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的取名
六十四卦有一个卦名和卦序,第一卦和第二卦是乾卦 、坤卦 ,我们跳跃式地再看看十一卦和十二卦,是泰卦 和否卦 ,这四个卦之间有什么联系?乾卦和坤卦都是纯阳爻和纯阴爻,到了泰卦和否卦,就是乾和坤两个卦相颠倒,错综复杂,复过来颠过去。再看二十九卦和三十卦是坎卦 、离卦 ,坎卦为水,离卦为火。这个坎卦是中间一阳爻,上下是阴爻;离卦是上下是阳爻,中间是一阴爻。这是大体上看一下。
我慢慢讲,做几轮来讲,因为讲一轮讲不清楚,可能要做三轮反复。三十一卦和三十二卦是咸卦 和恒卦 ,四十一卦和四十二卦是损卦 和益卦 ,六十三卦和六十四卦是既济卦 和未济卦 。
六十四卦,我今天就讲这几卦:第一卦和第二卦、十一卦和十二卦、三十一卦和三十二卦、四十一卦和四十二卦,再加上二十九卦、三十卦和六十三卦、六十四卦。这个结构有一个特点,1、2;11、12;31、32;41、42,这是一个结构、一个规律性。第二个,易经分上经和下经,上经最后两卦是坎卦和离卦,到了下经的最后,也就是全经的最后两卦,是既济卦 和未济卦 。
我们先把这个形成一个概念,为什么会是这么一个结构?然后再来找一下它们的内在联系。我先讲一下开头,是以乾卦 、坤 开头,它是天地。历史上有三易,开头是《连山易》,《连山易》据说是伏羲演绎的;夏代运用的是《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卦,艮是山脉。为什么叫《连山易》?前一天讲到,鼻子是"山",下面脾也是"山",上面这个"山"和下面这个"山"--两个"山"连起来了,人身上鼻子和脾这两个连起来了,山山相连为"连山"。
《归藏易》是黄帝演绎的,殷商运用的是《归藏易》。"藏",是隐藏起来,藏在哪个地方?藏到"小心",藏到腹部,所以《归藏易》以坤卦 为首卦,藏到了腹部。有人讲,大腹便便是有福气的人--藏腹藏福。
最后就是《周易》,《周易》是文王演绎的,不是因为他姓周就是《周易》,实际上"周"真正的内涵,是周而复始的意思,以乾卦 和坤卦 开篇,为首卦,到最后是以既济卦和未济卦结尾。
无"心"的感应
我们看一看既济卦 和未济卦 。既济,是驾船在水里救人,已经渡过来。"济"是渡,"既济"就是已经渡完,渡成功了。那么"未济"呢?又没有渡完。这一批我已经渡过来了,成功了,但是还没有渡完,又要从头开始,周而复始,原始返终。这是一个结构,也是总体的开头和结尾。
刚才讲的是下经的结尾(尾卦),是坎卦和离卦组成的水火既济、火水未济。坎、离是水火。坎卦、离卦又是上经之末卦,它是纯卦,坎卦就是两个坎卦相重,离卦是两个离卦相重。到了最后,六十三卦、六十四卦又是水火既济、火水未济,就是倒过来了。有人就想到,为什么上经结尾只是单纯的离卦和坎卦,到了下经结尾为什么又是这样?等一下我再讲这个问题。
我们看这个大的框架,首尾我们看清楚了,那么再看看中间。上经的中间是泰卦和否卦,上经讲了乾、坤、泰、否、离、坎这样六个卦。泰卦和否卦是天、地相重,我们想一下,它又是什么意思?这个里面为什么是一卦、二卦;十一卦、十二卦?是什么意思?我们分别来讲一下,给大家一个印象。
再看看下经四卦,下经开篇是咸卦 和恒卦 。咸卦本来是叫感卦--感应,下面应该有一个"心"字,但是《易经》用字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有些字它不直接去用。本来应该是"感",互相感应,感动了,应该用"心"去感动,用"心"去感应,但这个地方不用"心",为什么?真正的感应是无心的感应,是自然的感应,因为这里面是讲自然本体感应。你一旦用心去感应,人心有很多先入为主的杂念,有一些功利。你使我感动,我也使你感动,但是我们用功利,怀有一种目的,这个感动不是持久的,不是本体的,也不是诚恳的,不是自然的。所以,这个地方用得很巧妙,把"心"字去掉,无心之感应是自然之感应,那是非常坦诚的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