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貼近中國人的教養:教養可以這麽浪漫 Close to the Chinese people's education: education can be so romantic 》
第30節:瞭解,就能體會(3)
李偉文 Li Weiwen
沒錯,當我們知道別人比我們還慘時,以及我們碰到的睏難不是舉世唯一時,心情就會好一點,就會有勇氣迎接新的一天。
記得有位朋友這麽說:「我每天禱告,祈求上蒼給我一天所需要的愛心和耐力,來面對我的孩子,我所求不多,衹要一天夠用就好。」
人生真是奇妙,很多時候回憶會帶給我們溫暖以及繼續往前走的力量;很多時候要瞻望未來,讓我們覺得將來是美好與充滿希望的,有時候卻衹能祈求過好每一個今天,不能往前想或往後想。
偶爾也會聽到朋友這麽說:「再熬一年,等孩子上幼兒園就輕鬆了!」、「等孩子上小學,我就苦出頭了。」如果用這樣的心情生活,實在是辜負了上蒼給我們的禮物,因為我們的確是可以好好享受孩子給我們的每一剎那,和我們給孩子的每一剎那。
孩子的嬰幼兒時期對父母而言,大概是品嚐生命中酸甜苦辣滋味最具體而微經驗的最佳階段了。孩子哭鬧不休時,恨不得將她們塞回娘胎,但是一看見她們天真的笑容,又令人開心的就算拿世上所有財物來交換,也是不願意的。這種起起伏伏的情緒,恍若人生,也許在一天之內就可以經歷許多回,如此難得的經驗,豈能不記錄下來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
|
|
第1節:推薦序 老師也驚奇 | 第2節:作者序(1) | 第3節:作者序(2) | 第4節:媽媽的心聲 | 第5節:孩子的心聲 | 第6節:臺灣囝仔未來競爭力(1) | 第7節:臺灣囝仔未來競爭力(2) | 第8節:舒壓 打開舒解壓力的一扇窗(1) | 第9節:舒壓 打開舒解壓力的一扇窗(2) | 第10節:音樂欣賞 學樂器,還是學音樂(1) | 第11節:音樂欣賞 學樂器,還是學音樂(2) | 第12節:衹有片段知識,沒有邏輯思索(1) | 第13節:衹有片段知識,沒有邏輯思索(2) | 第14節:主動探索 科學與創意(1) | 第15節:主動探索 科學與創意(2) | 第16節:英文愈早學愈好嗎(1) | 第17節:英文愈早學愈好嗎(2) | 第18節:讓孩子出國值得嗎?(1) | 第19節:讓孩子出國值得嗎?(2) | 第20節:善用現有的公共資源(1) | 第21節:善用現有的公共資源(2) | 第22節:善用現有的公共資源(3) | 第23節:哭與笑,痛苦與承擔(1) | 第24節:哭與笑,痛苦與承擔(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