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建筑 》 講述電影之外的圓明園興衰史:日落圓明園 》
第30節:尾聲:作為象徵的圓明園(2)
範偉 Fan Wei
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世紀末,整整一百年的時間,人們對圓明園的破壞一直沒有停止過。清王朝覆滅後,圓明園的管理機構已經形同虛設。多年來,軍閥、官僚、政客對圓明園的遺物巧取豪奪,使得圓明園終成一片廢墟。從一九一七年開始,圓明園附近的農民陸續入園居住、耕作,圓明園的山形水係開始遭到破壞。一九四九年以後,圓明園內居住了有史以來最多的農業居民,另外還增加了一些駐園單位,他們的生産和生活,都對圓明園遺址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這種狀況,一直到二○○一年纔得以改善——這一年,北京市政府完成了圓明園內的近八百戶居民以及十四傢駐園單位的騰退工作,終於結束了圓明園長期混亂的局面。歷經一百多年的磨難,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圓明園的遺址,已經與圓明園原本的山形水係完全兩樣,算起來,她既不同於民國時期,也不同與八國聯軍入侵時期,更不同於英法聯軍焚掠時期,英法聯軍當年“施暴”的現場,早已被中國人自己親手破壞掉了。
也許是因為發生在圓明園身上的故事太過悲愴,屈辱太過深重,還沒有一個中國人用傳統中的“鳳凰”意象來呼喚她的重生和崛起。額爾金在下令燒毀圓明園的時候聲言這是對鹹豐皇帝一人的懲罰,這種欺世之論,沒有人會信以為真。事實上,圓明園之火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烙上了屈辱的印記,圓明園遺址是中國百年屈辱歷史的象徵——反思中國近代史,沒有比她更合用的東西了。
一九一三年,二十四歲的李大釗在東渡日本留學前遊覽了圓明園遺址,並賦詩一首:
圓明兩度晃明劫,
鶴化千年未忍歸。
一麯悲笳吹不盡,
殘灰猶共晚煙飛。
玉闕瓊樓接碧埃,
獸蹄鳥跡走荒苔。
殘碑沒盡宮人老,
空嚮蒿萊撥劫灰。
李大釗在題記中寫道:夕陽影裏,笳鼓聲中,同友人陟高崗,望圓明園故址,衹餘破壁頽垣,殘崎荒煙蔓草間,欷歟憑吊,感慨係之(《圓明園資料集》)。李大釗詩中所傳達的意緒,基本上代表了中國幾代人在圓明園問題上的復雜情愫。
可以肯定地說,全盛時期的圓明園是一個黃金鋪就的世界,是真正意義的寸土寸金。圓明園毀滅後很多年,有不少人竟然以“篩土”為業,據說,篩土賊們經常偷偷出沒園中,往往大有所得,京城當年曾經流行一句民諺:“篩土,篩土,一輩子不受苦。”說的就是這種特別的情形。
圓明園大抵具備了一切至高藝術品的形式和命運:完美、易碎、最終毀於無知者之手。回顧圓明園的歷史是一種痛苦的經歷,沒有人能夠改變故事的結局。據說當年下令焚毀圓明園的額爾金男爵的父親,也是一個“殺風景”者,他在任駐奧斯曼帝國大使期間,曾經將希臘“帕提儂神廟”裏的塑雕大理石像運回蘇格蘭老傢,被詩人拜倫斥為文物強盜,拜倫甚至在詩中詛咒說:“讓仇恨永遠追索他的貪念”。誰能料到,半世紀以後,額爾金竟然走了乃父的老路,甚至走得更遠:他不僅搶掠了圓明園裏的珍貴文物,而且毀滅了圓明園。
圓明園本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園林,在歷經劫火和一係列其他形式的破壞之後,中國式木製結構的建築都已經消失殆盡,如今在圓明園遺址上赫然矗立的是她的西洋樓部分,這些大理石材料的殘留物,已經成為圓明園遺址所特有的標志。圓明園以廢墟的方式傳達了中國近代百餘年的屈辱歷史。目睹這些斷壁殘垣,懷想其間的傷心史,足以令人發昨今之慨。
透過攝影機鏡頭,透過廢棄的石縫,我們觀察着圓明園,圓明園也在觀察着我們。歷史就是歷史,任誰都無法改變。圓明園的這場劫難,雖然發生在一百多年前,但直到如今,我們依然能夠強烈感覺到它的影響和存在。
無論如何,這杯忘情水難以下咽。
對於我們這些後來人——無論什麽國籍、什麽膚色的後來人——來說,我們從圓明園歷史中記取的,也許應該是這樣的聲音:作為一個自命文明的現代人,我們須得時刻保持警惕,時刻檢點自己的行為,盡量避免做出那些給人類理性抹黑、令後世子孫扼腕痛惜的殘暴之事。
圓明園以自身毀滅為代價爭得的教訓,理應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珍視。
參考書目
蔣孟引《第二次鴉片戰爭》,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5年版。
舒牧、申偉、賀乃賢《圓明園資料集》,書目文獻出版社,北京,1984年版。
秦國經、高煥婷《乾隆皇帝與馬戛爾尼》,紫禁城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張恩蔭《圓明大觀話盛衰》,紫禁城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陳登原《中國文化史》,遼寧出版社,瀋陽,1998年版。
王道成主編《圓明園——歷史?現狀?論爭》(上、下),北京出版社,北京,1999年版。
張恩蔭、楊來運編著《西方人眼中的圓明園》,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吳伯婭《圓明園史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北京,2000年版。
伯德萊(法)《清宮洋畫傢》,山東畫報出版社,濟南,2002年版。
馬廉頗《晚清帝國視野下的英國》,人民出版社,北京,2003年版。
萬依、王樹卿、劉潞《清代宮廷史》,百花文藝出版社,天津,2004年版。
伯納?布立塞(法)《1860:圓明園大劫難》,浙江古籍出版社,杭州,2005年版。
汪榮祖《追尋失落的圓明園》,江蘇教育出版社,南京,2005年版。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
|
|
第1節:日落圓明園 簡介 | 第2節:萬園之園 | 第3節:圓明園的景觀格局 | 第4節:圓明園四十景(1) | 第5節:圓明園四十景(2) | 第6節:長春園——園林史上的大手筆 | 第7節:綺春園——圓明園建築餘響 | 第8節:圓明園第一個立法者 | 第9節:禦園聽政(1) | 第10節:禦園聽政(2) | 第11節:圓明居士 | 第12節:跛足皇子 | 第13節:苦命天子 | 第14節:珍寶館與博物館 | 第15節:兩個世界的碰撞 | 第16節:圓明園劫難 | 第17節:戰端重起 | 第18節:兵臨城下 | 第19節:鹹豐皇帝逃離圓明園 | 第20節:洗劫圓明園 | 第21節:禦園“空城計” | 第22節:洗劫(1) | 第23節:洗劫(2) | 第24節:初劫之後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