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考 人與永恆   》 第3節:自然和生命      周國平 Zhou Guoping

  自然和生命
  1
  每年開春,仿佛無意中突然發現土中冒出了稚嫩的青草,樹木抽出了小小的緑芽,那時候會有一種多麽純淨的喜悅心情。記得小時候,在屋外的泥地裏埋幾粒黃豆或牽牛花籽,當看到小小的緑芽破土而出時,感覺到的也是這種心情。也許天下生命原是一傢,也許我曾經是這麽一棵樹,一棵草,生命萌芽的歡欣越過漫長的進化係列,又在我的心裏復蘇了?
  唉,人的心,進化的最高産物,世上最復雜的東西,在這小小的緑芽面前,纔恢復了片刻的純淨。
  2
  現在,我們與土地的接觸愈來愈少了。磚、水泥、鋼鐵、塑料和各種新型建築材料把我們包圍了起來。我們把自己關在宿舍或辦公室的四壁之內。走在街上,我們同樣被房屋、商店、建築物和水泥路面包圍着。我們總是活得那樣匆忙,顧不上看看天空和土地。我們總是生活在眼前,忘掉了永恆和無限。我們已經不再懂得土地的痛苦和渴望,不再能欣賞土地的悲壯和美麗。
  這熟悉的傢,街道,城市,這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時候我會突然感到多麽陌生,多麽不真實。我思念被這一切覆蓋着的永恆的土地,思念一切生命的原始的家乡。
  3
  久住城市,偶爾來到僻靜的山𠔌湖畔,面對連綿起伏的山和浩淼無際的水,會感到一種解脫和自由。然而我想,倘若在此定居,與世隔絶,心境也許就會變化。儘管看到的還是同樣的山水景物,所感到的卻不是自由,而是限製了。
  人及其産品把我和自然隔離開來了,這是一種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歷史隔離開來了,這是又一種寂寞。前者是生命本身的寂寞,後者是野心的寂寞。那種兩相權衡終於承受不了前一種寂寞的人,最後會選擇歸隱。現代人對兩種寂寞都體味甚淺又都急於逃避,旅遊業因之興旺。
  4
  "生命"是一個美麗的詞,但它的美被瑣碎的日常生活掩蓋住了。我們活着,可是我們並不是時時對生命有所體驗的。相反,這樣的時候很少。大多數時候,我們倒是像無生命的機械一樣活着。
  人們追求幸福,其實,還有什麽時刻比那些對生命的體驗最強烈最鮮明的時刻更幸福呢?當我感覺到自己的肢體和血管裏布滿了新鮮的、活躍的生命之時,我的確認為,此時此刻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
  5
  痛苦和歡樂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無歡樂,也無痛苦。
  6
  生命平靜地流逝,沒有聲響,沒有浪花,甚至連波紋也看不見,無聲無息。我多麽厭惡這平坦的河床,它吸收了任何感覺。突然,遇到了阻礙,礁岩崛起,狂風大作,拋起萬丈浪。我活着嗎?是的,這時候我纔覺得我活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生命的意義第2節:溫柔的同情第3節:自然和生命第4節:情欲
第5節:愛第6節:心疼一個人第7節:人生之愛第8節:孤獨
第9節:悲劇性所在第10節:心心相印第11節:真實第12節:自然的姿態
第13節:真實面目第14節:哲學第15節:把握永恆第16節:自食其力
第17節:個人思維第18節:藝術第19節:藝術氣質第20節:一種退化
第21節:詩應當單純第22節:朦朧是美的第23節:美之三昧第24節:純淨的美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