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岩鬆看日本   》 第30節:最艱難的一次采訪--濱崎步(2)      白岩鬆 Bai Yansong

  成功之後的濱崎步非常關註時尚,據說她曾開卡車去購物,而且滿載而歸。有一次,她去國外購物的時候,一次買了70雙鞋。現在的濱崎步一天幾乎換3次衣服。作為偶像,她的這種張揚、另類的生活方式深受一些日本的年輕人的關註。她每一次的造型,每一次出現在身上的服裝、彩繪指甲,甚至是簡單的白T恤和牛仔褲,總是會在日本流行服飾界颳起一陣旋風。她在中國乃至亞洲都擁有衆多的Fans。作為偶像,她的一舉一動都影響着日本社會的時尚潮流。她是東京流行的風嚮標。她獨特的時尚裝束時常在街頭被人模仿。在非常註重服飾、儀表的日本人心目中,濱崎步漸漸成為時尚的代言人,她被稱為"百變天後、流行教主"。
  在中國有一本雜志,在發表關於亞洲時尚的時候,選擇了濱崎步也作為封面,很多人知道,有的時候她會自己去設計一些服裝,所以我很想瞭解她在歌唱的同時,如何和時尚走得比較靠近,這是否出於某種責任感。
  "並不是出於責任感來做的,我也有一個值得信任的服裝的團隊,他們經常為我提供各種各樣的服裝,我有的時候按照他們給我提供方案來穿衣服,但是找不到想要穿的衣服的時候,我就提出自己的建議,然後請他們去做,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我自己喜歡什麽樣的狀態,就去穿什麽樣的衣服,有的時候我的一些穿着,會被一些雜志刊登出來,我的歌迷就會去模仿。她們衹是單純把我作為一個參考,我是很高興的。歌迷們通過模仿我的打扮,如果感覺到非常幸福、非常開心的話,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勉強自己去模仿的話,就不太好了。我認為他們還是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打扮,那樣纔會更幸福。"
  說到時尚的雜志對年輕人的影響她說:"我以前是經常看一些雜志,或者是看一些電視,對其中的時尚,吸取好的地方做參考。但是最近完全不看這些雜志,也不看一些電影了,衹靠自己的感性和靈感來决定。"
  出衆的形象,紮實的唱功和大膽的作為,使濱崎步在日本娛樂界獨樹一幟。她是日本擁有最多冠軍單麯的女歌手,多次贏得了各種音樂和時尚奬項。有人說,正是濱崎步像個孩子一樣我行我素的性格,迎合了日本經濟泡沫時期年輕人情感依戀的特點,從而一步步成為天後級人物。濱崎步曾經跟日本媒體的記者對話的時候說過,說希望自己永遠不要長大,一直是一個孩子。
  "不想長成大人的想法,到現在都沒有變。但是到現在我反而認為,我是不可能長大的,我覺得所謂大人、成年人,是一個需要妥協的人。但是這一點我是絶對做不到的,因為我想做的事情,即便它是很難實現,我也要硬把它做下去。另外日本人回答肯定和否定時很含糊不清,本來他是否定的意思,但回答卻在肯定和否定之間,說得含含糊糊。但是對於我來說,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不是零就是百分之百。由於這樣的性格,和別人發生摩擦的時候也會很多,特別是和大人之間。於是我覺得,原來自己還是一個孩子。但是我也沒想過要改變現在的自己現在的狀態。"
  濱崎步不僅影響着日本的樂壇和時尚潮流,在一段時期內,她也是整個亞洲流行界的指嚮標,很多年輕人為她而瘋狂。就在3月24號,濱崎步亞洲巡回演唱會在臺北上演,整個現場都被擁擠得水泄不通,而原定4月7號在香港演出的門票在三小時內全部被搶購一空。
  在中國也有很多濱崎步的歌迷,他們甚至成立了濱崎步聯盟。雖然它不是一個正式的、帶官方色彩的一個機構,但是它依然是一個很龐大的一個群體。
  "我本來是不知道中國有這樣的一個組織,最近通過我們的工作人員我纔知道。我不知道聯盟裏面的成員大概有多少人數。我認為最好的交流是通過我的舞臺來和他們進行交流,要真正瞭解濱崎步這樣一個藝人的話,最好還是看我的演唱會,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夠舉辦更多的演唱會,通過舞臺表演和他們進行交流。但是這次是第一次,不管是到臺北到香港,還是到上海,這是在中國大陸第一次我的個人演唱會。我這次考慮要做一個事先調查,在亞洲各國、各個地方的歌迷到底喜歡什麽歌麯。準備歌麯的時候,盡量選擇這些地區的歌迷都能知道的歌麯,這樣大傢可以共同享受這個歡樂。我這次在日本還有兩天的現場演唱會,但是,對於我這次的演唱會,例如說我們的工作人員,或者我們的成員,還有觀衆,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確實不愧為六年當中我們一個最好的精華匯集的。所以說,我的整個演唱會,從開始到結尾,每個情節的安排,都是有連貫性的,所以對我們這次的準備,周圍的有關的一些人們,都給予很高的評價。"
  從1994年開始,以偶像身份出道的濱崎步已經在日本乃至亞洲歌壇打拼了十幾年,在當前這個造星運動轟轟烈烈、優質偶像層出不窮的娛樂圈裏,可以說是一個奇跡。濱崎步不僅在文化層面影響着整個亞洲,她所創造的經濟價值也十分驚人。據統計,在2001年,濱崎步的唱片銷量就占到了整個日本唱片工業的16%,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周邊産品價值難以估量,甚至連經濟學家都在研究這種所謂的"濱崎步現象"。
  濱崎步坦言:"作為一個要站在流行舞臺上的一個歌唱者,其實你會面對一種壓力。因為每一次出場,觀衆都希望你帶來新的東西。雖然有時候會很纍,但是這也是一種樂趣。如果說沒有壓力,那不是真心話,但是對我來講,這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我期待和高興的事情。大概這就是我自己存在的意義。"
  最後一個特別想問的就是,歌唱對於她來說,究竟意味着什麽?是生命,還是它是一種快樂,或僅僅使工作,還是其他的什麽?她回答我說:"我認為音樂對我來說就是我的人生,音樂就等於人生。如果在我的人生當中沒有了音樂,把音樂剝奪了的話,也許我就不知道該怎麽生活下去了。"
  采訪濱崎步的過程,完全體現了一種商業化的過程,而且是一種極端功利的商業化。首先,在采訪的前幾天,濱崎步的公司就跟我們多次索要《東方時空》欄目的概要介紹、以往播出的節目磁帶、白岩鬆的個人簡歷等等,幾乎是一天要一樣東西,變着花樣要,天天不重樣兒。還要我們將這些東西一次次地送過去,供他們參考。這讓我們很不理解,其實在互聯網時代,要瞭解《東方時空》欄目在中國的影響力、主持人的知名度、包括以往播出過的節目,上網自己一查什麽都一目瞭然了,何必反復地支使我們?當我們告訴他們CCTV的網址,請他們上網核查一下時,他們竟會一口拒絶,要求我們必須送過去。真不明白他們為什麽要這樣?
  到了濱崎步公司指定的地點,約定的時間到了,采訪的設備、燈光都佈置好了,卻遲遲不見濱崎步小姐露面,讓我們采訪組足足等了她半小時。
  好不容易濱崎步來了,一旁的隨從又反復叮嚀我們,不許拍濱崎步站着的畫面、不許從她的背部拍攝、不許用照像機的閃光燈、不許采訪這個那個問題……
  也許,他們這麽做都是為了濱崎步的商業化包裝,要把她當作日本的青年偶像介紹給中國觀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資料來源】華藝出版社
第1節:東京:日本初印象第2節:靖國神社:極端的日本二戰史觀(1)
第3節:靖國神社:極端的日本二戰史觀(2)第4節:和平博物館:一種理性的聲音
第5節:神風敢死隊:一張單程機票(1)第6節:神風敢死隊:一張單程機票(2)
第7節:日本媒體怎樣看中國第8節:衝突與希望
第9節:防災:無處不有的國民意識(1)第10節:防災:無處不有的國民意識(2)
第11節:防災:無處不有的國民意識(3)第12節:澀𠔌109百貨:亞洲流行時尚的發源地(1)
第13節:澀𠔌109百貨:亞洲流行時尚的發源地(2)第14節:澀𠔌109百貨:亞洲流行時尚的發源地(3)
第15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1)第16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2)
第17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3)第18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4)
第19節:從垃圾處理看日本環保(5)第20節:道頓堀:走進天下廚房
第21節:村上竜:我衹為少數人寫作第22節:慄原小捲:與表演藝術的一世姻緣(1)
第23節:慄原小捲:與表演藝術的一世姻緣(2)第24節:感受動漫神話(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