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從品茶說人生:人生八味   》 第30節:找尋心靈的平靜(8)      唐汶 Tang Men

  11清心首先讓心安靜
  目光時常能觀照內心的人,才能找到內心的平靜,讓思考更深入。
  當我們受睏於某個問題,還未有清晰的解决方案時,聰明的辦法是讓心境平和下來,就像一灘混濁的水,慢慢地讓它得到沉澱。
  心平靜下來,好的想法就會浮現,這就是所謂:"水清魚自現"的道理。身處在高壓力下,我們心靈所達到的實際領域很容易被限製。透過靜坐、禱告,讓我們適時的把壓力放下,內心得到平靜,可以有效地嚮這一領域做更深廣的延伸,關照更大的層面。
  為什麽靜坐、禱告會帶給人如此大的力量呢?當我們集中心力靜坐或禱告時,我們的壓力自然就降低,我們潛在領域裏的許多思路與念頭,就會有機會取得我們的註意,而讓我們有靈光一現或恍然大悟的體會。
  日本一位仰慕宮本武藏的劍客,想要拜師。他嚮宮本武藏問道:"以學生的資質,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學成?"宮本武藏回答:"十年。"徒弟又問:"如果加倍練習,日以繼夜的練習,又要多久時間?"宮本武藏再次回答:"二十年。"徒弟不解地再問:"為什麽我加倍練習,花的時間卻是更長?"宮本武藏答:"一流的劍客,必須有兩衹明亮的眼睛,一隻眼睛用來看外在,另一隻眼睛則用來看自己。如果你日以繼夜練劍,哪有時間看自己呢!"
  和那位劍客一樣,許多人往往衹看到外面,而沒有真正嚮內觀看自己,忽略了自己內心那一片有待開發的沃土。一個真正成功的人,應該有兩衹敏銳的"眼睛"(註意力),一隻觀照自己內心世界的習慣領域,一隻觀看外在世界的習慣領域。一個衹註意外在世界而不註意自我內在世界的人,常會隨波逐流、不能珍惜自己的無價之寶,不能開發自己的無限潛能。
  因此,我們每天應該至少抽二十到三十分鐘的時間。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讓壓力歸零,好好享受寧靜的時刻。讓我們的思考更深入,對事情有更全面的看法,以開拓更寬闊的人生。
  12根本的孤獨
  人人都有孤獨的時候,但並非人人都能戰勝孤獨。
  對於人類的文化創造來說,孤獨感並不全是壞事。也許,人才在課堂上培養,天才卻在孤獨感中自我成長,因為孤獨感通常都能使人處於一種自我發現的緊迫狀態。聞名於世、陷於百萬觀衆和崇拜者重重包圍中的意大利電影明星索菲亞·羅蘭居然也會感到孤獨,而且還喜歡寂寞。她說:"在寂寞中,我正視自己的真實情感,正視真實的自己。我嘗試新鮮思想,修正舊錯誤。我在寂寞中就如置身於裝有不失真的鏡子的房屋裏。"這位藝術傢認為,形單影衹常給她以同自己靈魂坦率對話和真誠交往的絶好機會。孤寂是羅蘭靈魂的過濾器,它使她恢復了青春,也滋養了她的內心世界。所以她說:"我孤獨時,我從不孤獨。我和我的思維做伴,我和我的書本做伴。"
  粗略地考察人的孤獨感,大致可分成兩類:外在孤獨感和內在孤獨感。
  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中年不幸喪妻,遺孀凄涼度日,老處女的落寞心境,多年漂泊在異鄉外地的天涯倦客,私生子的孤苦無告,或因某種原因被人類社會遺棄、與人類社會隔絶的人,他們所感受到的孤獨屬於內在孤獨感。這是一種機緣性的、永恆的、無法驅散的孤獨感。
  如果佛學上有"根本煩惱"一說,那麽,內在孤獨感便是人與生俱來的"根本孤獨感"。即使是身處車如流水馬如竜和燈紅酒緑的鬧市之中,在生日晚會上,在伉儷繾綣之情的蜜月旅遊或在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中,這種"根本孤獨感"都絲毫不會散去。陷於狂熱觀衆和讀者包圍之中的藝術傢們往往是最孤獨的。這包圍宛如重囚纍梏,使自己的一切都在衆目睽睽之下被淹沒,於是,找不到自我。的確,人世間還有什麽比"喪失自身"更為孤寂的呢?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有根本的孤獨感。然而,在少數天才人物的身上,這種孤獨感卻深沉得難以排遣。
  愛因斯坦也患有根本的孤獨癥,他在《我的世界觀》一文中坦率地做了自我剖析:"我對社會正義和社會直接接觸的淡漠,總是形成古怪的對照,我實在是一個孤獨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屬於我的國傢、我的家庭和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親人。在所有這些關係面前,我總是感覺到有一定距離並且需要保持孤獨--而這種感受正與年俱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第1節:序言第2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1)第3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2)
第4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3)第5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4)第6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5)
第7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6)第8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7)第9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8)
第10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9)第11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10)第12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11)
第13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12)第14節:用愛融化,用心感恩(13)第15節:謙虛為人,低調做事(1)
第16節:謙虛為人,低調做事(2)第17節:謙虛為人,低調做事(3)第18節:謙虛為人,低調做事(4)
第19節:謙虛為人,低調做事(5)第20節:謙虛為人,低調做事(6)第21節:謙虛為人,低調做事(7)
第22節:謙虛為人,低調做事(8)第23節:找尋心靈的平靜(1)第24節:找尋心靈的平靜(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