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人评传 》 康震品李白 》
李白的政治機遇
康震 Kang Zhen
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李白,由於處在御用侍從文人的位置上,在長安並沒有得到唐玄宗在政治上的重用。然而這並不等於說李白在長安沒有任何的政治機遇,相比較其他的讀書人而言,李白身居長安宮中,玄宗身旁,獲得政治機遇的機會要大得多,尤其是他身居翰林院詩文供奉,地位比其他類型的供奉要高,獲得政治提升的機會更大。但是,李白並沒有獲得他所期望的政治機遇,當然也更談不上政治業績了。那麽,李白為什麽沒有能夠獲得政治機遇呢?他為什麽沒有獲得唐玄宗的器重賞識?民間盛傳楊玉環、高力士在唐玄宗面前詆毀、誹謗李白,使他不得不離開長安,這究竟是真還是假?
雖然李白擔任的不是翰林學士而是翰林供奉,但衹要他繼續隨侍在唐玄宗身邊,也許還有機會。事實上,後來有不少像李白這樣的翰林供奉或者翰林待詔,甚至地位更低,衹要真的具有政治才能,也有機會一展身手。難道,李白真的在長安沒有遇到任何機會嗎?
有資料顯示,唐玄宗似乎曾有意授予李白官職,或者說存在這種可能性,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付諸實施。我們現在不妨做個假設,除去翰林學士這個體製性的原因,李白如果真的有獲得做官的機會,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得唐玄宗收回成命呢?
關於李白在長安謀求仕途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有人認為李白當時所處的政治環境非常黑暗,李白之所以離開長安,關鍵在於當時日益腐敗的政治環境,唐玄宗的統治昏聵荒淫,忠姦不辨,聽信姦佞小人對李白的讒言與誹謗,所以唐玄宗漸漸疏遠了李白,打消了重用李白的念頭;有人認為甚至李白離開長安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唐玄宗統治日趨腐敗黑暗的標志。這些觀點的核心是:李白離開長安的主要原因不在自己,而在於姦臣當道,朝政腐敗——這樣的客觀環境導致李白無所作為並遭到排擠。那麽,李白當時所處的具體政治環境究竟如何呢?具體說來,李白所涉及的主要政治人物有唐玄宗、李林甫、楊玉環、高力士等,在當時,能夠對李白政治命運産生影響的主要也是這幾個人。
李白進入長安是在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這一年李白四十二歲,玄宗五十七歲,高力士侍奉玄宗已經十一年左右,李林甫擔任宰相已經八年,開元盛世已經持續了三十年,二十四歲的楊玉環纔開始以太真道士的身份入住興慶宮,楊國忠還在遙遠的四川處於窮睏潦倒之中,三十九歲的安祿山剛剛擔任平盧節度使,羽翼尚未豐滿。
我們可以逐一分析,試着尋找這幾個人與李白的利害關係,看看他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李白的政治命運。理清了這些,我們就能比較客觀地分析李白失敗的原因,從而客觀地評價他在長安的政治生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 目錄 | | 說在前頭:走下“仙壇”的李白 | 李白是鬍人嗎 | 貴族身份是自許的嗎(1) | | 貴族身份是自許的嗎(2) | 李白是倒插門嗎(1) | 李白是倒插門嗎(2) | | 李白是倒插門嗎(3) | 李白絶嗣了嗎(1) | 李白絶嗣了嗎(2) | | 李白絶嗣了嗎(3) | 李白倒底長什麽樣 | 怎樣實現“鯉魚跳竜門” | |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話(1) |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話(2) | 李白心中的政治神話(3) | | “公主渠道”之謎(1) | “公主渠道”之謎(2) | “公主渠道”之謎(3) | | 氣宇不凡“謫仙人”(1) | 氣宇不凡“謫仙人”(2) | 將楊妃比作“飛燕”是不敬嗎(1)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