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谴责 文明小史   》 第二十九回 修法律欽使回京 裁書吏縣官升座      李寶嘉 Li Baojia

  卻說畲東卿聽了西卿的話,就知他是被謠言所惑,因道:“師縣的事要是真的,竜在田總有信來合我商議辦法,你既然全眷進府,不妨多住些時,聽那邊的信便了。”當日就留西卿在花園裏吃中飯。西卿雖同他認了本傢,還不曾到過花園。這番大開眼界,見裏面假山假水,佈置得十分幽雅。正廳前面兩個金魚缸,是軍窯燒的,油粉裏透出些紅紫的顔色來,猶如江上晚霞一般,當時他就愛玩不置。東卿說是某方伯送的。擺出菜來,雖不十分豐富,倒也樣樣適口,把個西卿吃得鼻塌嘴歪,稱羨不已。將晚瘾發,辭別回去,心上後悔不該來的,糜費了許多盤川。且又傢內乏人照應,那些值錢的東西倘是遺失了,倒也可惜。起先替傢裏的人說得太矜張了,不好改口,又恐被那王傢表弟所笑,卻頗佩服這表弟的先見。當下就請了他表弟來,強他在煙鋪上躺着談天解悶,不知不覺又提到嵊縣的事。
  濟川道:“據我看來,殺教士是真的,兵船停在海口也是有的,外國兵船到外停泊,那有什麽稀罕?衹這洗城的話有些兒靠不住,表兄後來總要明白的。”西卿這番倒着實服他料得不錯,衹自己面子上不肯認錯,就說:“愚兄當時也曉得這個緣故,衹是捕廳傢眷既走,恐怕膽大住下,有些風吹草動,傢裏人怪起我來沒得回答。況且老母在堂,尤應格外仔細纔是。”濟川道:“那個自然。此來也不為無益,山、會好山水,小弟倒可藉此遊遊。”西卿聽他說話奚落,也就不響。過了兩日,東卿叫人請他去看信,西卿自然連忙整衣前去。見面之後,東卿呵呵大笑道:“老弟,嵊縣的事,果然不出愚兄所料。”說罷,把一封拆口的信在桌上一擲道:“你看這信便知道了。”西卿抽信看時,原來裏面說的,大略是某月某日,有某國教士從寧波走到敝縣界上,不幸為海盜劫財傷命,現在教堂裏的主教不答應,勒令某緝獲兇手,但這海盜出沒無定,何從緝起?要是緝不着,那外國人一定不肯幹休,自然省裏京裏的鬧起來,某功名始終不保。要想乘此時補請病假三兩個月,得離此處,不知上憲恩典如何。至於兵船來到的話,乃是謠言,還祈從中替府憲說明,免緻驚疑雲雲。西卿看了,恍然大悟。東卿又道:“我原猜着兵船的話不確,衹是這竜在田也太膽小些,這樣的事衹要辦的得法,上司還說他是交涉好手,要是告病前,後任大傢推諉起來,就能了事嗎?況且這事是在他的任上出的,躲到那裏去?這卻是太老實了。外國人要兇手倒也不難,雖然緝不着正兇,總還有別的法兒想想。他是沒有見過什麽大仗,呆做起來,所以不得訣竊。我想寫封信去招呼他,開條路給他,你道好不好?”西卿道:“這竜某人原是書生本色,官場訣竊是不會懂的,大哥如此栽培他,那有不感激的理?”東卿甚喜,便寫覆信寄去。那竜縣令接着畲侍郎的回信,照樣辦事。誰知送了個頂兇去,又被洋人考問出來,仍是不答應。主教知道竜令沒本事捉強盜,就進府去同知府說。竜知縣見事情不妥,衹得也同他進府。於是在府裏議起這樁事來。到底人已殺了,強盜是捉不着的,府太尊也無可如何。那主教就要打電報到政府裏去說話,幸虧太尊求他暫緩打電報,一面答應設法緝兇。這個擋口,可巧紹興一位大鄉紳回來了。這位大鄉紳非同小可,乃是曾做過出使英國欽差大臣,姓陸名朝棻,表字熙甫,本是英國學堂裏的卒業學生,回到本國,歷經大員奏保簡派駐英欽使。這時適逢瓜代回國,到京復命,請假修墓來的,一路地方官奉承他,自不必說。船在碼頭,山會兩縣慌忙出城迎接,少停太尊也來了,陸欽差衹略略應酬了幾句。當日上岸,先拜了東卿先生,問問家乡的情形。東卿就把嵊縣殺教士的事情,詳詳細細說了一遍。陸欽差道:“這事沒有什麽難辦,衹消合他說得得法,就可以了。衹是海疆盜賊橫行,地方不得安靜,倒是一樁可慮的事。”東卿也太息了一番。當下陸欽差因為初到傢裏事忙,也就沒有久坐,辭別回去了。次日,太尊同竜知縣前去見他,便把這回事情求他,陸欽差一口應允。當下三人就一同坐轎前去。主教久聞陸欽差的大名,那有不請見之理?一切脫帽拉手的虛文,不用細述。衹見陸欽差合那主教咭哩咕嚕的說了半天,不知說些什麽。衹見主教時而笑,時而怒,時而搖頭,時而點首。末後主教立起來,又合陸欽差拉了拉手,滿面歡喜的樣子。陸欽差也就起身,率領着府縣二人出門同回公館。太尊忍不住急問所以。陸欽差道:“話已說妥,衹消賠他十萬銀子,替他鑄個銅像,也可將就了結了。”太尊聽了還不打緊,不料竜知縣登時面皮失色,不敢說什麽,衹得二人同退,自去辦款不提。
  且說陸欽差在家乡住了不到一月,即便進京面聖。朝廷曉得他是能辦事的,又在外國多年,很曉得些外國法律。這時正因合外國交涉,處處吃虧,外國人犯了中國的法辦不得,中國人犯了外國的法那是沒有一綫生機的,甚至波及無辜。為此有人上了條陳,要改法律合外國法律一般,事情就好辦了。朝廷準奏,衹是中國法律倒還有人曉得,那外國法律無人得知。幸而陸欽差還朝,衹有他是深知外情,朝廷就下一道旨意,命他專當這個差事。陸欽差得了這個旨意,就要把法律修改起來。
  那時刑部堂官,是個部曹出身,律例盤得極熟,大約部辦也拿他不住,不能上下其手。偏偏惹怒了一位主事,是個守舊不變的。你道這主事是什麽出身?原來是五十年前中的進士,河南籍貫,衹因他八股做得好,不但聲調鏗鏘,而且草木鳥獸字面又對得極其工穩,所以主考賞識他,鄉會試都取中了。無奈他書法不甚佳妙,未曾點得翰林,衹點了個主事,簽分刑部。這主事姓盧名守經,表字抱先,在刑部年份久了,已得了主稿。
  這回聽說要改法律,很不自在,對人私議道:“這法律是太祖太宗傳下來的,列聖相承,有添無改。如今全個兒廢掉,弄些什麽不管君臣不知父子的法律來攙和着,像這般的鬧起來,衹怕安如盤石的中國,就有些兒不穩當了。”當時兒位守舊的京百,所二極贊他的話為然。衹那學堂裏一派人聽見了,卻是沒一個不笑他的。他就想運動堂官出來說話,豈知凡事總有反對,盧主事這般拘執,便有他同寅一個韓主事異常開通,卻已在堂官面前先入為主,極力贊說這改法律之舉是好的。堂官信了他的話,又且聖旨已下,何敢抗違?隨他盧主事說得天花亂墜,也沒法想了。然而改法律不要緊,做官的生成是個官,不能無故把來革職,單單有一種人吃了大大的苦頭。這種人是誰?就是各行省的書辦。這書辦的弊病,本來不消說得,在裏頭最好不過是吏部、戶部,當了一輩子,至少也有幾十銀子的出息,刑部雖差些,也還過得去。所以這改法律的命下,部裏那些檔手的書辦倒還罷了,為什麽呢?就是朝廷把他世襲的産業鏟掉了,他已經發過財,此後做做生意,捐個官兒,都有飯吃。衹苦了外省府縣裏的書辦,如今改法律的風聲傳遍天下,又且聽說要把書吏裁掉,此輩自然老大吃驚。內中單表河南杞縣是第一個肥缺,當地有個謠言,叫做金杞縣銀太康。原來杞縣知縣,每年出息有十來萬銀子,那書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也是弄得一手好錢了。但是糧房雖好,刑房卻不如他,弄得好的年份,每年衹有兩三百吊,也總算苦樂不均了。
  且說其時有一個人傢,姓申,從堂兄弟二人,都當的是刑房書吏,一叫申大頭,一叫申二虎,兩人素常和睦,趕辦公事,從來沒有什麽推諉,衹分起錢來,大頭在內年代多了自然多分些,二虎新進來情願少分,也不過三五十吊上下。有一次,西鄉裏一個寡婦撫孤守節,他手裏略有幾文,他族中有幾個無賴,要想他法子,誣他偷漢,硬把個佃戶當做姦夫,捉到縣裏來請辦。幸而這寡婦的兄弟出來鳴冤,纔把這事息掉。
  這場官司偏偏二虎經手,弄到幾十吊錢。可巧山東沂水縣來了幾個檔子班,縣裏師爺們頑夠了,搶到底下這班人,糧房的闊手筆,自然撒開來盡使。申二虎也想闊綽闊綽,來合大頭商議,也想拼個分兒,唱天戲頑頑。大頭道:“你也真正自不量力,癩蝦蟆想吃天鵝肉了。這是有錢的人闊老官做的事,怎麽你也想學耍起這個來呢?”二虎道:“老大,你也過於小心了。他們糧房裏天天唱戲吃酒,邀也不邀俺們一聲,難道俺們不是一般的人,為什麽不去闊他一闊?”大頭道:“老二,你在那裏做夢哩!他們糧房裏到得兩季的時節,至少總有幾千進項,那雪白細絲偌大的元寶,一隻一隻的搬進傢裏去,也不見有拿出來的時候,隨他在女人面上多花幾文,也好消消災。我們賺的正經錢,靠着他穿衣吃飯,怎麽好浪費呢?老二,我曉得了,莫非西村裏那樁官司,你瞞了我得些油水,銀子多了,所以要闊起來,也想頑頑了。”幾句話說得二虎大是沒趣,臉都漲得通紅,勉強答道:“大哥!咱們哥兒倆素來親親熱熱的,沒有一事相欺,那敢瞞了大哥弄錢?”大頭道:“衙門裏的事如何瞞得過我?不提起也罷,今天提起了,我也不能不說。西村裏的事,你足足賺了五十吊,王鐵匠的過手,你當我不知道嗎?好好的拿出來四六均分,你費心多得個六分罷。”二虎被他揭出弊病,這纔着了急,料想抵賴不過,衹是聽見他說要分肥,不由得氣往上衝,登時突出了眼睛,說道:“老大!你衹知自己要錢,不管人傢死活,衙門裏那樁事不是我一個人吃苦的,到見了錢的時候,你眼珠兒都紅了,恨不得獨吞了去。承你的情,一百吊錢,也分給俺二三十吊,這是明的,暗的呢,俺也不好說了。俺沒有耳報神,合你那般信息靈,你是在亮裏頭看俺,俺是兩眼烏黑。幸虧善有善報,四村裏的事,也偏偏合俺商議,略略沾光幾文茶水錢,你還要三七哩,四六哩的鬧起來,良心倒還不狠,虧你說得出這話兒。”大頭道:“老二!不要着急!俺也不過說說罷,真個要分你的錢嗎?俺真是要分你的錢也容易,不怕你不拿出來。”二虎道:“怎樣呢?”
  大頭道:“這有什麽難懂?俺衹消當真的托李大爺做主,三下均分,你若不肯,他就告訴了大老爺,找你點錯處,革掉了你,你能為小失大嗎?”二虎道:“嗷!原來如此。這樣辦法,俺也學着個乖了。俺也會把你那幾樁昧良心的事合大老爺講講,周傢買田三十吊,盧傢告忤逆五十吊,張傢叔侄分傢四十吊。還不止此,就這幾樁,也很夠了。俺把那得着的十吊、八吊拿出來送給大老爺,看你擱得住擱不住。”大頭起先不過同他頑頑,沒一定要合他抖嘴,此時見他羅啰嗦嗦,說了一大堆的話,句句說着自己毛病,無名火發,忍耐不住搶上去撻的一掌。二虎見他動手,輕輕用手把他一推。大頭體胖無力,又且吃了幾口煙,如何當得起二虎的一推?早一頭撞翻後腦殼子,撞在一張小方杌子的角上,皮破血流,連叫地方救命!二虎見此情形,掉轉身子跑了出去。次日,申大頭約了幾個人要去打申二虎,走到半路,遇着一個同夥,問起情由,勸他回去道:“快別再動幹戈,咱們的飯碗兒都沒有了!”大頭驚問所以,那人說:“上頭行下文書來,道所有的書辦一概要裁,咱們的事要委些候補太爺們來當哩。這話是李大爺說出來的,不過三兩天內,官兒就要出告示,還要咱們把案捲齊出來交進去,這真是意想不到呢!”大頭聽見這話,猶同青天裏打下了一個頂心雷,也無心去找二虎打架了。把些跟人遣散了,忙同他跑到衙門,要想找李大爺問問端的。可巧李大爺被官兒叫了進去,商議什麽公事。等到回到自己的那個刑房,誰知門已鎖了,貼上一張正堂的封條,進去不得。弄得個申大頭走頭無路,衹得踱到北班房坐着,等候那位李大爺。足有兩點鐘工夫,李大爺纔出來。
  申大頭慌忙上去趨奉了一番,問起情由。李大爺道:“不錯,有這回事。明日大老爺下委,後天各位太爺親自到各房栓查案捲,從此沒有你們的事了。你後兒一早進來,聽候上頭吩咐罷。”
  把一個申大頭弄得目瞪口呆,合他同夥回到自己傢裏,嘆口氣道:“俺衹道上頭的事不過說說罷了,那知道真是要做,弄得咱們一輩子的好飯碗沒得了,一怎麽樣呢?咱們要改行也嫌遲了,這不是活活的要餓死嗎?從此一個愁帽子戴在頭上,恐怕脫不下來哩。”他同夥道:“不妨,咱們也不要自己折了志氣,實在沒處投奔,跑到汴梁城相國寺裏去拆字也有飯吃。”
  一句話倒提醒了申大頭,次日到衙門裏去看看,衹見一班佐貳太爺揚揚得意,有的坐轎,有的步行踱了進去。申大頭恨不能咬下他一塊肉來,又想道:“纔是這般沒兼恥的小老爺鑽營出來的?”又過了一天,輪到申大頭上去陪着太爺們檢查案捲,他一早就在衙門前伺候,等到十一點鐘,本官坐堂,傳齊了六房,嚮他們說道:“告示諒你們是已經看見的了。這是上司發下來的公事,怨不得本縣,回去好好安分做個良民,有田的種田,有生意的做生意,要是犯到案下,本縣一定照例辦决,不為你們伺候過本縣寬容的。聽見沒有?”大傢磕頭答應了個“是!”官又吩咐道:“今天各位太爺到房裏盤查公事,你們好好伺候去,要一齊栓出來,休得從中作弊隱瞞,一經查出,是要重辦的!”大傢喏喏連聲而退。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楔子第一回 校士館傢奴談歷史 高升店太守謁洋人
第二回 識大體刺史講外交 惑流言童生肇事端第三回 礦師窬墻逃性命 舉人係獄議罪名
第四回 倉猝逃生災星未退 中西交謫賢守為難第五回 通賄賂猾吏贈川資 聽攛撥礦師索賠款
第六回 新太守下馬立威 弱書生會文被捕第七回 捕會黨雷厲風行 設捐局癡心妄想
第八回 改洋裝書生落難 竭民膏暴吏橫徵第九回 毀捐局商民罷市 救會黨教士索人
第十回 縱虎歸山旁觀灼見 為魚設餌當道苦心第十一回 卻禮物教士見機 毀生祠太尊受窘
第十二回 助資斧努力前途 質嫁衣傷心廉吏第十三回 不亢不卑難求中禮 近朱近墨洞識先機
第十四回 解牙牌數難祛迷信 讀新聞紙漸悟文明第十五回 違慈訓背井離鄉 誇壯遊乘風破浪
第十六回 妖姬纖竪婚姻自由 草帽皮靴裝束殊異第十七回 老副貢論世發雄談 洋學生著書誇秘本
第十八回 一燈呼吸競說維新 半價招徠謬稱剋己第十九回 婚姻進化桑濮成風 女界改良須眉失色
第二十回 演說壇忽生爭競 熱鬧場且賦歸來第二十一回 還遺財商業起傢 辦學堂仕途藉徑
第二十二回 巧夤緣果離學界 齊着力丕振新圖第二十三回 為遊學枉道幹時 阻翻臺正言勸友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