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建筑 》 北京地理之名家宅院 》
名人故居里保存的生活
佚名 Yi Ming
● 民间记忆 这里其实就我一人 ●李亦飞(56岁,茅盾故居工作人员) 我在这故居工作有十几年了。这胡同(后圆恩寺胡同)深,除了一些老头老太太拿着年票来看看以外,其他来参观的人不多。故居里的展馆和展品多少年没动过,也没换过。茅盾故居属于现代文学馆,不是独立的单位。我们这儿有三个人,其他两人都请病假了,其实就我一人。你说我是这故居里的讲解员、安全员、防火员、值班员、接待员、服务员都行。现在,我们正在申请经费,对故居的房子、暖气系统翻新一下。另外,对陈列馆也准备作一个重新布置,加进一些现代科技的元素。 ● 后人访谈 看书是父亲最大的爱好 ●韦韬(茅盾之子,现年81岁,离休在家) 问:见过茅盾先生的人都认为他很健谈、风趣,在您印象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 答: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父亲很少在家,带我的是母亲和祖母。父亲对儿女很放得开,要关心也只是一个大方向的把握,对子女还不如对孙子辈的孩子那么细心、随和。 问:茅盾先生除了看书、写作,还有其他的爱好或者擅长吗? 答:没有。看书是他最大的爱好了吧。在写作上,经常是一篇小说还在写,另一篇小说就开始在打腹稿了。他每天考虑的事情就是怎么样弄素材之类的,生活上的事都靠我母亲。 问:在故居里,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答:我们刚到北京来的时候住在文化部的一栋小洋房里。那时候在文化部宿舍有四栋这样的小洋房,周扬、阳翰笙都住过。1974年底我们才搬到了现在故居这个地方。我印象最深的事情,一件是1976年,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发生了群众自发悼念周总理的事情,父亲很关注。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唐山大地震,当时墙上有很多地方出现了裂缝,我们不得不从故居暂时搬到了西城的南沙沟。 问:茅盾故居您后来去过吗?感觉怎样? 答:当然去过。好像去参观的人不是很多。不过北京的名人故居也挺多,让人参观不过来(笑)。茅盾故居的陈列格局好像没有变过,可能是经费的问题,房子很旧了,没有翻修过。 ● 地理与人 文学巨匠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21年参与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发表处女作《幻灭》(《蚀》三部曲之一)。1930年在上海参加领导"左联"。继《蚀》三部曲之后,又创作了《虹》、《路》、《三人行》、《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作品。1949年2月担任新中国的第一任文化部长。"文革"结束复出后撰写长篇回忆录。以理性策划建构,然后再填充内容的写作方法是茅盾的擅长,也引起了后来人的效仿。 ● 地理链接 乌镇茅盾故居 此处为茅盾祖辈居住的老屋,始建于19世纪中叶,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从1896年7月4日出生到1910年春离乡求学,茅盾在此生活了13年。茅盾故居有茅盾1934年亲自设计翻修的书斋、手植的天竹、棕榈。在故居的东侧是茅盾的母校立志书院,现在已改为茅盾纪念馆。 上海茅盾旧居 茅盾旧居在上海共有三处: 横浜路35弄11号甲,位于多伦路和宝山路之间。当时邻近叶圣陶寓所、周建人寓所,后门附近为鲁迅寓所。1927年他首先在此地用茅盾的笔名写作。 大陆新村3弄9号(现为山阴路156弄29号),一幢三层楼新式里弄房,屋前有一个小花圃,有黑铁皮大门,现为民居,外观未变。1933年至1935年茅盾住在这里。 大陆新村1弄6号(现为山阴路132弄6号),1946年茅盾从香港回来在这里居住。 ● 专家访谈 九个国家都有人在研究茅盾 ●万树玉(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问:茅盾研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答:中国茅盾研究会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在1983年发起成立的一个专门研究茅盾的学术性组织。有许多作家都在茅盾研究会工作过,比如冯牧、周扬、臧克家、巴金等。在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九个国家都有研究茅盾的组织和学者。 问:这些年来,中国茅盾研究会主要有哪些学术成果? 答:中国茅盾研究会是要发展和促进茅盾研究。我们帮助整理、编辑出版了《茅盾全集》。设立了茅盾研究奖,鼓励更多青年学者对茅盾的关注与研究。目前,研究会的会员共有200多人,大部分是一些著名高校中文系的教授和副教授,研究会的会刊《茅盾研究》目前已出版8本了。 ● 地名溯源 茅盾故居:茅盾先生(1896~1981)1974~1981年初逝世以前的住所,位于北京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原为清时一高官住宅,后改建为现有建筑格局。现辟为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内起居室、工作室、会客室一切陈设全为旧物,保留原貌。
新京报 编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
|
|
平淡里涌出了波澜壮阔之美 | 弹劾严嵩的阵地 | 松筠画社的摇篮 | 公车上书的开山之地 | 感悟北京 | 思想的审美远胜视觉的冲击 | 人头攒动的"明星"老宅 | 曾经文人荟萃 | 如今游客如织 | 感悟北京 | 从"隐于朝"到"隐于潮" | 晚清文人理想曾在这里激荡 | 老屋墙上不见青砖 | 也曾俯瞰万日风雷 | 会馆里的乡土情谊 | 感悟北京 | 宣南会馆里散发的文化味道 | 屋寒瓦陋难掩盛门气质 | 宅院两次目睹历史开的"玩笑" | 老宅院里也曾天翻地覆 | 梁启超书斋 | 感悟北京 | 走近文化名门的幽深底蕴 | 在满院墨香里回首文豪走过的路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