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藝術人生:超越平凡的人生藝術 》
第30節:采訪
王崢 Wang Zheng
朱軍 Zhu Jun
為了尋找當年出國的幾位演員,我們幾經周折多方打聽,曾經工作的地方、父母親朋的姓名、工作單位等,凡是能想到的我們都采取了行動。所以在節目中大傢就看到了賈元春、秦可卿、晴雯等的自拍DV。
道具
為了本期節目的道具,我們曾三進大觀園"草船藉箭"。在北京大觀園裏我們找到了當年劇中的道具,如桌子、椅子、林黛玉的藥罐子、賈寶玉的船、怡紅院裏的藏寶閣、皮畫等。於是這些寶貝就被"移植"到了《藝術人生》的演播現場。
采訪
觀衆們最為關註的人物自然是"寶黛釵鳳"了,於是采訪重點自然放在了對這些人物故事的"挖掘"上。
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這些年來一直沒有離開過人們的視綫。作為廣告公司董事長的她可以說是發展最好的人之一。她的公司坐落在CBD商務圈的黃金地段。在談話期間,那份矜持那份婀娜還有那份聰明,讓我覺得她是和劇中人物仍然十分相像的一位。從開始給別人打工,到自己開公司創業,她靠着聰明才智和自己的努力,當然多少也得益於"林妹妹",終於闖出了自己的路。和她的接觸中有兩點讓我印象很深:一是五糧春酒廠的"她係出名門,表裏如一"的廣告來自她的創意;二是她對自己形象的重視,從答應作客節目時的憂慮--擔心把自己拍得胖了--到錄製前的"精雕細琢",在她的一舉一動中我們可以感受得到,她多麽希望盡量少地給觀衆帶來遺憾,封存往日的美好。
寶釵是最難動員的嘉賓之一,也許是太神秘的緣故,她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也很小心謹慎。我們第一次的通話後,她答應安排時間回來參加錄製,但第二次打來電話時她卻說因工作上的事脫不開身不能回來。在電話中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協商後,最後她終於答應拍DV寄回來,但要視情況剪輯,因為她擔心多年不說國語,有些說不好了。於是在節目中觀衆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寶姐姐"。
整個采訪中我驚奇地發現,很多演員的人生命運竟和劇中人物非常相似,也許是導演挑選演員時太瞭解他們的性格特點了,以至於20年後他們依然"演繹"着劇中人物的現代版命運。這正應了那兩句老話,"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性格即命運"!
劇組解散後,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他們大部分人選擇上學,有的出國,有的開始經商,總之那些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的人最終都還是找到了自己新的人生定位;那些敢於冒險、主動去迎接挑戰的人,最終都能取得一定的成績。
有一些人因為屢屢的失敗,而最終"認命";有些人卻在失敗中越戰越勇;有些人進組時的條件非常差,可如今卻已成名立業;有些人當年條件好,可如今卻叫人惋惜。這一切的反差都來自於他們面臨抉擇那一瞬間的心態和日後的努力!這期節目讓我對如何把握人生和怎樣面對抉擇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期導演李謙)
直到今天,劉歡的正式差事都是對外經貿大學的老師;直到今天,劉歡每周都得去學校講半天課;直到今天,叱咤歌壇20多年的劉歡纔有兩張專輯,一張叫《記住劉歡》,一張是翻唱專輯《六十年代生人》。劉歡不願意談論自己在歌壇的位置,但是如果說他是歌壇最大腕兒的"票友",恐怕我們都會欣然接受。這是中國歌壇最特立獨行的一個人,20多年一個造型,20多年一種生活方式。聽劉歡的歌很愉悅,其實最愉悅的就是他自己,因為他完全地擁有自己的音樂,甚至無人能分享……
激情現場
有很多關於劉歡的傳說,關於他的歌也關於他的人,關於他的職業也關於他的生活。這個一年露不了幾回面的"大腕",一直是歌迷心中的一個神秘人物,流行樂壇的那一套出名的方式他一個也不用。2002年4月12日,劉歡走進了《藝術人生》……
法語歌聲
朱軍:今天光臨《藝術人生》的主人公是一位我們大傢都非常瞭解,同時又很不瞭解的朋友。掌聲請出本期《藝術人生》的主人公劉歡。
劉歡:大傢好。
朱軍:聽到這麽熱情的掌聲,對你來講不陌生吧?
劉歡:經常聽到。但是不管多少次聽到,作為一個經常出現在舞臺上的人,還是應該對觀衆朋友們表示感謝,謝謝大傢的支持。
朱軍:我跟劉歡在生活當中就是非常好的朋友。他真是屬於那種酒後吐真言的人,喝酒喝到說法語的時候基本就說真話了。今天我們也不能破了這個規矩,先給劉歡上瓶酒。
劉歡:這個有點兒玩大了吧?我頭一次知道中央電視臺做節目可以破例在臺上喝酒。這麽一來,我這酒名是徹底遠揚了。
朱軍:我陪你喝一杯。怎麽着?幹了。
劉歡:幹了吧,身體健康。謝謝大傢。
朱軍:覺得這個酒熟悉嗎?沒喝出這是什麽啤酒?
劉歡:玉泉山,現在好像不太容易找。我讀大學的時候這種酒多。我1981年上大學,那個時候大概是四毛多錢一瓶。
朱軍:是不是常在你們學校的第三食堂喝?我們找到一張相片,你看一看。這上面的橫幅寫着:熱烈慶祝第三食堂開張營業。劉歡那時候還比較瘦,抱着一把吉他。
劉歡:大學裏面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文藝活動。我上到大二的時候就是學生會的文藝部長。我的責任基本上就是,學校一有舞會我就負責彈琴伴奏。這也是後來為什麽不會跳舞,而且長這麽胖的原因。
朱軍:在學校的時候學習怎麽樣?
劉歡:還行吧,考試還過得去,因為心好像不在那上面。
朱軍:你好像選修課比專業課學得好,業餘愛好比選修學得更好。基本屬於這樣吧?
劉歡:現在想想有點對不起我那時候的老師。我的專業是法國語言文學,1985年畢業到現在十七八年了,在北京遇不着一點機會用法語,當時學的基本都還給老師了。
朱軍:傢裏父母都是老師,應該說沒有特別的藝術氛圍。可是你會那麽多樂器,都是怎麽學來的?無師自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
第1節:明星還原為普通人 | 第2節:用文化引導娛樂 | 第3節:我們尊敬直面歷史的老人 | 第4節:發展再聚首品牌 | 第5節:朱軍訪談錄 | 第6節:有責任心的男人 | 第7節:《摔三弦》一舉成名 | 第8節:迷迷糊糊闖央視 | 第9節:導演、製片人趙本山 | 第10節:為什麽心情不好 | 第11節:絶對幕後 | 第12節:本期主人公陳凱歌導演 | 第13節:愧對父親 | 第14節:第五代的黃土情結 | 第15節:誠意電影和商業電影 | 第16節:道具的背後 | 第17節:陳坤 | 第18節:服務員的理想 | 第19節:電影學院的好學生 | 第20節:偶像是有責任的 | 第21節:憂鬱的背後 | 第22節:五福臨門贈傅彪 | 第23節:夫妻患難見真情 | 第24節:真浪漫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