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 刹那樱花:1个中国白领的日本印象   》 第3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2)      林桦 Lin Hua

  "同文同种"却"形似而神非"
  为了能够在战后顺利占领日本和管理日本人,美国政府特意委托了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专门研究日本和日本人。由此,本尼迪克特写成了日本研究的旷世之作《菊与刀》。尽管作者从来没有到过日本,也不会日语,但她深刻的思想和富于创新的见解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被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全世界各国人民奉为研究日本和日本人的经典之著。目前,中日关系正处于十字路口,这本已经问世60多年的著作大有重新在中国国内"走红"的趋势,仅最近在市场流通的新版本就有三四种之多,而且不乏插图和精装版本。在书中,作者将日本人描绘成:"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些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程度上表现出来的"。
  在日本的许多大城市,雄伟的高楼大厦、繁华的现代商业街与幽雅的宫殿园林和古朴的寺庙神社交相辉映,东西文化在这里碰撞和交融,古老和新潮在这里组合共存: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日本人的独特和奇异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一个谜。近代西方著名日本学者小泉八云本是欧洲人,因为迷恋日本的文化,便娶日本女子为妻,在日本定居了下来,之后写过多本关于日本的专著。他曾经感叹道:"我已经在日本做客14年了,可还是不能说我熟知日本。好久以前,我那最相知最亲爱的日本朋友,在他死前说过,再过四五年,当你觉得完全不能了解日本人的时候,那么你将开始知道他们一些了。"
  对于近邻中国人来说,日本人的奇特又经常引起误解和担忧。而对于日本人自己,有时也常常引起困惑。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傅高义(Ezra F. Vogel)潜心研究日本数十年。他20年前写过一本著名的书--《日本世界第一:给美国人的教训》,将日本列为发达国家中最为奇特、最为成功的典范,并将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日本列为世界第一,号召美国人向日本人学习。至今为止,他认为日本社会、日本人依然是最为神奇的:在他还没有解开旧的迷惑之前,日本人又进行了新的改革,创造了新的神奇,日本社会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切都让他惊讶感叹不已。
  对于日本这样一个近邻,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描述。传说中,秦代的徐福带着100名童男和100名童女以及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东渡日本,成了今天日本人的祖先。尽管日本人对自己的历史有另外的说法,但日本几千年来一直受惠和受益于中华文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在访问西安和敦煌时反复强调:"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流,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许多日本人也非常崇拜和向往中国文明,认为中国是日本文化的最主要来源之一。许多来自中国的饮料和食品,如乌龙茶、麻婆豆腐、拉面、饺子等,已经成了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连2005年春,日本某大食品公司新推出的饮料也要追赶时髦,冠以"上海冷茶"的美名,而上海既不产茶叶,上海人也不喜欢喝凉茶。日语中有许多外来语,其中最多和历史最悠久的当数来自汉语的词汇。但大部分汉语单词在原来的基础上早就被赋予了日语的发音和内涵,因此汉字和汉字组成的词语早已不被日本人认为是外来语了,而是日本语言和文化的一部分了。
  从北京到东京乘飞机只需要3个小时,与北京到广州的时间差不多。上海到长崎的空中距离只有800多公里,比到香港还近。日本人本来就和中国人同文同种,也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不光在西方人看来很难区分,就连中国人自己也不见得一定能够分清楚中国人和日本人。真佩服那些在东京新宿街头拉客的中国人,他们怎么就能够在万头攒动的芸芸众生中分辨出哪些是值得"进攻"的中国人,哪些是不值得劝惑的日本人?芽 光从长相和衣着恐怕很难做到。同样,我们也必须佩服那些在北京故宫门口卖纪念品的小贩,他们也很清楚哪些是日本游客,哪些是中国游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信出版社
第1节:自 序第2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1)第3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2)
第4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3)第5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4)第6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5)
第7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6)第8节:两个差别最大的邻居(7)第9节:岛国文明与大陆文明(1)
第10节:岛国文明与大陆文明(2)第11节:岛国文明与大陆文明(3)第12节:日本男人的悲哀(1)
第13节:日本男人的悲哀(2)第14节:日本男人的悲哀(3)第15节:日本男人的悲哀(4)
第16节:日本人的群体性(1)第17节:日本人的群体性(2)第18节:日本人的群体性(3)
第19节:日本人的群体性(4)第20节:日本人的群体性(5)第21节:日本人的群体性(6)
第22节:巴黎综合征(1)第23节:巴黎综合征(2)第24节:巴黎综合征(3)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