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紅樓夢新證 》
中期(康熙二年--康熙五十一年)[七]
周汝昌 Zhou Ruchang
一六九五康熙三十四年乙亥
孫氏六十四歲。
曹寅在江寧織造任;年三十八歲。秋,張純修至,與施世綸楝亭夜話,並繪為圖,三人分詠。
施世綸《南堂詩鈔》捲七葉十二
楝亭夜話同水部曹子清廬江郡守張見陽分詠
斜陽雨霽半欄明,淅淅秋風過楝亭。世事盡皆浮雲薄,吾生何處肝膽青?邗江昔日誰同詞?博物張華無與並;白下論交今水部,文章子建波瀾驚。得逢意氣神不隔,我於二妙心炳熒;人門相見各歡笑,山光樹色花盈盈;清尊一置開軒牖,白月欲落參鬥橫。人生聚散豈可定,亦如泛梗與漂萍;況復此會誠難得,恰宜放志相忘形。夜闌不辭秉燭坐,詩書更許重論評。傍人從笑名場拙,各自葵藿相倒傾;古來道合心能醉,何用膾炙吹竿笙。
按《夜話圖》捲墨跡,首四句下有“天高寥廓尋知己,地闊山深空杜蘅”一句;“昔日”作“學子”;“波瀾驚”句下有“燕昭已燭千年木,洛水竟傳作賦聲”二句;“不隔”作“不孤”;“炳熒”作“耿熒”;“歡笑”作“顔笑”;“山光”作“紫光”;“聚散豈可定”作“聚合豈可多”;“恰宜”句作“卻宜放志忘儀形”。末題“奉和水部曹老先生《楝亭夜話》呈見翁老世臺先生政之,施世綸。”
楊鍾羲《雪橋詩話·三集》捲第四葉十八
曹子清詩,其題《楝亭夜話圖》雲:“紫雪冥蒙楝花老,蛙鳴廳事多青草;廬江太守訪故人,建康並駕能傾倒。兩傢門第皆列戟,中年領郡稍遲早;文採風流政有餘,相逢甚欲抒懷抱。於時亦有不速客,合坐清嚴鬥炎熇(
kǎo)。豈無炙鯉與寒鷃,不乏蒸梨兼瀹棗;二簋用享古則然,賓酬主醉今誠少。憶昔宿衛明光宮,楞伽山人貌姣好;馬曹狗監共嘲難,而今觸痛傷枯槁。交情獨賸(剩)張公子,晚識施君通紵縞;多聞直諒復奚疑,此樂不殊魚在藻;始覺《詩》、《書》是坦途,未妨車轂當行潦。傢傢爭唱《飲水詞》,那蘭小字幾曾知?斑絲廓落誰同在?岑寂名場爾許時。”篇末兼感容若,見陽每畫蘭,必書容若詞,子清《墨蘭歌》為見陽太守賦雲:“折扇鄣風花嚮左,鸞飄鳳泊驚婀娜;巡枝數朵嘆師承,顛倒離披無不可。瀟湘第一豈凡情,別樣蕭疏墨有聲;可憐側帽樓中客,不在薫爐煙外聽。盛年戚戚愁無謂,井華飲處人偏貴;餳桃敢信敵千羊,孤芳果亦空群卉。張公健筆妙一時,散卓屈寫幽蘭姿;太虛遊刃不見紙,萬首自跋那蘭詞。交渝金石真能久,歲寒何必求三友;衹今擺脫鬆雪肥,奇雅更肖彝齋裏。”
按《夜話圖》捲墨跡,“蛙鳴”作“水曹”;“建康”作“潯江”;“傷枯搞”作“傷懷抱”;“小字”作“心事”;“斑絲”句作“布袍廓落任安在”,“岑寂”句作“說嚮名場此一時”。末題“楝亭夜話,漫為長句,奉題見翁先生繪圖,並政。弟曹寅。”此捲舊藏葉恭綽,字法拙鈍,與寅他跡不類,疑是摹本。
葉昌熾《藏書紀事詩》引王概題張見陽《楝亭夜話圖》詩:“楝亭餘每坐清晝,墻隅小草穠陰覆;楝乃水部手自栽,亭亦早歲攤書構。”又云:“唐渲宋槧任標舉,陸海潘江半臣僕。”
按王概,金陵人,字安節。工詩,善繪山水,方爾止之婿也。楝亭詩集中有與王安節倡和跡,其集未見。
《楝亭夜話圖》張純修題詩
水部風流過王謝,經濟文章擅天下;潯江吏治無雙駕,頑梗民皆嚮日化。楝花燦爛遮臺榭,紫光灼灼暎玉斝;佳餚羅列兼酥炙,二三好友談清暇。笙篁鍾鼓不須藉,薑桂真香勝蘭麝;古道淡淡少逆迓。明月東升亢宿亞,肝膽照人忘深夜。張純修(見陽書畫)。
同上顧貞觀題詩
水月濛濛楝花謝,翛然坐我草亭下;過江人物最風流,千裏相思勞命駕。細看此會乃奇絶,自是張侯墨痕化;張侯胸中無點塵,古木疏篁隱臺榭;是間聊可當丘壑,餘子誰堪共杯斝?小童侍立玉雪清,話久倦聽渾欲炙。我亦生來澹蕩人,臥遊四壁嘗多暇;何遜梅開昔屢招,陳蕃榻在今重藉;按圖忽憶蕊香幢,夢裏暖紅吹暗麝。剪燭論心定有期,入林把臂應相迓;正好雙柑鬥酒時,想見嚶鳴求匹亞。已過二十四番寒,舒襟穩待涼蟾夜。錫山顧貞觀次韻(梁溪顧貞觀華峰圖書)。
按《楝亭夜話圖》題者不止此,今不備載。
造“蘭臺精英”墨進內。
《天津民國日報》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九日《民園》版
張芷臯《墨苑雜說》六十六
曹楝亭“蘭臺精英”墨:長七公分三,寬一公分九,厚一公分之九;頂圓趾平,作漢碑式;重五錢四分。一面“蘭臺精英”,一面“康熙乙亥”,皆填金;年款下兩行:“織造臣寅監製”,填藍;同作楷書,字體峻整,而無館閣習氣,嶄然深刻,猶存明代遺風。墨質黝黑細潤,其為清初罕見精品無疑也。《揚州畫舫錄》雲雲〔汝昌按此段文已另見,不具引〕。寅任蘇州織造。為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任江寧織造,為康熙三十一年至五十二年;其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則兩處兼任。此墨製於三十四年乙亥,蓋江寧織造任內所辦也。康熙南巡六次,每幸江寧;除首次駐蹕將軍署外,餘五次皆以織造署為行宮,而寅實與四次接駕之榮,且嘗蒙尚方隃糜之賜〔汝昌按:可參考《振綺堂叢書》內《聖駕五幸江南恭錄》〕。則其所進禦者,當亦不乏竜香劑也。觀於乾隆初葉,汪近聖之子惟高應召入內製墨,其初傳詔揀員,厥後護送回籍,皆以江寧織造任其事,似織造亦任墨務官者。晚清織造貢墨,所見亦數。惟楝亭善書能詩,風雅好事,又值盛朝,殆非他織造所敢望雲。
按此墨後歸周紹良先生藏。
正白旗包衣第四參領第二旗鼓佐領編立。
旗鼓佐領編立之事,詳見第二章第二節中所引《八旗通志》;此後曹宜曾以護軍參領管理此佐領。
李士楨三月二十二日卒。
李士楨卒年見第二章第四節引《墓志銘》。
李煦九月有請預為采辦青藍布匹折。
折略雲:四月戶部行文采辦青藍布三十萬匹,已照價如數辦解。唯此布出於上海一縣,“民間於秋成之後,傢傢紡績,救此營生,上完國課,下養老幼。”今必於春間採購,正值農忙,價因騰貴,又期迫必經牙行經紀四散收買,故價益高。請於前一年十月後農務空閑時,不用牙行經紀,預將價銀散與織傢,從容辦料,乘暇紡織,待至春間陸續收染,則民力餘裕,於戶部定價可省六分餘,三十萬匹計,可省二萬兩有奇雲。以上為奏摺中語。按戶部定價,層層剝削,小民實售所得已微;先鼕發價,次春收布,諒亦如放貸網利,弊竇叢生。每匹壓價六分,則差銀二萬有餘,可知此種差事,每一經手人小施伎倆,皆可立緻鉅富。晝紡夜績之民,貧睏則無已時也。
本年五月,渝大學士等:八旗都統所察,貧無居房者七千餘人,“京師內城之地,大臣庶官富傢每造房捨,輒兼數十貧人之産,是以地漸狹隘。……貧乏兵丁,僦屋以居,節省所食錢糧以償房租,度日必致艱難。”命按八旗方位,每旗造房二千間,無屋兵丁每名給房二間。“大略計之,約費三十餘萬金,譬之國傢建一大宮室耳。”
按於此等處最能窺見八旗制度中之階級關係。清代土木營建之費亦可概見。
六月,册石氏為太子胤礽妃。
八月,渝大學士等:去歲以密雲縣高粱少實,米價貴至一鬥三百錢,將通倉米運密雲萬石,順義五千石,減價發糶,米價平至一鬥百錢。今歲仍命運兩地各萬石備用。
一六九六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孫氏六十五歲。
曹寅在江寧織造任;年三十九歲。
族兄曹鋡至吳,與尤侗交。尤為序《鬆茨詩稿》。
曹鋡與寅為族兄弟事,已見第三章第一節。曹鋡與父鼎望,兄釗、鈖,皆能詩。
尤侗《艮齋倦稿》捲十三葉八〔丙子〕
鬆茨詩稿序
司農曹子荔軒與予為忘年友;其詩蒼涼瀋鬱,自成一傢。今緻乃兄衝𠔌〔按曹鋡號〕薄遊吳門,
因得讀其《鬆茨詩稿》,則又體氣高妙,有異人者,信乎兄弟擅場,皆鄴下之後勁也!予既交衝𠔌,知為豐潤人,豐潤京畿壯縣,與右北平接壤,予昔司李其地,出門即至,見其山水深秀,陳宮一峰,介盤竜、大房之間,意此中必有賢者。後果得冠五太史而奉教焉,然未識衝𠔌也。(中略)予既承命為序,而即以此送之;並語荔軒曰:“君詩佳矣,盍亦避阿奴火攻乎?”
按曹鋡,字衝𠔌,號鬆茨,豐潤人。官理藩院知事。二兄鈖,工文,能繪,貢生,中書捨人。大兄釗,亦貢生。父鼎望,字冠五,號澹齋,順治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後官知府。鼎望與鈖皆善製墨。《清畿輔先哲傳》十九《文學》葉十九有傳。尤侗此序,乃豐潤曹與內務府曹原為同族之確證也。
四月,進送醃鰣魚。五月,又進開茶。
本年五月初二日,內務府總管海拉遜轉奏:江寧織造郎中曹寅進送醃鰣魚六十尾。六月初一日又轉奏進送開茶二十罐。俱見內務府口奏緑頭牌白本檔。按寅所進為醃鰣。若進鮮鰣則尤為急差,不啻唐時鮮荔枝之役矣,張應昌《清詩鐸》捲四引錄瀋名蓀《進鮮行》;其詞曰:“江南四月桃花水,鰣魚腥風滿江起。朱書檄下如火催,郡縣紛紛捉漁子。大網小網載滿船,官吏未飽民受鞭。百千中選能幾尾,每尾匣裝銀色鉛。濃油潑冰養貯好,臣某恭封馳上道。鉦聲遠來塵飛揚,行人驚避下道傍。縣官騎馬鞠躬立,打疊蛋酒供冰湯。三千裏路不三日,知斃幾人馬幾匹。馬傷人死何足論,衹求好魚呈至尊。”自註云:“進鰣魚人不得食飯,以生雞卵和酒飲以充饑,冰浸梅湯以解渴。”《紅樓夢》第七回雲:“趁着他傢〔甄傢〕年下進鮮的船(回)去”(甲戌本、蒙府本),正當時用語也。校書者或改為“送鮮”,誤。
四月,閻若璩至,有贈詩,曹宣奉使至淮安,閻亦有贈詩。會宣從軍,寅有句卻寄。
閻若璩《潛邱剳記》捲六葉三十二
贈曹子猷
骨肉誰兼筆墨歡,令兄子清織造有“恭惟骨肉愛,永奉筆墨歡”之句。羨君兄弟信纔難。南臨淮海熬波遠,北覲雲霄補袞寬。坐嘯應知勝公幹,暮歸還見服邯鄲。請揮一匹好東絹,善畫。怪石枯枝即飽看。
按曹宣本年曾至淮安,此詩可證,並參看四十八年條下。
同上葉五十
贈曹子清侍郎四律
漢代數元功,平陽十八中。傳來凡幾葉,世職少司空。手自裁雲似,心還補袞同。我遊當首夏,正颺楝花風。
亭名志孝思,最賞杜陵詩。謂父執杜於皇二丈。已覺風雲遠,寧為草木期。女勤襄邑杼,貢勝兗州絲。燕寢清香動,猶迫侍從時。
又得泥金信,風流第一人。謂阿鹹狀元。沙平新賜馬,地近蚤攀鱗。伊、陟仍傳戶,唐趙嘏上令狐相公詩“榮同伊、陟傳朱戶。”延年但遜身。漢杜延年為御史大夫,以父曾居此官,不敢當舊位,坐臥皆易其處。古來饒盛事,未若此殊倫。
藻火彰虞帝,冰紈重漢官。直疑天作樣,不與巧同觀。簫鼓中流涌,筐箱兩岸盤。既蒙公一顧,短褐遽忘寒。
按四詩又見《左汾近稿》,疑竄入,或代作;題作《贈曹子清織造》。註無“父執”“狀元”四字,餘並同。
張穆《閻潛丘先生年譜》葉八十四
(康熙)三十六年丁醜六十二歲下:是年有《贈曹子清侍郎四律》。案子清名寅,號荔軒,漢軍籍;世傳《楝亭十二種》,即子清所刻也。父名璽,字完璧,康熙十七年以工部侍郎典江寧織造,越三十餘年而子清繼之,故有“世職少司空”之句。此四詩知必在江寧者,以次章第六句自註推知之也。又展成《曹太夫人壽序》曰:“當司空在金陵,嘗築楝亭。今農部於姑蘇作懷楝堂以志慕。”若投詩在蘇州,不當有“亭名志孝思”之句矣。而潛丘與趙秋𠔌書有“頃至白下”之語,以復申考授中書之年推之,知當在丁醜,則此詩亦當屬丁醜作,來遊在四月,故復申中書之試尚不知終局何如〔汝昌按:與趙書云:“當兒子此番又得而復失,有辜恩門,聞開中書一例,姑聽其就試,亦不知終局何如也。”〕,而三章已有“阿鹹狀元”之賀也。“阿鹹”當謂子清弟子猷之子。潛丘亦有《贈曹子猷》詩,繹其語意,當是子猷奉使至淮安,與相見也,不得其年,附記於此。漢軍狀元,不知是何科目?要以四月泥金之信,知必在此年會試後耳。竹垞有《楝亭記》,展城有《楝亭賦》,西河有《楝亭詩》。據次章潛丘自註,則茶邨亦當有詩,而今《變雅堂本》軼之矣。又餘澹心懷,亦潛丘父執也,荔軒在蘇州時,屢偕澹心過展成揖青亭水哉軒小飲,展成皆有詩。
按張穆所云:“以次章第六句自註推知之也”,不知所指。或張穆所見《潛邱札記》本之次章第六句有註?又云曹璽“康熙十七年以工部侍郎典江寧織造”,按曹璽作江寧織造實自康熙二年始,此處“十七年”不知何解?且曹寅作父官,在三十一年,下句“越三十餘年而子清繼之”,亦正須自康熙二年算起始合;不然,十七年越三十餘年,則近康熙五十一年曹演去世時矣,皆不可通。又言朱竹垞有《楝亭記》,嘗遍檢《曝書亭全集、外集》,未見有此文。
至“風流第一人”句何指,迄未得明。餘曾以查嗣庭《雙遂堂遺集》葉二十有“送曹某選左司參將”題,註云:“係武狀元,御前侍衛。”斷為即潛丘所稱之“第一人”。後承周韶浪先生見語:曹曰瑋,貴池人,康熙甲戌一甲一名武進士,後官總兵。餘以此解極有義理,蓋考之《東華錄》,三十三年甲戌十月辛醜,“賜曹曰瑋等九十六人武進士及第出身有差。”而《楝亭集》中稱曹曰瑛為“渭符侄”,瑛、瑋兄弟行,正合“阿鹹”之語,潛丘所指即曰瑋武榜狀頭無疑。張《譜》定此四詩於丁醜,恐失稍晚,蓋三十三年鼕十月之訊,不應遲至三十六年夏而言“又得泥金信”,疑此四詩當作於三十四年,至遲為三十五年,今姑係本年。
李煦本年七月有聞親徵噶爾丹凱旋請準陛見折。
本年正月,諭領侍衛內大臣等:官軍之廝役人等,有能踰鹿角營而進擊者,令議還身價出戶。尋議:官軍傢下兵丁廝役有能首先躍入、衆人接踵繼進以製勝者,其本人及其父母妻子俱撥在佐領,立為另戶,身價給還本主。
按此即平叛立功而拔出奴籍也。
二月,親徵噶爾丹,行前命凡各部院衙門本章著皇太子總理;重大事諸大臣會議啓奏皇太子。
本年尤侗序陳士斌《西遊真詮》。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資料來源】紅樓癡迷錄入。轉載自撫琴居論壇。 |
|
|
評紅樓夢新證⑴ | 寫在捲頭 | 第一章引論 | 第二節紅學一斑 | 第三節 重新認識紅樓夢 | 第四節 幾點理解 | 第二章 人物考 第一節 世係譜表 | 第二節 曹宜曹宣 | 第三節 過繼關係 | 第四節 幾門親戚 | 第三章 籍貫出身 | 第二節 遼陽俘虜 | 第四章 地點問題 | 第二節 院宇圖說 | 第三節 北京住宅 | 第四節 江寧織署 | 第五節 真州鹺院 | 第五章 雪芹生卒 | 第六章 紅樓紀歷 | 第七章 史事稽年 | 前期(明萬歷二十年--清順治十八年)[二] | 前期(明萬歷二十年--清順治十八年)[三] | 前期(明萬歷二十年--清順治十八年)[四] | 中期(康熙二年--康熙五十一年)[一]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