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揭秘中国探月工程:月球密码   》 第30节:巅峰时刻——鹰已降落(1)      Shuang Ping

  3.巅峰时刻——鹰已降落
  那是一个星期日。当晚,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没有入睡,他们在目不转睛地观看同一个电视节目。与此同时,全世界十几亿电视观众也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同一个面上。
  面上是两个身着白色臃肿服装的人,他们先后缓缓地爬出一个奇形怪状的物体,然后幽灵般地踏上了一片寸草不生的土地。可别小看了这个简单的面,虽然它和现在任何一台光怪陆离的电视晚会相比,实在说不上好看,然而它却是一个人类有史以来从未见过的情景。当晚,凡是目睹了这个情景的人,无不纵情欢呼、热泪横流、夜不能寐。因为,当晚发生的这件事,使宇宙从此成为人类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人们公认那一天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
  那一天,就是1969年7月20日,人类登上月球的日子。
  1969年7月16日,从午夜2点起,来自美国各地的100多万观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4000名记者就开始云集肯尼迪航天中心。早晨4点钟,参加登月飞行的3名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和迈克尔柯林斯就起床了。他们洗了澡、刮了脸,然后享用了返回前在地球上的最后一顿早餐:牛排、鸡蛋、烤面包片和咖啡、橙。吃完早餐,他们穿上了厚厚的宇航服,坐进面包车前往39A发射台。
  首次载人登月飞行的宇宙飞船被命名为“阿波罗11号”。其中,指挥舱和服务舱被称作“哥伦比亚”,登月舱被称作“鹰”。
  美国东部时间9时32分,“土星5号”火箭点火升空。在滚的浓烟、烈焰和震天动地的轰鸣中,“土星5号”火箭托举着顶端的阿波罗11号飞船,就像一只巨大的笔直插蔚蓝的天空。当火箭拖着500多米高的烈焰离开发射架时,人群中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从地球到月球有38万千米之遥。在这漫长而又艰难的旅途中,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精心操纵着飞船顺利地完成了地球轨道飞行、奔月轨道飞行和环绕月球轨道飞行。飞行中,3名航天员除了完成每天必要的工作和休息外,还进行了多次电视转播。他们拍摄的指令舱、登月舱以及太平洋和美洲大陆的面使地球上的亿万观众大饱眼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它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1)第2节:它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2)第3节:月球那些事儿(1)
第4节:月球那些事儿(2)第5节:月球那些事儿(3)第6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1)
第7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2)第8节:月球上的名人公寓(3)第9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1)
第10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2)第11节:我们所知甚少的月球(3)第12节:月亮消失会怎样
第13节:艰难的探月历程(1)第14节:艰难的探月历程(2)第15节:艰难的探月历程(3)
第16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1)第17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2)第18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3)
第19节:奔月初征苏联一路歌(4)第20节:起步维艰的美国探月第21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1)
第22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2)第23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3)第24节:苏联登月为何折戟沉沙(4)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