)卡塔琳娜·維特(Katarina Witt),
兩屆鼕奧會花樣滑冰冠軍
和平友愛地進行比賽,為年輕人和他們的後代創立一個有意義的榜樣,推進一次展示力量而不是宣揚暴力的競賽,這對我來說,正是當年內心深處對奧林匹剋的憧憬。奧林匹剋展示了和平之中的競爭,友誼的姿態超越了國傢和宗教,種族在此變得不再重要:這些是我們仍然要為之奮鬥的理想,它們比衹關註金牌更為重要。
體育是一種奇妙的媒介。有多少時候坐在場邊的選手們衹想自己能發揮最佳水平,甚至希望對手能夠出現失誤。然而衹要比賽一結束,參賽的選手之間就會被一種真誠的、深厚的、不限於表面上的理解包圍。比賽在一群穩健、包容的選手之間進行着,雖然是對手,卻依然可以孕育出深厚的友誼。
1984年的薩拉熱窩,在億萬觀衆的註視下,我在冰上與一個個對手進行了激烈的比賽,也正是在這兒,"友誼"一詞有了它真實的含義:與別人競賽,而不是對抗。我知道足球隊的隊員在比賽結束交換隊服時,通常都不再是對手了。當然,這其中有一些場面是虛假做作的,但大多數時候是真誠的。誠實和競爭是完全可以兼容的。
總有一些體育畫面能夠激起人們對人性新紀元的希望。畫面能夠承載一種強有力的信息,講述權力的語言,然而在畫面上那些失敗者在國際上的影響和那些永恆的勝利者一樣多。一個在薩拉熱窩切除了一條腿的孩子比聯合國精心編撰的關於"內戰中的孩子"的統計數據更能說明問題,不同膚色的運動員像兄弟姐妹一樣擁抱在一起比許多瘋狂的反種族主義的呼籲更能激動人心。當然我們也會看到一個帶着友善笑意的獨裁者,一個發表印象深刻的?濟數據的環境破壞者,一個在媒體帝國的照相機面前穿着條紋衫的俗氣明星。道理很簡單:在畫面的語言中,任何人都擁有權利。不,沒有什麽能夠比不需要精心處理的畫面更為明亮動人。同樣,畫面中的奧林匹剋藴藏着危機,但同時也存在着孕育未來的人道與人性的巨大機遇。
1965年,卡塔琳娜o維特出生於卡爾·馬剋思·斯大得特,在這裏,她充分發展了自己的運動天賦,她成了享受特權的少數人士之一。1981年,15歲的她就已經奪得8個國內冠軍中的第一個,而後又在歐洲比賽中連續取得第14名、第13名和第5名的成績。1982年,她獲得了歐洲賽場上的第一枚銀牌,並於次年獲得首個歐洲冠軍,從此開始了六連冠的光輝歷程。在薩拉熱窩,她將要面對兩位世界冠軍:當時的世界冠軍羅薩琳o薩姆納斯和1982年的世界冠軍艾琳o紮婭剋。紮婭剋在必選動作的第3節出現了失誤,退出了爭奪冠軍的行列。當時領先的選手是薩姆納斯,維特處於第三的位置。
沒有人能夠對裁判的動機和技術評分標準成竹在胸。但毫無疑問的是,年輕的維特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何況花樣滑冰的評分長期以來一直給人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不過,薩姆納斯的一些細小的技術失誤也可能擴大了不利因素,因此9名裁判中有6人給了維特最高分,衹有3人支持薩姆納斯,有兩名裁判甚至把薩姆納斯排在了第4位和第5位。
在情人節的清晨,剋裏斯托弗o迪安(Christopher Dean)嚮他的冰舞搭檔傑恩o托維爾(Jayne Torvill)獻上了一朵蘭花。當天晚上,他們獲得了奧運金牌,還拿到了史無前例的12個滿分。就像最偉大的劇院中的舞蹈詮釋者一樣,他們表演"波羅萊舞"的浪漫性和悲劇性深深打動了觀衆,為了這一天他們已經在冰舞事業中連續奮戰了9年之久。
他們徹底擊敗了對手前蘇聯人納塔婭o別斯捷米亞諾娃(Natalya Bestemianova)和安德列o布金(Andrei Bukin),這對搭擋在四年前的普萊西德奧運會上名列第八,英國選手當時名列第五。藝術上的天賦是很難解釋的,世界上成千上萬的觀衆都被吸引,不僅僅是由於他們的動作幾乎完美無缺,還在於他們優雅的天衣無縫的動作是迪安自己創作出來的:這對於一位來自於諾丁漢的警察來說是一項不尋常的成就。當他擁抱着像玫瑰花苞一樣的搭檔起舞時,他已經實現了常人眼中的兩大夢想:成功和美人。
王承教等 編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何振梁序言 | 第2節:中文版序言 | 第3節:羅格序言 | 第4節:初創(1) | 第5節:初創(2) | 第6節:初創(3) | 第7節:來自希臘的導師(1) | 第8節:來自希臘的導師(2) | 第9節:雅典(1) | 第10節:雅典(2) | 第11節:雅典(3) | 第12節:遠見傢(1) | 第13節:遠見傢(2) | 第14節:巴黎(1) | 第15節:巴黎(2) | 第16節:冷戰,熱吵(1) | 第17節:冷戰,熱吵(2) | 第18節:冷戰,熱吵(3) | 第19節:普萊西德湖(1) | 第20節:普萊西德湖(2) | 第21節:莫斯科(1) | 第22節:莫斯科(2) | 第23節:莫斯科(3) | 第24節:改革(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