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千夫所指   》 第30节:孔庆东解读东北人(1)      孔庆东 Kong Qingdong

  孔庆东解读东北
  对话人:田金双(出生于东北,娱乐策划人)
  田金双:在外地人眼里,东北往往是一体的,那么具有独特身份认同的东北人身上究竟具有哪些特质?
  孔庆东:一方面,由于东北在历史上和中原地区的关系比较松散,因此受到礼教的束缚较少,因而东北土著人跟自然接触得更亲密,性格粗犷豪迈,很容易感性地考虑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清朝以后,许多关内移民“闯关东”后成为东北汉人,于是就产生了东北人身上的另外一个性格特质:具有浓重的思乡情节。正是由于这些关内移民在骨子里具有一个天生的寻根意识,因此才习惯上将山海关以南称之为关里家。人越是远离故土,就越是怀念,也就更能保持故乡的传统,因此,“闯关东”后定居东北的关里人在给东北地区带来了中原风俗习惯的同时,常以正宗中国人自居,在婚丧嫁娶上的老理儿特别多,甚至与中原地区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东北人性格的各个侧面中,一方面,东北人身上既有浓重的思乡情节;另一方面,由于东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对简单,因而就形成了粗豪、爽朗的外向性格。
  事实上,东北人“特复杂”,比如在外地人眼里来看,东北人都是外向的,但东北人在骨子里不失细腻、婉约的一面。在现代文学史上,东北既有萧军这样性格豪放的作家,也不乏内心细腻的萧红、气质忧郁的端木蕻良这样的作家。东北人中除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汉子,也有非常精明、工于心计、性格细腻的东北男人,而且东北人一旦细致起来,其程度决对不逊色于中原人。在此,我要指出的是,特别是有思考能力的东北人,生活在辽阔的东北大平原,心胸往往会更为开阔,更为大气。
  田金双:你曾用一个极富美学味道的词语来概括东北人身上的“土匪气”,你认为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给东北人画像?
  孔庆东:首先,东北人重传统爱面子,身上具有某种“山林气概”。东北人爱面子主要是从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中原地区带去的,在政权统治比较松散的地区,这将构成一种亚文化和亚社会。在老舍《茶馆》中王胖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官管不着的事儿,我管;官管得着的事儿,我不便多言语。”比如我们今天所说的黑社会,黑社会具有一定的职能,代替政府行使政府管不着的事情。政府力量大它就退回去了,政府力量小它就进来了。
  东北地区的家庭势力比较大,东北人一般靠面子解决问题,土匪与土匪之间也是靠面子解决问题,在东北地区,这种“土匪气”是维护社会平衡、发展的一个机制,一个精神,它是一种社会需要,所以在东北大平原上,人与人的交往更密切,面子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在现在市场经济时期,这个优点本身又转变成了缺点。毕竟,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今这个信誉不仅仅体现在面子上,而是体现在合同和契约上,你不能为了面子问题就改变合同和契约。而在东北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如今的东北人多少有点儿不适应这种交往关系,因此东北人在经商过程中往往会经常上当,而上当之后就会经常采取一些非理性的办法。
  其实东北人并不缺乏智慧,而是在小处不使用智慧,因此东北人常常很容易地就相信别人,而且在事后也很容易采取一些不冷静的处事方法,所以东北人容易给人造成粗野、不现代的这种印象。作为东北人,我希望如今的东北人能够适应这种现代观念。毕竟,现代社会是不太注意这种传统观念的,应该加入新的社会秩序,因此,我认为东北人不要过多地要求别人,更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
  其次,大多数东北人身上缺乏冒险精神。东北有句俗话说:“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在整体上讲,东北人容易随遇而安,安于现状,身上缺乏一种冒险精神,因此,面对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政方针时,过惯了按部就班生活的东北人,一时间显得束手无策。所以,我希望东北的媒体应该充分相信东北人的素质,就此展开讨论,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评论一:孔庆东的“醉写术”第2节:“千夫所指”孔庆东第3节:东博书院取经记
第4节:目录第5节:自序:千夫所指第6节:30年前的月亮
第7节:多情最数王怜花第8节:记得那人同坐第9节:帝国主义的乏走狗
第10节:孔子论庙灾第11节:国剧运动第12节:哪儿的大米好吃?(1)
第13节:哪儿的大米好吃?(2)第14节:传闻的偏差(1)第15节:传闻的偏差(2)
第16节:2005年总结第17节:让所有的日子都来吧第18节:人大日记(1)
第19节:人大日记(2)第20节:生命在于静止吗?(1)第21节:生命在于静止吗?(2)
第22节:庆东旧体诗四首第23节:不敢说吴清源第24节:愚人节远行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