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学 》 三字經講記 》
第三講
劉宏毅 Liu Hongyi
在這一講中,我們開始介紹《三字經》的第五部分。這一部分內容實際上是高度濃縮的“中國通史綱要”,能用234個字勾勒出一部中國古代史的基本輪廓,實在是難能可貴,孩童時期如果能夠背誦下來,會受用終生。
中國古代史的劃分,宋元明清時代屬於近古時期,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是中古時期,夏商周秦漢時代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時代是太古時期,伏羲氏以前就屬於遠古了。中國遠古史的奠基就是盤古開天地,屬於神話傳說階段,沒有文字可以考證。現代科學認為,地球是在50億年以前形成的,生物是在40億年以前出現的,人類是500萬年以前出現的,所以我們的老祖先盤古氏距今至少有500 萬年的歷史了。
人為什麽要學習歷史,不學可以不可以?這是我們這一講,首先要解决的認識論上的問題。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離開因果而自存,因此學習歷史的根本目的,在於由因推果,以昭示未來。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述往事,思來者”;唐太宗李世民也說過“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知得失。”歷史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找到歷代興衰、更替的道理;明白是非善惡因果的道理。今天是昨天的延續,今天又為明天奠基。不瞭解昨天,就不知道今天是如何演進過來的,明天發展的方向也就無從把握。僅憑階段性的觀察,不進行歷史的通觀分析,就很難認識事物的真相,就有可能人云亦云,上當受騙。
現代的中國人,對自己國傢的歷史,真正認可的沒有幾個。看看中小學的歷史教科書就明白了,半個世紀以來的歷史課本,到今天還是“試用教材”。歷史無非就是過去發生過的事情,怎麽可以隨心所欲的篡改呢?而且中國歷史由一萬二千年變成五千年、三千年、兩千五百年、二千年,越來越短,還以為美國纔兩百年的歷史,我們說兩千年已經不少了,可見我們自己對自己的文化根本就沒有信心。
其次,在中國文化裏面,歷來是文史不分傢,不懂史就無法準確地理解文,就有可能歪麯文義,張冠李戴。離開了特定的時間與空間,就無法評價和認識我們自己的文化。中國的歷史從伏羲氏算起,至今有一萬兩千年,從黃帝開始算起是五千年。黃帝時代,文字、歷法、衣冠、音樂、醫學都出現了,所以黃帝是人文初祖,我們說的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從皇帝開始算起的。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夏朝開始的,由河南汲縣戰國魏墓發現的《竹書紀年》推算,夏至今已有4100多年了。
從周公整理西周以前的中國文化開始,至今是三千年有文獻可以考證的歷史,孔子第二次整理周以前的文化,集中國文化的大成,刪詩書、定禮樂、作《春秋》。孔子根據當時能看到的、確切可信的史料,著了中國第一部編年史,就是《春秋》。孔子著《春秋》至今是2500年,黃帝至今是五千年,神農氏至今有九千年,伏羲氏至今有一萬兩千年。再往前推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母係氏族的女媧氏,樹上搭窩的有巢氏,再到遠古時期的三皇氏,再往前就是開天闢地的盤古氏了。
歷史本來就是做人和做事的經驗紀錄,因此我們學習歷史,不是要當歷史學家,而是要立足於“疏通知遠”的原則,以歷史的經驗來指導我們更好地做人做事。
下面請看原文:
經子通,讀諸史,考世係,知終始。
按照傳統教育的次第,必須經子都通了,纔可以讀歷史。言外之意,你沒有“孝經通,四書熟”,就沒有資格讀歷史,否則知識體係的建立就會有問題,很有可能是空中樓閣,你今後的成就一定是有限的。
沒有經子的基礎上來就讀史,多數人都會走錯路。歷史既不是文學也不是科學,而有其自己的規律,有其特定的原則與方法。不瞭解這些基本規律而讀史,就會囿於具體的法術,感興趣的一定是歷史上某人處理謀事的方法。你所學到的,說的文雅一點是策略,難聽一點就是陰謀詭計。如此讀史,你這個人就很有可能會走偏。
讀歷史的目的是“疏通知遠”,為了懂得人生、懂得因果關係、為能知道過去而領導未來,要能夠通達透徹地瞭解世故人情,要知道遠大。讀歷史的方法是“屬辭比事”,世界上許多事情的原委、因果是沒有兩樣的,歷史是循環往復的漸進模式。無論古今中外的人,既然是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就變不到哪裏去,歷史的規則就適用,歷史資料提供的有關外交、政治、軍事,乃至人生方面的經驗就可以作為參考。能夠豐富歷史知識、藉鑒歷史經驗就是“屬辭”,以之分析、處理現在發生的問題,就是“比事”。
中國的史書在體例上,可以分國史與通史兩大類,國史屬於斷代史,記述一朝之事,如《漢書》、《晉書》;通史記述古今之通事,如《史記》、《資治通鑒》。《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漢書》則為中國第一部斷代史,史書開始有紀傳體是司馬遷的功勞,改朝換代以後立刻記述前朝的歷史,則是班固的貢獻。《漢書》以後的中國正史,走的都是班固斷代史路綫,所以纔有“遷固”、“史漢”並稱。
中國古代史有二十四正史,輔以《清史稿》就是二十五史。但前朝的歷史是後朝人編的,而且是官修的,如《宋史》是元朝人編的,《明史》是清朝人編的,都是政府出資官修前史,私人修史是犯法的。班固著《漢書》被人告發“私改作史記”,被下獄抄傢,差一點殺了頭;莊廷瓏私修明史,著《明書記略》,死後還要開棺戳屍。這樣編纂的歷史,除了人名、地名與時間是真的,其他內容恐怕靠不住。中國的現代史更是不可信,眼見着中學的歷史課本年年改,日本人也學會了這一手,也不斷地修改教科書。讀歷史的人,必須額頭上再長出一隻眼睛來,否則就像孟子說的“盡信書,不如不信書”。這第三衹眼從哪裏來呢?從四書五經裏面來,從經子裏面來,所以此處纔說“經子通,讀諸史”,經子都讀通了,再讀史就不會以偏概全,上當受騙了。
“考世係”是考察帝王傢族,世代相承的關係和顯貴傢族的傢世,“知終始”是瞭解歷代王朝興衰的始末因由。這裏的世指時間,係指族係的血緣分支。中國歷史上每個傢族都有自己的傢譜和族譜,傢族中每五世列一個表,詳細標明傢族血統的傳承關係,有直接血緣關係的標紅綫,由侄子過繼承祧的標藍綫,由外甥過繼來的加雙姓,嚴格得很,絶對錯不得。所以詳細考察歷史人物的世係,再參考“三通”(通志、通獻、通考)就不會被不準確的歷史資料愚弄了。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中國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盤古氏開天地、天地人三皇,但這個時期太久遠、太古老了,沒有文字記載,衹有傳說,所以太古史不可考證。那時的人是穴居,住地窖、棲山洞,即潮濕又不安全,經常遭到野獸的襲擊,於是在樹上搭窩蓋屋,吃水果、戴樹葉,就進入有巢氏時代。接着學會了鑽木取火,進入燧人氏時代,有了火人類纔告別了黑暗,進入了光明的文明時代。再下來就到了伏羲氏、神農氏和黃帝這“三皇”代表的上古時期,所以稱為“居上世”。
伏羲也寫作“伏犧”,是製伏野獸的意思,這個時期就是歷史學上劃分的“狩獵階段”。伏羲氏姓風,號太昊,其母華胥氏受青虹感應而生下伏羲。這個時候黃河裏面出來了一個長着竜頭、馬身的怪獸,身上的毛帶捲捲的,有斑點和花紋,伏羲氏見到以後受到了啓發,畫出八卦的符號,又根據竜馬身上的花紋發明了漁網,使人類文明進入了漁獵時代。傳說中,伏羲氏造琴瑟、教嫁娶,做書契代結繩,在位115年。
神農氏姓姜,號炎帝,他自稱是太陽神、火德王,兩個火字為炎,建都麯阜。神農氏興貨利、製耒耜、嘗百草、做醫藥、選五穀,教民稼穡,製陶打井,在位140年。他是農業的始祖、又是醫藥之王,藥王廟供奉的藥王就是神農氏。也有供藥王孫思邈的,但孫思邈是唐朝的大醫藥學家,比神農氏晚得太多了。
黃帝被尊為“人文初祖”,從黃帝開始,人類的人文文明的進程纔正式開始。黃帝姓姬,名軒轅,號有熊氏,以土德王,建都涿鹿,在位100年,享年121歲。從黃帝開始中國歷史開始記年,從甲子年開始記起,至今有5000年,所以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黃帝手下有六個大臣,各有貢獻。創造文字的是倉頡,倉頡造字;製作音樂的是伶論,伶倫造樂;隸首做算數,大撓造甲子,岐伯作醫學,鬍曹造衣裳。黃帝時代完成了包括指南車、歷法、舟車、弓箭、宮室等在內的傳統科技成果和發明創造,代表了中國人對人類物質文明的貢獻。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唐有虞”說的是堯舜二帝,他們是三皇五帝的最後兩位。堯帝,姓伊祁,號放勳,因為他的封地在陶和唐(今天的山東一帶),所以史書上稱他為唐堯。舜帝,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故人們稱他為虞舜。
堯是帝嚳之子,黃帝的玄孫,由於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堯帝。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能團结族人,使部族之間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樸,住的是茅草屋,門前是土墊的臺階,吃粗米飯,穿麻布衣,喝野菜湯,得到人民的擁戴。堯在位七十二年,到年老時,由四嶽十二牧推舉繼承人,大傢一致推薦了舜。堯帝於是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後纔放心地把君位禪讓給了舜,享年118歲。
舜是顓頊一脈的子孫,他寬厚待人,孝順父母,慈愛兄弟,為政仁和。古代24孝故事裏挂頭牌的就是舜。舜帝在位六十一年,把君位禪讓給禹,自己在南巡的路上死於蒼梧(今湖南寧遠縣),終年110歲。舜的兩位夫人娥皇、女瑛聞訊,淚灑君山斑竹,雙雙投江而亡,化為傳說中的湘水之神。
堯帝和舜帝,他們都能使九族和睦,民風質樸。在位時克勤克儉地為百姓做事,年老了,幹不動了,就把自己的位子和管轄的國土遜讓給賢能的人。
“揖遜”是謙遜禪讓的意思,也就是《千子文》中說的“推位讓國”,把位置委與賢人,把統治權讓與能者。“推位讓國”是連位子帶權力一齊交出來,統統交出,毫無保留。後世的帝王但有一綫生機就衹讓位子,不交權力,更有甚者連位子也不讓,死了以後再說。歷史上常有先皇死了,屍身停着沒人管,皇子們卻在為爭皇位大打出手的事,所以歷史上真正能夠推位讓國的,衹有堯和舜。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所謂“太平盛世”,所以這裏纔“稱盛世”。
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這幾句話引出了中國上古的“三王”,也就是禹王、湯王、文王和武王,他們四人是夏商周三代之王,是三個時代的代表。
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孔子《論語?泰伯篇》中說:“禹,吾無閑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閑然矣”!
孔子說,我實在挑不出禹的缺點和過失。他自奉甚儉,恭敬鬼神;自己破衣爛衫卻將國傢制度製訂的美倫美奐。大禹婚後第四天就治理洪水去了,一去就是十三年,曾三次路過傢門而不入。特別是有一次剛好禹的兒子出生,禹硬是聽着兒子的哭聲不進傢門,而且“一饋十起身,慰勞人間事,出外見罪人,下車而問泣”。禹在位27年,治水纍得腿脛上的汗毛都磨沒了,而且胼手胝足,還得了風濕病,彎腰駝背的根本邁不開步子走路。所以孔子纔反復說:“禹,吾無閑然矣。”
這裏的“王”字,不是指哪一個具體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畫而連其中”,三畫表示天地人三纔,中間是頂天立地的一竪代表道,即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王,天下所歸也”。王既然是垂示於天地間的大道,它在人間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應該頂天立地,成為人群的典範和樣板。
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歷來就有“王道”與“霸道”之別。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統治方法。三王的統治用的是仁義道德,其結果就是無為而治,天下太平,這種政治體製是王道。歷史上描繪這個時期,是五日一風,十日一雨,萬民樂業,天下太平。
歷史上的正統觀念,一種政治制度或者實行王道,以道德仁義來治國,當然最理想。等而下之者實行霸道,靠實力形成威懾力量,令他人不得不服,也無可厚非。最令人所不齒的是靠陰謀詭計,篡權竊國。這些人不但仁義禮智信沒有,連真正的實力也沒有,有的衹是野心和詭詐之術。莊子對這些“國君”嗤之以鼻,稱他們為大盜,所謂“竊鈎者盜,竊國者侯”。
夏傳子,傢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大禹王,姓姒,名文命,受舜禪,建都陽城(今河南省登豐縣),以金德王。大禹疏河治水,鑄九鼎、分九州,製貢法、立學校。大禹王是中國歷史上“相揖遜”禪讓制度的最後一位受益人,禹以後將天下傳給兒子啓,開始了“傢天下”的歷史。但是客觀地說,這並不是禹的錯,當時實在是除了禹的兒子啓,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接班人,而且啓是大傢推舉的,不是禹自己定的。
史書上記載,與大禹一起治水的臯陶之子伯益功勳卓著,理應是禹的繼承人,但禹死後人們愛屋及烏,擁戴了禹的兒子啓繼承了王位。這樣,夏朝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開了中國世襲王朝“傢天下”的歷史。
夏朝曾十次遷移國都,在今河南、山西、安徽等地都有夏朝故都的文化遺址。《史記》記載,大禹在巡視江南的時候,死於浙江紹興的會稽山,遺囑是“衣裘三領,桐棺三寸,墳高三尺,勿傷田畝”,享年100歲。後人為了紀念他,在山下選擇了一塊依山傍水的吉地修建了大禹陵。
大禹死後,禹的兒子繼承王位;啓死後,傳為給太康。太康沉醉於打獵,無心於國政,被東夷有窮氏首領後羿趁機取而代之,史稱“太康失國”。以後雖有“少康復國”,但夏朝的國力已呈頽敗之勢。夏桀(履癸)繼位以後,更是江河日下,獨木難支了。但夏桀不僅不思進取,反而暴虐無道,驕奢自恣。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寢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藏美女於後宮,造酒池糟堤淫樂,據說那酒池大得可以航船,宮女多因醉而溺死。更為荒唐的是寵姬妹喜愛聽“裂錦”之聲,為搏美人一笑,就安排專人撕緞錦。加之窮兵黷武,連年戰亂,百姓妻離子散,苦不堪言。
夏桀還自比為太陽,大言不慚地說:我與太陽共存亡。《尚書?湯誓》中記載,夏代臣民都指着太陽詛咒說:“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你這個太陽啊,怎麽還不滅亡?我們寧願與你同歸於盡。同時,四方的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臨內外交睏的局面。
此時,商族的勢力已經日漸強盛,正在暗中做滅夏的準備。商湯對內勵精圖治,輕賦薄斂;對外廣行仁義,交好四方,使“諸侯皆歸商”。看到夏桀已衆叛親離,就在伊尹的輔佐下,起兵伐夏。在《湯誓》中,商湯說:“非臺小子,敢行作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桀措手不及,被圍於鳴條,商湯全殲了夏軍,桀衹帶了數百人匆忙逃奔到三觳,又逃至南巢,最後死於該地。
商湯凱旋班師,建立商朝,夏朝正式宣告滅亡。夏朝的歷史由禹算起,至桀結束,共傳十四世,歷十七王,共計439年,所以說“四百載,遷夏社”。
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商湯姓子,名湯,又名履、天乙等,史稱“湯有七名”。商族活動的地域主要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東西南部一帶,至湯為十四世,曾遷徒途八次,最後定居在南亳(今河南商丘)。
商湯滅夏以後,建立了商朝,是商朝的第一代君主,以水德王,改年號為祀,建都西亳(今河南洛陽偃師),在位13年,後因病而亡。史載,商湯葬後“不封不樹”,既不起墳也不栽樹,故此至今誰也不知道千古湯陵何在,沒了盜墓賊,商湯倒也清靜自在。
十代以後的商王盤庚遷都,要革除弊端,重振朝綱,就藉口河患遷都殷城(今河南安陽),因此商朝的後期又稱為殷商。
商朝最後一帝紂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紂王。商紂為人聰穎,靈敏多才,膂力過人,能空手鬥野獸。即位之初也是個不錯的帝王,曾大舉攻伐東夷,取得勝利,對中原文化的傳播有一定的貢獻。但商紂為人殘暴,荒淫無度,弄得民不聊生。
他把殷都嚮南擴大到朝歌(今河南淇縣),嚮北擴大到邯鄲、沙丘(今河北平鄉東北),在這廣大地區內修建離宮別館、苑囿臺榭;又寵愛美女妲己,終日淫聲歌舞;他還造酒池肉林,大肆搜刮,將珍寶堆滿了鹿臺。他任用壞人,迫害正直的臣子,如重用貪財好利的費仲,提拔挑撥離間的惡來。他貶斥人們愛戴的賢相商容,用“炮烙之刑”殘害進諫的忠臣,挖了叔叔比幹的心,逼得哥哥微子逃亡,又逼得另一哥哥箕子裝瘋。商紂的倒行逆施,使得朝中大臣、貴族以及四方的諸侯無不離心離德,老百姓忍無可忍,商王朝危在旦夕。
與此同時,渭水流域的周族正在崛起。西伯侯姬昌,就是日後的周文王,是個很有作為的創業主,他勤於政事,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姜子牙為軍師,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文王在位50年,為滅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在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遊的重要據點崇的第二年,便將祁的都城遷至關中的膏腴之地豐邑(今陝西西安西南),完成了對商都的包圍之勢。
文王死於遷豐的次年,其後武王即位,在姜尚的輔佐下“吊民伐罪”,開始了武王伐紂的貴族革命。牧野一戰,紂軍土崩瓦解,商王朝衆叛親離,紂王逃回商都,登上鹿臺自焚而死。
商朝始於湯,終於紂,30帝,享國644年,故稱“六百載,至紂亡”。
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
周武王姓姬,名發,他誅討暴君商紂,建立了周朝,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他的父親姬昌(即周文王)是商朝的西伯侯,因看到紂王殘暴,暗中嘆息幾聲,便被囚禁在羑裏監獄(今河南湯陰縣)長達七年。但是姬昌並沒有喪失信心,相反地他著易經、攬人才,富國強兵,並且按照姜尚製定的戰略“修德以傾商政”。四十多個諸侯國先後歸順於周,這就為武王伐紂積足了本錢。
武王繼位後,積極進行滅商準備。武王以姜尚為師,負責全國軍事;以其弟周公旦為輔,處理國傢政務;還任命召公、畢公等人為助手,又營建了新都——鎬京。
為驗證自己的號召力以及各方諸侯是否同心同德,武王率師東進,觀兵盟津(今河南孟津)的黃河渡口,會盟各路諸侯。姜太公對天盟誓道:“蒼兕蒼兕,總爾衆蕊,與爾舟楫,後至者斬”。不期而會的諸侯達八百之衆,大傢公推武王為盟主,進行了伐紂前的總動員。
盟津之會後二年,商朝統治核心嚴重分裂,商紂王被徹底孤立,伐紂時機成熟。趁商軍主力遠攻東夷,朝歌城空虛之時,周武王親率大軍,在盟津會合各路諸侯,並聯合西南地區和江漢流域的少數民族。武王做“泰誓”歷數商紂的暴虐,宣佈“維共行天罰”的號令。大軍從盟津渡黃河,殺奔商都朝歌,與商軍戰於商都郊外七十裏的牧野。
商軍的主力在外,臨時拼湊的兵士多為囚犯、奴隸等罪人,這些人既無鬥志又無訓練,不少人還臨陣倒戈,致使商軍全綫潰敗。紂王見大勢已去,慌忙逃回殷都朝歌,自焚於鹿臺。武王用銅鉞砍下商紂的頭,懸挂在大旗上示衆,正式宣告商朝滅亡了。
武王占領殷都後,把紂王存在鹿臺的錢財和藏在鉅橋的糧食發給窮苦的百姓,為忠臣比幹的墓加土致敬,還釋放了被紂王囚禁的箕子,從而深得民心,萬姓悅服。周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久的朝代,子孫承繼共37帝,享國867載,所以說“八百載,最長久”。
周轍東,王綱墜,逞幹戈,尚遊說。
周幽王是宣王之子,周王朝的第十二代君主,也是西周有名的腐朽昏聵的末代天子。幽王即位後,旱災、地震接連不斷,周朝的生産遭到嚴重破壞,社會秩序陷入動蕩之中。周幽王對此竟然不聞不問,終日沉醉在花天酒地之中。他十分寵愛美妾褒姒,在其生下兒子伯服以後更加寵愛她,最後廢了申皇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史官伯陽對幽王廢嫡立庶的行徑評論說,周朝已釀成了亡國之禍,誰也輓救不了。為博得褒姒一笑,幽王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鬧劇;為了窮奢極欲,幽王提拔擅長鑽營私利的虢石父為卿,加重賦稅,激起了百姓的普遍不滿。
申侯對自己的女兒申後無端被廢本已十分惱怒,幽王又因他拒絶交出廢太子欲起兵伐申,於是聯合繒國,勾結犬戎族,一同殺嚮周朝的都城鎬京。幽王急令驪山舉起烽火報警,但各國諸侯害怕再次被戲弄,無人前來勤王。犬戎殺入鎬京,幽王帶着褒姒逃往驪山,被犬戎殺死,褒姒被擄。從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到犬戎焚掠鎬京,352年的西周王朝就這樣滅亡了。
周幽王死後,各諸侯與申侯、繒侯商定,把廢太子宜臼從申國迎回,立為周天子,就是歷史上的周平王。鑒於鎬京已被燒成瓦礫,又在犬戎的威脅之下,平王於公元前770年,在各國諸侯的幫助下,丟棄宗周東遷洛邑,史稱東遷後的周王朝為東周。
東遷之後的周王室,威望低落,綱紀和政治地位每況愈下,故稱“王綱墜”。諸侯們各自為王,為了擴張勢力彼此幹戈相嚮,天下從此變得紛亂不堪。說客、謀士之類的投機分子相繼登場,來“尚遊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蘇秦和是張儀。
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平王東遷之始為春秋,孔子絶筆之後為戰國,整個東周的歷史為515年,其中春秋242年,戰國273年。劃分的依據是依據兩部史書而來,就是孔子做的《春秋》和無名氏著的《戰國策》。前者是魯國的國史,後者記述了從周威烈王23年到秦始皇兼併六國,182年間各國的軍事與外交活動。
東周之時,五霸七雄各據一方。五霸指春秋時期的五位霸主,即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七雄是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強國之君。春秋時期,歷史資料裏有名錄的國傢有170個,到孟子時代就衹剩下“魯齊宋晉,楚鄭曹陳,衛燕秦蔡”,十二國了。
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的社會形態完全不一樣,以戰爭為例,臺灣學者黃仁宇以為,春秋時代的軍隊人數少,戰鬥一般不超過一日就結束了。交戰雙方均保持類似西方的騎士風度,無論勝敗都要符合貴族的禮儀,例如窮寇勿追、老人與孩子不作俘虜等。宋襄公就認為,敵渡河未盡而攻之,不是君子所為。可等敵兵渡過河來,宋軍又被殺得大敗。我們現在看來這個人很愚腐,實際上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貴族作風。中世紀的歐洲也是如此,兩個人的糾紛解决不了,就找來公證人當場决鬥,不齒於搞暗殺那一套。到了戰國時代就不同了,謀士、說客都出來了,各種計謀都有了。
春秋時代的動亂是有限度的,所以孔子覺得還有希望恢復過來。到了戰國時代,一次戰役動輒用兵百萬,野戰之後還要圍困城市,一圍就是幾個月,餓死人無數。在此種情形下,孟子認為衹有說動一個大國實施仁政,先做出範例,纔有可能製止這種混亂攻伐的局面,所以纔有孟子遊說各大國的國君,如齊宣王、梁惠王等,這也是讀孟子七篇的基本背景。
嬴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
秦族本是羌族的苗裔,在戰國末葉,逐漸強大起來。秦國歷史上出過幾位很了不起的國王,秦穆公就做過五霸之首,秦惠王采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至鄢郢。至秦昭王又將勢力擴展到黃河腹地,臣服韓魏,東逼齊魯,北臨燕趙。
秦贏政即位以後,吞二洲、滅六國、平定中原,統一天下,使衆多的種族和文化融合為一個統一的民族,就是秦,外文稱“Chin”,以後纔稱為漢。秦始皇十三歲繼承王位,二十一歲親自執政。他在公元前230年首先滅了韓國,又用了十年時間,滅掉六國,統一了天下,於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集權的專製主義王朝。
秦贏政以為自己功過三皇、德佩五帝,所以尊號始皇帝。他剛毅果斷、雄纔大略,勤政治國,集大權於一身,規定自己每天要批閱的奏章竹簡不得少於一石(60公斤)。這位始皇帝廢分封、立郡縣,修馳道、實行了稅同率、幣同值、書同文、車同軌、度同長短,量同大小,衡同輕重,使政令統一。他北築長城,南定百越,東填大海,西建阿房。同時,這位豐準細目、鵠胸豺聲的始皇帝,專橫暴虐,嚴行苛法,濫施殺戮,焚書坑儒,大修宮殿陵墓,不管百姓的死活。他任用李斯亂政,寵趙高禍國,背古亂今,肆無忌憚,是個名副其實的暴君。
其實,秦始皇的童年非常不幸,他的父親子楚(異人)是秦國的公子,卻被送到趙國做人質。贏政就出生在趙國,因生在正月纔取名為政,在趙國孤獨地生活了九年。這種經歷嚴重扭麯了贏政的心靈,他在統一天下以後采取的種種暴虐措施,不能不說與他的變態心理有密切的關係。
公元前210年七月盛暑季節,秦始皇於巡視途中死於沙丘平臺(今河北廣宗境內),年僅50歲。他在秦王位25年,稱皇帝12年,共計執政37年。趙高與李斯篡改遺詔,立鬍亥為秦二世;又偽造聖旨讓公子扶蘇和將軍蒙恬自盡。其後,趙高專權殺了李斯,又殺了秦二世,由扶蘇的兒子子嬰即位。其時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劉邦與項羽從東西兩路入關伐秦。劉邦搶先一步,攻至鹹陽。子嬰殺了趙高,素車白馬,脖子上挂着玉璽,請降於軹道之旁,他在位纔46天。可嘆,始皇帝滅六國、平天下創建的國基,本以為千秋一統,萬世一係。哪知道衹傳了二世,三主加在一共纔五十一年。接下來就是劉邦與項羽的楚漢相爭。
公元前207年八月,伐秦西路軍統帥劉邦,兵不血刃地進軍鹹陽。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投降了。衆將勸劉邦殺了子嬰,以免秦軍殘部死灰復燃。劉邦看着這位子嬰實在太可憐了,總共纔當了46天的秦王還不敢稱帝,不忍心殺他。這一念慈悲的因,纔換來日後曹丕篡位,不殺漢獻帝劉協的果報。
劉邦一進鹹陽皇宮就不想再出來了。樊噲、張良再三苦勸,劉邦纔算作罷。《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還軍霸上,召父老豪傑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其餘秦朝的苛法一概廢除,受到百姓的熱烈擁護。
東路軍統帥項羽,一路上破城奪關、大開殺戒,速度就慢了。待趕到函𠔌關,劉邦已占據關中,還派兵把住函𠔌關口。項羽大怒,殺進關來,駐軍鴻門。得知劉邦屯兵霸上,受降子嬰、還收了玉璽、約法三章,恨得咬牙切齒,於是以慶賀秦亡為名擺下鴻門宴要殺劉邦。項羽有大軍40萬,能徵慣戰;劉邦衹有人馬十萬,哪裏是項羽的對手,不敢不來赴宴。鴻門宴上劉邦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說得項羽耳軟心活。軍師範增一看不好,趕緊找來項莊舞劍,意在酒席宴上殺了劉邦。張良也叫來樊噲闖席,劉邦纔得以乘機逃走。
項羽殺了子嬰,火燒鹹陽宮。表面上尊楚懷王為義帝,而暗中將懷王弒於南遷途中。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將全國分成十八個諸侯國,劉邦被封為漢王,由此拉開了楚漢相爭的帷幕。
戰爭初期,劉邦兵微將寡。在四年多的時間裏,雙方大戰七十次,小戰四十餘次,劉邦屢戰屢敗,身受重傷十二次。楚將季布,曾單人獨騎殺入漢軍,一刀劈下劉邦坐騎的馬尾巴,險一險要了劉邦的命。其後由於項羽在政治和戰略上不斷發生錯誤,逐漸喪失主動,雙方形勢逆轉,纔發生根本性的力量轉變。
公元前202年十月,項羽引軍東撤,劉邦率軍緊追不捨。十二月,楚軍被包圍在垓下(今安徽靈壁縣東南),陷於一籌莫展的境地。為了進一步動搖和瓦解楚軍意志,韓信要漢軍在夜幕裏唱起楚歌。楚軍聽了無不淚下,項羽也大吃一驚,以為漢軍已經占領了楚地。他—面飲酒、一邊激昂慷慨地唱起歌來,歌曰: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也起而和唱,歌曰: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歌罷,拔劍自刎而死。項羽見大勢已去,帶了八百騎兵連夜突圍南逃。第二天黎明,劉邦發覺項羽突圍而去,便派兵追趕。項羽渡過淮河,跟隨他的騎兵衹剩下百餘騎了。待到陰陵(今安徽定遠縣西北)時迷了路,陷進湖沼地帶,被漢軍追至。項羽領兵且戰且退,退至烏江邊,因無顔再見江東父老,不願上船回江東,自刎於烏江。
劉邦乘勝追擊,很快平定了江南,建立了漢朝441年的一統天下。項羽平生久經沙場,攻無不剋、戰無不勝,他衹真正地輸過一次,一次就要了他的命!相反,劉邦在戰場上寡屢戰屢敗,衹真正地贏了一次,一次就坐上了帝王的寶座。
劉邦與項羽,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項羽是貴族後裔,劉邦是市井人物,項羽力拔山河,英勇無敵;劉邦既不能文,也不會武。項羽講義氣、重感情、愛憎分明;劉邦貪婪好色、反復無常、狡黠多疑。所以司馬遷著《史記》將項羽描寫成末路英雄,把劉邦反襯成偽君子。那時是漢朝劉傢的天下,司馬遷還敢將“項羽本記”放在“高祖本記”之前,他的膽子有多大。
但也正是從劉邦開始,纔有了平民打天下、做皇帝的先例,而在此之前的改朝換代,無不是貴族革命,“湯伐夏”“武王伐紂”都是如此。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公元前202年,劉邦正式即了皇帝位,就是歷史上的漢高祖(西漢紀年從公元前206年劉邦稱漢王時算起)。劉邦建都洛陽,後來遷至長安,從那時候開始的二百一十年,漢朝的都城一直在長安。歷史上把這個時期稱為“西漢”,也叫“前漢”。
劉邦即位不久,在一次慶功會上對大臣們說:“我之所以能夠得天下,全在用人。運籌帷幄,决勝千裏,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傢,安撫百姓,給前方運送軍糧,我比不上蕭何;統領百萬大軍,衝鋒陷陣,我趕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當代的豪傑,我能夠重用他們,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故此蕭何、張良、韓信被稱為“漢初三傑”。
劉邦在位僅六、七年的時間就死了,太子劉盈即位,史稱漢惠帝。劉邦的皇后呂雉將戚夫人殘害成“人彘”,又毒死趙王如意,使劉盈身心受到極大的刺激,勉強在位七年就死了,年僅20歲。其後呂雉專權八年,大量起用呂姓娘傢人,欲將漢朝變成呂姓的天下。
漢業初建的二十年時間裏,除了王室內部的爭鬥以外,在經濟建設、社會文教等方面,並沒有什麽建樹,總算不打仗了,百姓可以喘口氣了。真正奠定漢朝400年基業的,要從劉邦的小兒子漢文帝劉恆開始。
呂雉死後,呂氏集團覆滅,劉恆繼位。他是歷史上公認的寬厚、仁慈、節儉的好皇帝,與其子漢景帝劉啓一起,被推崇為“文景之治”的仁政榜樣。
漢文帝劉恆所以能夠寬厚、仁慈、節儉,得力於母親薄後的教育。薄氏是南方吳國人,是個知書明理的賢妻良母,平生最喜歡讀《老子》。她居然能夠躲過呂後的迫害,可見她的“黃老之學”功夫不一般。漢文帝一生都受母親影響,治國之道也力守老子的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劉邦手提三尺劍,馬上取天下,劉恆以道德文治守天下,纔有200多年的西漢王朝。文景之治,使全國修養生息、恢復國力、發展經濟,而真正複興傳統文化的則是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受公孫弘、董仲舒的影響,“罷黜百傢,獨尊儒術”。到漢元帝時代則完全確定走儒傢學術思想為主的路綫,纔形成漢儒以註疏、訓詁、考據的“漢學”。但是“獨尊儒術”看似推崇,實則葬送了傳統的儒傢思想,使儒傢學術走上了近親繁殖的退化之路,為西漢王朝的衰亡種了惡因。
由漢高祖劉邦算起,至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為前十帝。傳到第十一代漢孝平帝,孝平帝繼位時衹有九歲,被外戚王莽一杯鴆酒毒死了。王莽篡位,改國號為新,西漢王朝至此而亡。
讀漢朝的歷史,很覺奇怪。漢朝有十個皇帝繼位的時候年齡都很小,最小的一歲,最大的十七歲。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漢獻帝劉協就是八歲即位。皇帝年齡太小,沒有辦法理政,衹能靠別人輔政,外人信不過,衹有叫太後協助理政。太後久居深宮,對社會上的事情一竅不通,衹能找自己的娘傢人來幫忙,造成外戚專權。時間久了,外戚羽翼豐滿,自己也想篡位當皇帝,天下就又要亂了。
小皇帝慢慢長大了,對此現狀當然不滿,又要把太後這一係的外戚推翻,恢復自己的皇權。但是小皇帝既無兵權,又無經驗,怎麽辦呢?衹能利用身邊的宦官,所以又有宦官當政。看看兩漢四百多年的歷史,不是外戚篡位就是宦官專權,沒完沒了。
漢成帝的母親、皇太後王政君有八個兄弟,除了一個早死的,其餘七個都被封為侯,王莽就是王太後的侄子。王傢子弟多數驕奢傲縱,王莽卻沒有那種習氣,他像普通的讀書人一樣,做事謹慎小心,生活也比較節儉。王莽做了大司馬以後,很註意招攬人才,不少讀書人都慕名來投。
到孝平帝即位的時候,年紀纔九歲,國傢大事都由大司馬王莽作主。吹捧王莽的人都說王莽是安定漢朝的大功臣,請太皇太後封王莽為安漢公。王莽說什麽也不肯接受,於是威望就更高了。別人越是吹捧王莽,漢平帝越覺得他可怕、可恨,因為王莽不準平帝的母親留在身邊,還把他舅舅傢的人殺光了,所以漢平帝常在背地裏怨恨王莽。
一天,大臣們給漢平帝祝壽,王莽親自獻上一杯毒酒,漢平帝沒有懷疑,接過來就喝了。第二天,宮裏傳出話來,說漢平帝得了重病,沒有幾天就死了。漢平帝死的時候纔十四歲,當然沒有兒子。於是王莽從劉傢的宗室裏找了一個兩歲的孩子為太子,叫做孺子嬰,王莽自稱“假皇帝”(代理的意思)。有人勸王莽幹脆繼位做真皇帝,王莽也覺得假的不如真的,於是嚮太皇太後去討皇帝的傳國玉璽。王政君這纔大吃一驚,不肯交出玉璽又被逼無奈,就氣憤地把玉璽扔在地上,摔掉了一個角。王莽心疼的不得了,趕快叫人用黃金鑲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金鑲玉”璽。
公元八年,王莽正式繼皇帝位,改國號為新,都城仍在長安。從漢高祖稱帝開始的西漢王朝,統治了210年,到這時候結束了。
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王莽做了皇帝,打着復古改製的幌子,下令變法。第一,把全國土地改為“王田”,不準買賣;第二,把奴婢定為“私屬”,不準買賣;第三,評定物價,改革幣製。土地改製和奴婢私屬二項,在貴族豪強的反對下根本就沒法實行。評定物價的權力掌握在貴族官僚手裏,正好用來投機倒把、貪污勒索,所以幣製改了好幾次,錢越改越小,價越作越大,無形之中又颳了老百姓一筆血汗錢。
王莽的新政策無疾而終,因為不但老百姓反對,貴族官僚也反對。為緩和國內矛盾,王莽又想發動戰爭,這一來又引起了匈奴、西域、西南各部族的反對。加上徵用民伕,加收稅賦,重施刑罰,這樣一折騰,天下又要大亂了。
公元17年,南方的荊州鬧饑荒,老百姓不得不到沼澤地區挖野荸薺充饑。由於人多野荸薺少,引起了爭鬥。新市(今湖北京山東北)的兩個有名望的人,王匡與王鳳出來調解,受到饑民的擁護,作了首領。二人幹脆就把這批饑民和逃亡的犯人組織起來,占據了緑林山(今湖北大洪山),號稱緑林軍。與此同時,山東的樊崇聚集一萬多人占據泰山,他們把眉毛染紅作為標記,世稱赤眉軍。
湖南南陽郡舂陵(今湖南寧遠北)鄉的豪強劉縯、劉秀兩兄弟,因王莽廢除漢室封號,不許劉姓人做官,心中怨恨,也乘機在舂陵鄉起兵。三路人馬聯合起來,打敗了王莽的幾次圍剿,聲勢愈發強大。
公元23年,緑林軍正式立劉玄做皇帝,恢復漢朝宗室,年號“更始”,王匡、王鳳為上公,劉縯為大司徒,劉秀為太常偏將軍,緑林軍改稱漢軍。漢軍很快打下昆陽,接着又拿下附近的郾城、定陵。王莽急派大軍四十三萬,直撲昆陽剿滅漢軍。
昆陽决戰,莽軍大敗,四十三萬人馬衹逃回幾千人。漢軍乘勝攻進長安城,放火燒掉未央宮的大門。王莽走投無路,逃進了宮裏的一座漸臺。漸臺四面環水,火燒不到,漢軍就將漸臺層層圍困,待漸臺上的守兵將箭都射完了,漢兵纔衝上臺去,結果了王莽的性命。王莽的新朝衹維持了十五年,就土崩瓦解了。
劉縯和劉秀的名聲越來越大,更始帝劉玄擔心自己的帝位,就找個藉口把劉縯殺了。劉秀聽到哥哥被殺,心如刀絞,但自己羽翼尚未豐滿,衹好趕到宛城(今河南南陽)違心地嚮劉玄賠罪。更始帝打消了顧慮,纔給了劉秀一些兵馬,讓他到河北一帶招撫豪強勢力。劉秀利用這個機會,消滅了河北地域的割據勢力,自己壯大起來。
公元25年,劉秀認為時機成熟,就在鄗(今河北柏鄉縣北)自立為皇帝,就是歷史上的漢光武帝。其後劉秀又消滅了赤眉軍,統一了中國,建都洛陽。為與劉邦建立的漢朝相區別,歷史上把劉秀王朝稱為“東漢”,又稱“後漢”。
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以後,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例如輕稅賦、釋奴婢、減少差役等,還不止一次地大赦天下。因此,東漢初年的經濟得以快速地恢復和發展。
東漢自光武帝開始,傳至明帝、章帝、和帝、殤帝、安帝、懿帝、順帝、衝帝、質帝、桓帝、靈帝,最後到獻帝,共歷十三帝,231年。
漢明帝永平十年,佛教開始傳入中國,首先在洛陽建立白馬寺,紀念以白馬馱經,不遠千裏而來的攝摩騰、竺法蘭,兩位西域高僧。
兩漢的歷史,加起來共計四百四十一年,到漢獻帝時,漢朝結束,三國時代開始了。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魏主曹丕,曹操之子,篡漢獻帝位,國號魏,建都洛陽。其前的蜀漢劉備、東吳孫權、北魏曹操三傢,已經在爭奪漢朝的天下。三國時期的歷史並不長,衹有六十年的時間,其中蜀漢歷劉備、劉禪二主,43年;東吳歷孫權、孫亮、孫休、孫皓四主,52年;北魏曹氏勉強支撐了五代,46年“五馬同曹”的局面。至司馬師廢曹芳、戮曹爽、刺曹髦,到司馬炎手裏,幹脆逼着曹奐禪位,又滅蜀滅吳,統一了天下。
司馬炎立晉,建都洛陽,史稱晉武帝,開始了西晉王朝五十一年的歷史。
晉武帝統一全國,志滿意得,開始“日事遊宴”“怠於政事”。司馬氏傢族本靠陰謀起傢,善於玩弄權術,但司馬炎卻生了個白癡兒子司馬衷。公元290年,司馬衷即位,就是歷史上的“蛤蟆皇帝”晉惠帝。
據說有一次,他聽到禦花園池塘邊有蛙鳴之聲,問道:“此蛙為誰而鳴,為官抑或為私?”太監面面相覷,有伶俐的回答說:“官地中鳴者為官,私地中鳴者為私。”有一年,全國饑荒,餓死無數百姓。地方官員把災情報上來,呆頭鵝晉惠帝問道:“人為什麽會餓死呢?”衆臣回奏說:“因為沒糧食吃。”惠帝忽然說:“何不食肉糜?”可以吃肉粥嘛!群臣聽了,無不目瞪口呆。
西晉出了這樣一個癡呆皇帝,野心傢們於是蠢蠢欲動。趙王司馬倫首先把晉惠帝軟禁起來,自己稱皇帝並封所有同黨為官。那時的官帽用貂尾做裝飾,司馬倫封的官實在太多,貂尾一時不夠用,纔演了出“狗尾續貂”的鬧劇。各地的諸侯王為爭奪帝位展開了廝殺,史稱“八王之亂”。
王朝內部的“八王之亂”延續了十六年,到了公元306年,東海王司馬越毒死了晉惠帝,另立惠帝的弟弟司馬熾為晉懷帝。外部的“五胡亂華”也開始了,司馬熾的懷帝纔做了六年,就被北漢王劉聰俘虜了。劉淵、劉聰父子,本是北方的匈奴貴族,自稱漢王。劉淵死後,劉聰繼位開始進攻洛陽,先攻陷洛陽殺了晉懷帝,又攻下長安殺了晉愍帝。
西晉王朝,由司馬氏陰謀篡奪曹魏政權開始,經過祖孫四代,總共纔維持了五十一年,其結局比曹魏還要凄慘。西晉滅亡之後,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起兵作亂,前後一共出現十六個割據政權,史稱“五鬍十六國”。
西晉的國都長安雖被攻陷,但南方還在晉朝掌握之中,於是北方的士紳貴族紛紛逃到江南避難。鎮守建康(今江蘇南京)的琅琊王司馬睿,挑選有名望的士紳一百零六人輔佐,於公元317年在建康即位,重建晉朝,稱為晉元帝。為與司馬炎建立的西晉相區別,歷史上把這個朝代稱為東晉。
兩晉的歷史,西晉五十一年,東晉一百零四年,共計155年。
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
東晉滅亡後的一百七十年時間裏,出現了南北政權對峙的局面。南朝先後換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北朝的北魏,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西魏又分別被北齊、北周所代替,歷史上把這段時期稱為南北朝。
東晉的晉安帝在位22年,被將軍劉裕謀殺,繼位的晉恭帝又被他毒殺。公元420年,劉裕篡位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宋,是為宋武帝。南朝各代篡位稱帝,都對前朝的子孫剪草除根,實是劉裕開的先例。
劉裕衹做了三年皇帝,就病死了。七代六十年以後,傳到宋孝武帝時,又被禁軍統領蕭道成照樣翻版篡位,滅宋稱齊。十四歲的幼主順帝劉準被滅門之前,留着眼淚說了一句千古名言:“願後身世世,勿復生帝王傢”。
公元479年,蕭道成稱帝,建立南齊,是為齊高帝。南齊王朝也衹經歷了二十四年,就又被同宗的雍州刺史蕭衍所廢,改國號為梁,就是歷史上吃素學佛的梁武帝。這位哲學家皇帝的政績實在不高明,當時的北魏因為內訌,沒有能力進攻南方,梁朝纔有一個較長的安定時期。
梁武帝是個書生,他是文學家兼哲學家,他的長子蕭統就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昭明太子,編輯了流傳後世的《昭明文選》。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除了喜歡學做和尚以外,還沒有太多的大過,壽命也活到86歲。衹是忘記了“勿慕虛名而受實禍”的警告,把權謀當道德,錯用了西魏的叛將侯景,被餓死在臺城裏。
接着蕭梁篡位稱帝的,是陳高祖陳霸先。公元557年,陳霸先在建康稱帝,史稱陳朝。登基之前,也照先例殺了先主蕭方智,自己衹做了三年的皇帝就死了。傳到第五代是他的孫子陳叔寶,就是歷史上荒唐得出奇的風流皇帝陳後主。當隋兵攻進臺城南京時,他抱着美人張麗華、孔貴人跳井,最後被人放下繩子,將三個人一起拉了上來。那口水井,景陽宮井,也變成日後的南京勝景之一。
陳叔寶與南唐後主李煜,都是很不錯的文學家、藝術傢。他自作的名麯《玉樹後庭花》,在民間廣為流傳。唐代詩人杜牧有感於此,寫有《秦淮夜泊》的詩句,詩曰: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傢;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陳朝歷五主,三十三年,如此滅亡。整個南朝的歷史加起來,共計一百六十八年。
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
北魏本是北朝的鮮卑人拓跋圭建立的國傢,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了十六國中最後一個小國北涼,統一了北方。長達一百多年,十六國紛擾的亂世纔徹底結束。
三代以後傳至拓跋宏,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魏孝文帝。孝文帝是個很有作為的人,他認為要鞏固北魏的統治,一定要吸收先進的中原文化,改革本民族的陋習。他首先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遷到洛陽,又實行漢化政策,例如:改說漢語、改穿漢人服裝、改用漢姓、鼓勵鮮卑族與漢族通婚等。北魏皇室本姓拓跋,孝文帝帶頭改姓為元,故此這裏稱作“北元魏”。
孝文帝以後,北魏開始衰落。至魏孝明帝繼位,因為年紀太小,由他母親鬍太後臨朝輔政。鬍太後專橫奢侈,但迷信佛教,因此北魏時期,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開鑿石窟,雕鑿佛像。雲岡石窟(山西大同武周山)建成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開鑿了三十多年,現存洞窟五十三個,佛像五萬一千多尊。竜門石窟(洛陽竜門山),始建於北魏時期的孝文帝,直至隋唐時代纔告完成,歷時四百多年。現存洞窟1300餘個,佛像九萬多尊,高度表現了古代的雕塑藝術水平。
其後北魏內部發生大亂,大權落到高歡和宇文泰手裏。公元534年,魏孝武帝逃到長安投靠宇文泰被殺,宇文泰另立了魏文帝;與此同時,高歡立了魏孝靜帝,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從此,北部中國分裂為兩魏:建都在長安的叫西魏,建都在鄴城的叫東魏。所以這裏纔說“北元魏,分東西”。
公元550年,東魏高歡的兒子高洋篡位,建立了北齊,也叫高齊;公元557年,西魏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篡位,建立了北周,又稱宇文周。北齊和北周又互相攻戰,烏煙瘴氣。北周武帝要大量招兵備戰,但境內十分之一的人口是僧侶,當然不少人是為逃兵役出傢的,於是决定“求兵於僧衆之間,取地於塔廟之下”。周武帝下令,銷毀佛經佛像,勒令僧侶還俗,寺觀的財産一律沒收充公,這就是歷史上的“周武毀佛”事件。
北齊的幾位皇帝,都是荒淫殘暴,到了齊後主更是不理政事。他是個彈琵琶的高手,自彈自唱“無愁麯”,自號“無憂天子”。但北周大軍攻來,片刻之間北齊就土崩瓦解了。
公元557年,北周武帝滅了北齊,統一了北方。周武帝死後傳至周宣帝,周宣帝死後,他的嶽父楊堅就篡了靜帝位,於公元581年,建立了隋朝,是為隋文帝。但是楊堅不應該滅了前主宇文氏的全族,這個惡因致使隋朝的天下僅維持了32年,又被宇文化及所滅,應了“善惡到頭終有報”的因果律。
從公元316年西晉滅亡算起,經過二百七十多年的南北朝時期,中國至隋朝纔又重新獲得統一。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
中國歷史上,能夠以短短幾十年影響後世千百年的王朝,衹有秦與隋。隋朝開國的隋文帝楊堅和繼位的隋煬帝楊廣,都是歷史上的明星皇帝。楊堅出生在陝西馮翔縣的般若寺,由尼姑智仙撫育長大,13歲還傢,15歲襲車騎大將軍,20歲繼承父爵,晉封隋國公。但促使楊堅下决心篡位稱帝的,卻是妻子獨孤氏的名言“騎虎之勢,必不得下”。
楊堅的父親楊忠與嶽父獨孤信本是生死摯友,獨孤氏小楊堅14歲,所以隋文帝是歷史上成了名的“懼內”皇帝。最後還是聽信獨孤皇后和次子楊廣的蠱惑,廢掉長子楊勇的太子位,改立楊廣為太子。獨孤皇后死了不到三年,楊廣就殺了病中的父親,自己繼位做了皇位。隋文帝楊堅在臨死之前,纔後悔過分聽信皇后的話,受了兒子的欺騙,便捶床嘆息說:“獨孤誤我”!但是為時已晚。
隋煬帝楊廣初登大寶,躊躇滿志,作詩說:
“我本無心求富貴,誰知富貴迫人來”。
楊廣是個荒淫出了奇的人,他殺父弒兄、姦母淫嫂,無惡不作,還經常自負地引鏡自照,摸着自己的脖頸說“好頭顱,誰當斫之”?
暴君楊廣也還辦了幾件好事:一是在洛陽建了一座新都城,東都;二是開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全長四千裏,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對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交流,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無休止的勞役和賦稅,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來。公元612年,楊廣調動大兵113萬、民夫300萬,發動對高麗的戰爭大敗,全國震蕩,流寇四起,隋王朝的統治坐不穩了。
楊廣不斷派兵徵剿,並親自坐鎮江都(蘇州、揚州)指揮。他身邊的禁衛軍將士,多是陝西關中地區人,眼看跟着隋煬帝沒有生路,無不想開小差回傢。將軍宇文化及利用這個機會,發動兵變,把隋煬帝楊廣抓了起來。楊廣對監視他的人說:“我何罪之有?”軍士們說:“你相信姦邪,拒絶忠告,窮奢極侈,發動戰爭,使男子死在戰場,婦兒走上絶路,這就是你的罪。”
隋煬帝無話可說,自己解下汗巾被勒死了。統治中國的隋王朝,衹傳了兩代三十八年就宣告滅亡了。後世學者,習慣以“隋唐”並稱,因為隋朝的歷史太短,實在是三百年李唐王朝的過渡期。唐朝不是以陰謀篡位得的天下,而是像漢初一樣,是以武功實力開國立業的。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
李淵的祖父李虎,本是北周的大將軍,襲封唐國公。李淵的母親與獨孤皇后又是姊妹,所以李淵與隋文帝的關係甚密。李淵六歲就承襲唐國公的爵位,十六歲做了楊堅的貼身侍衛,千牛備身。文帝一朝,李淵先後做過譙州、隴州、祁州刺史。隋煬帝時又從滎陽、婁煩兩郡太守提升為殿內少監、衛尉少卿。
公元617年,楊廣派李淵到太原去當留守。太原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加之城池堅固,素有“中原北門”之稱,自古以來是兵傢必爭之地,更是有隋一代北拒突厥的屏障。李淵有四子,第二子李世民其時十八歲,有膽有識,慷慨好客,結交了不少豪傑異士。
就在隋朝的江山岌岌可危之時,有術士稟奏楊廣,竜門地區發現十分明顯的“天子氣”,其氣厚重,一直蔓延到太原。接着又奏報有李姓者將衝犯大寶。隋煬帝格外重視,於是在太原設立避暑的汾陽宮,又大開殺戒要將李姓人殺光。不少姓李的高官重臣都沒能幸免,如權貴李混的傢族就無辜被滅。李淵仗着與楊傢沾親,纔躲過這一劫。
李淵本來膽小,對反隋一事猶豫不决。李世民就與楊廣的兩個妃子設計脅迫,李淵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起兵反隋,大駡李世民說:“破傢亡軀亦由汝,化傢為國亦由汝矣”。
為解决後顧之憂,首先采取李世民安撫突厥的計策,並取得突厥可汗的支持。北方安定了,李淵自稱大將軍,由李建成、李世民任左右領軍大都督,直逼隋都長安。在關中諸路義軍的配合下,唐軍渡過黃河,集中二十多萬大軍把長安圍了個水泄不通。
李淵攻下長安以後,立煬帝的孫子,十三歲的楊侑做個挂名的皇帝,而遠在江都的隋煬帝則成了一文不值的太上皇。這一策略高明得很:立個傀儡皇帝,敵對勢力就沒有討叛的藉口;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就取消了他的合法地位。
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殺。五月二十日,李淵在起兵反隋一周年之際,廢黜隋恭帝楊侑,自己登基稱帝,建立唐朝,年號武德,是為唐高祖。
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前面提到,李世民設計用酒灌醉了李淵,使他在昏昧中姦污了隋煬帝在晉陽行宮的兩個妃子,迫使李淵不得不聽從他的主意。這一動心用意,埋下了李唐王朝後世的屢次“女禍”之變,造成晚唐時期軍閥專權的藩鎮之亂,始終沒能逃出歷史的因果定律。
唐王朝在玄宗時代達到極盛,就是所謂的“開元之治”。其後就發生了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大唐的國勢自此由盛轉衰。到了唐朝後期,經過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朝政越來越混亂。唐宣宗算是一個比較開明的皇帝,也沒能改變這個局面。唐宣宗死後,繼位的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更是奢侈糜爛,腐朽透頂。
此時,唐王朝的統治權已經名存實亡,各藩鎮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不斷擴充勢力,爭奪地盤,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據力量。其中最強大的是河東節度使李剋用和宣武(今河南開封)節度使朱溫。朱溫的原名叫“朱三”,本是無惡不作的地痞,以後跟隨黃巢起兵造反。黃巢兵敗,他見風轉舵,叛變降唐,因鎮壓義軍有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
唐僖宗死後,其弟李曄繼位,是為昭宗。唐昭宗不滿宦官亂政,動手除宦失敗,竟被宦官軟禁起來。朱溫於是以勤王除宦為藉口,趁機將昭宗挾持到洛陽。唐昭宗還想秘召各地的藩鎮來救他,但救兵還沒到,就被朱溫給殺了。十三歲的李祝被立為傀儡皇帝,就是昭宣帝。
公元907年,朱溫廢了唐昭宣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梁,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唐朝歷史就此徹底結束,從李淵創國基開始算起,李唐王朝傳了二十代,共計二百九十八年。
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
從朱溫建立梁朝開始,中國北方前後換了五個王朝——梁唐晉漢周,為與前朝有別,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方和巴蜀地區也有九個稱帝、稱王的割據政權(前蜀、吳、閩、吳越、楚、南漢、南平、後蜀、南唐),加上北漢一共是十國,所以這一時期又稱為“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的壽命都很短暫,五代沿續了五十三年,十國七十七年,加來衹有一百三十年的歷史,其存亡興衰各有其因由,所以“稱五代,皆有由”。
朱溫建立後梁朝,在位僅六年就被自己的兒子所弒。另一個兒子友貞繼位十年,史稱後梁末帝。接着,便是後唐主李存勖,沙坨郡(今新疆境內)人,史稱為鬍人。實際上他的祖先早已是漢化的西北民族。他因襲其父李剋用的晉王爵號,打出為李唐復仇的大旗,破契丹、滅朱梁,統一了北方。李存勖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唐,建都洛陽,為“後唐莊宗”。可惜,這位愛唱戲的票友,莊宗好景不長,當了三年的皇帝卻死在伶人(戲子)手裏。
繼他而起的,是後唐明宗李嗣源,尊他為明宗是因為他確實高明。史載,明宗“每夕於宮中焚香祝天曰:某(我)鬍人,因亂為衆所推。願天早生聖人,為生民主”。李嗣源能有這種存心,不要說五代時期的帝王中無人可比,歷史上也找不出能說出此話的第二人。但到了明宗之子,唐末帝李從珂手裏還不到三年就亡國了。後唐的歷史,從李存勖稱帝開始算起,衹有十三年。
跟着稱帝的,是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石敬瑭。他本是李嗣源的女婿,因與唐末帝不合投靠了契丹,藉契丹兵滅了後唐,建立後晉。石敬瑭甘心拜契丹國主為“父皇帝”,並將雁門關以北的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造成宋朝開國以後,黃河以北成了遼金元三朝的根據地,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南北對峙的局面,而有宋一朝夢想了三百年,始終都沒能收復。但是石敬瑭的後晉也衹有十二年的時間,就轉入他的部將劉知遠手中。
劉知遠在太原稱帝,趕走契丹人,定都汴京,改國號為後漢。劉知遠衹做了十個月皇帝就死了,他的兒子後漢隱帝劉承祐即位以後,發生了動亂。漢隱帝派人刺殺大將郭威,激起郭威兵變,結果是郭威篡位稱帝,改國號為周。後唐李存勖、後晉石敬瑭、後漢劉知遠三帝,都是沙坨人,衹是氏族不同而已,故此在歷史上稱他們為“沙坨”鬍人。
周太祖郭威稱帝三年就死了,由於沒有兒子,於是由他的養子柴榮,也就是皇后柴氏的內侄繼位,稱為世宗。柴榮精明幹練,在位期間實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使後周的國力不斷增強。公元959年,周世宗在位六年,死於徵遼途中,由衹有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是為周恭帝。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周恭帝即位,提升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禁軍部隊的統帥),要他出兵抵禦北漢國與遼朝的侵擾。大軍離京城僅僅二十裏,就在陳橋驛發生兵變,據說將士們把早已準備好的黃竜袍加在趙匡胤身上,強迫他做了宋朝的開國皇帝。周傢柴氏的孤兒寡母沒有辦法,衹好拱手讓位。
趙匡胤改國號為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是為宋太祖,歷史上稱為北宋。趙匡胤又用了十三年時間,滅了南方五國,但對北方的燕雲十六州和雲南大理,始終無力統一。其後由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繼位,是為宋太宗。趙匡義雖然也是在軍旅中長大,但比他哥哥還酷愛讀書,史書上記載:他在“兵間二十年,手不釋捲”。徵戰中總有十幾匹馬,為他馱書。中國文化中有兩句最有名的成語“開捲有益”和“宰相須用讀書人”就是他說出來的。
趙匡胤開國稱宋,衹做了十六年皇帝就死了,他的死一直是歷史上的疑案之一。所謂的“燭影斧聲”,便說明他在臨死前與弟弟趙匡義有爭執,有人懷疑他是被趙匡義逼死甚至氣死的。史書上記載,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後臨危的時候,當着輔相趙普對趙匡胤說:“你能夠輕易地取得天下,是因為柴傢(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倘若後周有老成的後代做皇帝,你哪裏有這個機會?所以你死後應該傳位於弟弟趙匡義,匡義再傳給你的三弟匡美,其後再傳給你的兒子趙德昭。衹有老成的人繼位做皇帝,纔是社稷之福”。趙普記錄了這段話,並在末行簽了字“臣普記。藏之至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但趙匡義並沒有遵照母後的遺囑,將帝位傳給兄弟、侄子,而是傳位給自己的三兒子趙恆(宋真宗)。宋真宗采取金錢外交的弱國政策,對遼金元低首自卑,纔有後來的靖康之恥,徽宗、欽宗雙雙被虜,囚死在金人的“五國城”。接着就是康王趙構南渡,終於又在江南杭州重建朝廷,史稱南宋,是為南宋高宗。
縱觀中國歷史,三代以上是以德化民,用文治平天下;三代以下,是以“止戈為武”的武功平天下,然後再事治國。“功德並用”“恩威並濟”始終是傳統儒道文化的帝王之道,而趙宋天下在建國之初,就用“黃袍加身”“陳橋兵變”的手段巧取豪奪,非以正義之師統一中國。立國之後又不徹底地恢復北方失地,從此便偃武修文,妄圖以金錢議和,媚敵自保。致使朝分兩宋,趙傢的帝王成為“守文弱主”,實是祖先誨淫誨盜,咎由自取種下的惡因。
兩宋一共傳了十八代,歷十九帝,共計319年歷史。其中,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南宋是一百五十二年。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絶宋世。
在南北宋時代,中國北方已經先後興起了遼、金兩個王國。遼國是契丹族,金國是女真族,他們並不是入侵中國的外族,而是早已歸化居住在北方的少數民族。在文化教育上,仍然是以中國文化的儒傢思想為主,佛道兩傢為輔的華夏文明。
建立遼國的是耶律阿保金,他在北京(古稱東丹)建立了遼國。金族姓完顔,完顔阿骨打在聖京(今瀋陽)建立金國。遼國的歷史有二百一十年,金國支持了一百一十七年,以後金滅了遼,元又滅了金。到元世祖忽必烈,元兵南侵,先與南宋軍隊配合,滅了金國。
公元1271年,忽必烈稱帝,改國號叫元,是為元世祖。元世祖藉口南宋不執行和約,派元兵進攻襄陽,宋軍連戰連敗。宰相賈似道嚮元求和,反而促使南宋早亡。襄陽城在被圍五年後,終於被元兵攻破,元兵乘勝南下,進逼臨安。
公元1276年三月,元軍逼近臨安東郊,文天祥主張與元兵决一死戰。但南宋王朝已决心投降,宰相陳宜中又趁機逃跑,不得已讓文天祥以右丞相的名義與元人談判。文天祥到元營後,始終不屈服,以後被押解到元大都,囚禁四年後死在那裏,留下《正氣歌》汗青千古。
四歲的小皇帝恭帝趙顯與皇太後請降,也被虜往元大都。趙顯北去,南宋亡國。依稀中與趙匡胤逼迫後周柴氏孤兒寡母退位沒有兩樣。後人有詩曰:
憶昔陳橋兵變時,欺他寡婦與孤兒;
誰知二百餘年後,寡婦孤兒又被欺。
恭帝的兩個哥哥,九歲的趙昰和六歲的趙昺逃到福州。趙昰即位,為端宗,但不久就死於逃難的海船之上。張世傑和陸秀夫等朝臣又擁立衛王趙昺繼位,轉移到厓山(今廣東新會南)繼續抗元。
元軍分為四路,圍攻宋軍水師。潮落的時候,元軍從北面衝擊:潮漲的時候,元軍又順勢從南面進攻。宋軍兩面受敵,勘勘招架不住。左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對趙昺說:“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隨即背着趙昺跳海而亡,楊太妃也赴海而死。
公元1279年二月,元朝統一了中國,宋世徹底宣告滅亡。
莅中國,兼戎狄。九十年,國祚廢。
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領在斡難河(今鄂嫩河)邊集會,公推鐵木真為蒙古大汗,即成吉思汗。汗漢同音,有仰慕漢王朝的意思。
成吉思汗打敗了金朝,兵力更強大了。公元1219年,有一支蒙古商隊受成吉思汗派遣到西方去,經過回回國(花剌子模,即今裏海、鹹海一帶)遇害。成吉思汗聞訊大怒,親率二十萬蒙古大軍滅了回回國,又繼續嚮西逼近印度,占領了現在的中亞細亞各國。前鋒部隊一直打到歐洲東部,大破歐洲聯軍;又打到伊朗北部,滅大食國,纔班師回國。元朝的中國版圖,是有史以來最廣大的,南至臺灣,東到東海(幾次渡海徵日本都未成功),西至多瑙河,北到沙漠,兼併了諸多的種族,所以稱“莅中國,兼戎狄。
蒙古人徵西作戰,立功行賞都要數人耳朵,所以士兵的馬背上都馱着成麻袋的人耳朵。歐洲人想起這段歷史,就咬牙切齒的稱東方人為“黃禍”,並與中國竜的圖騰聯繫在一起謬論連綿,形成對東方人和中國文化的偏見。
蒙古人所以能西徵東討,無往不勝,是因為蒙古軍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兵種,鐵騎。這種經過嚴格訓練的騎兵軍團,可以壓倒性的優勢殲滅地面上的陸軍部隊。窮兵黷武的元朝衹傳了十代,九十八年的歷史,最後亡在元順帝手裏,應了老子“兵強者死”的名言。
元朝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對中國文化的破壞卻是毀滅性的。蒙古人與遼金兩個民族不同,本來就沒有文化基礎,又沒受到華夏文明的熏陶,所以忽必烈一到西藏,就被藏傳佛教的文明驚呆了,尊十五歲的藏僧八司巴為國師,並請他製作蒙古文字。統一中國以後,更是與西藏喇嘛一起共治中國,還將大小喇嘛分派到中國各地進行教化,搞得民怨沸騰,致使有明一代徹底鏟除藏傳佛教,中原密宗東流日本,史稱“東密”。好在忽必烈時代有一個金國的遺賢耶律楚材,與一個和尚出身的漢人劉秉忠,二人都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化素養,纔使得蒙古人漸漸受到儒傢文化的熏習。
忽必烈死後,由他的三兒子鐵木耳“元成宗”繼位,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那篇封號的文章“製誥”,更是勝過歷代敕封孔子的“詔書”,誥雲:
“製曰: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儀範百王,師表萬世者也。可加大成至聖文宣王。遺使厥裏,祀以太牢。於戲!父子之親,君臣之義,永為聖教之遵。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資神化,祚我皇元”。
但是元朝宮廷多數的朝臣和族人,仍是信奉喇嘛教,因此元順帝時纔有韓山童的白蓮會,宣傳天下大亂,彌勒佛下凡救世。跟着便有方國楨、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等趁時而起,加速了元朝的滅亡。
太祖興,國大明。號洪武,都金陵。
明太祖朱元璋是繼劉邦之後,歷史上第二位平民皇帝,所不同的,劉邦是布衣登帝位,朱元璋則是和尚做皇帝。但他沒有劉邦的豁達大度,也沒有李世民的雄纔大略,因此有明一代雖也是山河一統,但遠遠沒有漢唐開國的規模和氣勢。
朱元璋出生在元末亂世的貧民家庭,祖上世代務農,童年孤苦無依以討飯為生,備受世人的白眼和欺凌,形成其後仇恨多疑、刻薄寡恩的作風。朱元璋十七歲上出傢皇覺寺,纔兩個月就由於“寺僧以歲饑罷僧飯食”又出去討飯化緣,直到三年後纔又回到皇覺寺。追憶這段經歷時,朱元璋說:“衆各為計,雲水飄揚。我何作為,百無所長,依親自辱,仰天茫茫”。25歲時朱元璋投軍,與徐達、湯和、周德興等放牛時的夥伴一起,金戈鐵馬,北戰南徵。元大都被攻破,元順帝攜妻將子,逃嚮漠北,元朝至此滅亡。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金陵(南京),年號洪武,史稱明太祖。從朱元璋定都到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金陵是明朝53年的國都,朱元璋曾用21年的時間修建南京城墻。金陵在歷史上稱為六朝古都,三國時期孫權據長江之險在武昌登基後,遷都金陵,成為首位在金陵建都的人。此後司馬睿在此建立東晉政權,稱作建康。南朝的宋齊梁陳都在建康定都。南唐將金陵改稱江寧府,明朝建都後將其改稱為南京。
朱元璋的最大缺陷就是“不學無術”,雖然他勤奮地讀書一陣,但根本學識始終沒有脫離在皇覺寺為僧時的知識範圍。因此他締造的明朝的政治體係中,官職的設置仍然沿用叢林寺院的僧職,如督察院、都檢、統領等。在心理上,由於出身的關係,朱元璋始終有一種隱隱的自卑感,致使朱元璋登基以後,總想找出一個聲名顯赫的祖宗作自己的背景,於是想到了朱熹。正在猶豫不决的時候,朱元璋問理發的朱司務是否為朱熹的後人。誰知那個理發匠卻說:我有自己的祖先,我雖姓朱,但與朱熹卻沒有關係。為什麽要認他做祖先呢?朱元璋聽了很慚愧,就打消了認朱熹作祖先的念頭,但開科取士的標準定為朱熹的《四書章句》卻始終沒有動搖過。
迨成祖,遷燕京。十七世,至崇禎。
公元1398年,朱元璋死了,太孫朱允汶繼皇帝位,改元建文,是為明惠帝。朱元璋開國後,一直對異姓功臣深懷疑忌,所以軍事大權都在朱氏諸王手中,尤以燕王朱棣為最。朱允汶為瞭解除諸王“尾大不掉”帶來的威脅,一登基就開始削番。先從朱棣的胞弟朱肅下手,逮捕了幾個朱姓王並將其廢為庶人。又下令諸王不得節制文武官吏,進一步限製了諸王的權力。就在要削除燕王朱棣的權力時,朱棣趁機起事,釀成為期四年的“靖難之變”。
公元1403年,朱棣登上皇帝的寶座,改元永樂,定都北京,是為明成祖。至於朱棣為什麽要遷都燕京,有幾個歷史原因。其一,燕京是朱棣的竜興之地,是他作燕王時的封地和府邸。其二,“靖難之變”中,朱棣曾在南京大肆屠戮,殺人數萬之衆,史稱“瓜蔓抄”,因此不願意住此血腥之地。其三,蒙古人雖北遁大漠,但還在蠢蠢欲動,北方尚有戰事。而歷史上建都南京的王朝無不帶有偏安性質,不是有作為的帝王所居之地。1406年,朱棣明令遷都,次年開始修建北京城,歷時十三年纔告竣工。
明朝三百年是朱姓與宦官共有的天下,明太祖、成祖之後的十五個子孫皇帝無一不是被太監所控製,幾乎找不出一個對社會文化有貢獻的君主。倒是出了幾個偏纔:英宗朱祁鎮如果不做皇帝,專學天文,可以成為名傢;神宗朱翊鈞,嗜財如命,如果專學經營,定可以發傢致富;熹宗朱由校愛作木匠,如果專習土木工程,應該大有可為。但他們不幸當了職業皇帝,反而在歷史上劣跡斑斑。而明代的文運,從朱元璋開始就既不尊重相權,又不重視文臣學者,致使萬歷後期的太監頭子魏忠賢大興黨獄,隨便定罪殺戮儒臣學者。直至李自成的民兵入京,崇禎自殺,清兵入關,結束了朱明與太監共天下的歷史。
大明王朝從朱元璋開國,傳了十六世,歷十七帝,到崇禎皇帝朱由檢結束,共計兩百七十七年。其後雖有五王復建南明,畢竟大勢已去,所以僅苟延殘喘了十六年。
權閹肆,寇如林。至李闖,神器焚。
明朝由興而衰、由盛而亡,也是重蹈元朝的覆轍,蔡東藩總結為“骨肉相殘、權閹迭起、姦賊橫行、宮闈恃寵,以及流寇殃民”五條,尤以“權閹肆,寇如林”為最甚。
宦官專權是明朝的特點之一,而且愈演愈烈,例如英宗時的王振,憲宗時的汪直,武宗時的劉瑾,熹宗時的魏忠賢。其中,劉瑾為首的八個太監,人稱“八虎”,已甚為囂張,魏忠賢更是成立了萬人組織的宦官武裝,將廠衛(特務組織)的罪惡登峰造極,使明王朝的政治腐敗到極點,其結果必然是民不聊生,流寇四起。在流寇中最成氣候的就是李闖(李自成)。李自成是陝西米脂人,因傢貧投為驛卒,驛站解散以後,無處存身,參加了民軍。後與劉宗敏、李信、牛金星等人聯合起來,又有張獻忠的呼應,攻城掠地,勢不可擋。
公元1644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進北京。懷宗朱由檢至此還有太監曹化淳守城,不想曹化淳獻城投降了。京城一破,朝臣散盡,懷宗皇帝身邊衹剩下一個太監王成恩。崇禎見大勢已去,命後妃等自縊殉國,又劍傷長公主,自己跑到煤山(今景山),咬破手指,留下血書遺詔:
“朕涼德貌躬,上幹天咎,緻逆賊直逼京師,此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崇禎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於煤山壽皇亭投繯自盡,時年三十五歲,太監王承恩與帝對縊。
李自成占據京城,在武英殿稱帝,國號大順。接着便嚴刑拷打前朝降臣,追脅金銀寶物,使得已降之人復生反意,纔有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勾結清兵,一片石大破李自成。李自成兵敗,經陝西退至湖北,死於湖北銅山縣九宮山。
其時清兵衹占據中國的北方,江南的前明殘部,繼續擁戴福王朱由嵩在南京繼位,改元弘光。督師史可法領兵抗清,無奈人心已散,回天無力。史可法戰死在揚州,福王朱由嵩被俘,統治中國276年的明王朝徹底滅亡。
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剋大定。
清太祖福臨就是入關稱帝的順治皇帝,他的祖父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為女真族人,建立了後金。順治的父親是皇太極,他在聖京(今瀋陽)稱帝後,改國號為清,改族名為滿。順治皇帝福臨是皇太極的九兒子,即位時年僅六歲,不得不由多爾袞攝政。正當清廷孤兒寡母當政的危機之中,適逢吳三桂乞師,清廷趁勢乘時而起,由吳三桂為先驅,名正言順地入關稱帝。
滿族人自認為與大明並無奪社稷之仇,滿人入關是因為李闖滅明,漢人無法收拾殘局纔請清兵入關的。所以滿清入主中原,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旗號,又修復被李闖燒毀的明陵,為崇禎皇帝發喪。這就是此處說的“膺景命”,也就是順應天命的意思。
福臨在北京登基稱帝之時,除了京北以外,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尚未被清廷統一。除李自成、張獻忠的殘餘勢力外,南方還有南明的臨時政權存在,各地反清復明的徵戰皆未平息。所以順治在位的十八年時間裏,全國都還兵荒馬亂,幹戈未息,清室皇權還處在安危未定的局面之中。入關前後的八旗子弟,全數不過四萬人,加上科爾沁蒙古的蒙旗在內,總兵力不足十萬。“靖四方,剋大定”的功績,是以漢人漢軍作為代理戰爭的先驅,利用洪承疇、吳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藩王纔平定了南方,統一了中國。
所以當鄭成功在臺灣率水師十七萬北上,剋鎮江、圍南京聲勢浩大,清廷已做好不得已出關退守的準備。鄭軍因天氣變化,天時不利,加上策劃指揮不力,再之與鄭成功對壘的又是漢軍,造成鄭軍敗走,反成敗局。
到了康熙一朝,除鰲拜、平三藩、定北疆,中國纔真正安定下來。在康雍乾三朝一百多年時間裏,國傢富強,人民生活安定,是清朝最鼎盛的時期。道光以後,則一代比一代弱。自順治入關至宣統退位,滿清共傳了九代十帝,共計兩百六十七年的歷史。
廿四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悠久的中國歷史全都在此濃縮介紹了,它詳細記載了一個朝代是如何從治到亂,如何從興旺走嚮衰亡的。歷史絶不是一些消逝了的東西,至今仍伴隨着人類的影子,後人以歷史為證,以道德與良心來審視昨日與今日的人和事。
西方的思想傢可能看不起中國的文化傳統,但對中國古代的史學,無不肅然起敬,黑格爾就是一例。因為中國古代的歷史學是世界上其他文明國傢無法比擬的,我們有二十四正史,有《通鑒》、《續通鑒》,有十通、有實錄、起居註等詳盡而豐富的史料。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二十四史是一套最係統、最完整的史書,上自伏羲氏,下至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結束,如果再輔以清代的《清史稿》就是二十五史,是一套完整的中國古代史。不過《清史稿》是待定的史稿,還沒有最後定稿為《清史》,所以中國的正史衹有二十四史。
歷史像一面鏡子,清清楚楚地映照出過去和現在的美醜妍媸、是非善惡,揭示出因果循環的大道理。衹有明白了“善惡到頭終有報”這個原則,才能夠做到以史為鑒。我們今天對此並不完全相信,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讀懂歷史。清朝的歷史距離我們最近,宣統退位至今不過八十幾年。1644年明朝滅亡,明將吳三貴引清兵入關。其時皇太極已死,清世祖順治皇帝衹有六歲,他的母親就是孝莊皇太後。孤兒寡母帶着四十萬清兵,入主中原,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使清朝在十八世紀後期,成為當時亞洲東部最強大的帝國。到了一九一一年,隆裕皇太後帶着六歲的宣統皇帝宣佈退位,宣統三歲登基,在皇帝位僅三年清朝就滅亡了。
大清國入主中原,是寡婦太後帶着六歲的小皇帝開始的,清朝結束的時候也是寡婦太後帶着一個六歲的小皇帝,由此可見,歷史怎麽開始的還怎麽結束,一絲一毫都不差。衹是我們的壽命太短,看不到267年這個因果循環的全過程,但是清朝的歷史存在,我們可以通過這段歷史來認識這個因果循環的道理。
再往前推到宋朝,宋朝開國的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他本是後周世宗柴榮手下的高級軍事將領,手握兵權。959年柴榮死了,七歲的幼子柴宗訓繼位,還有一個寡婦符太後。隨即在960年正月就發生了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擁兵還朝,逼着小皇帝讓位給他,建立了宋朝。到了南宋末期,元將伯彥引兵渡江,勢如破竹,小皇帝帝昺衹有八歲,被元兵追逐到了廣州外海的崖山,最後由左丞相陸秀夫背着跳海而亡,還剩一個老太妃在船上,眼看沒有希望,也赴海死了。正應了元朝統帥伯彥拒絶宋使的一句話,“汝國得諸小兒,今亦失諸小兒”。果報昭彰,因果不爽,歷史的發展是蠃旋式重演的,種什麽因一定得什麽果,因果循環的規律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前面已經講到,讀歷史要註意史料的可靠性,前朝的歷史都是後朝人編定的,是否靠得住大成問題。現代史更成問題,董希文的一張“開國大典”油畫,本來再現的是十月一日新中國成立的歷史瞬間,但是57年畫面上將高崗摳下去,67年又將劉少奇摳下去,80年代又全部再復原回來,這哪裏還是歷史。所以孟子纔說:“盡信書(尚書),不如無書”。
僅讀史書是不夠的,還要同時參考實錄、十通、帝王起居註、歷代奏議等具體的史料,就可以通曉古今,好象親眼看見一樣,也就不會以偏概全了。這裏雖然衹提到了實錄,我們要由此聯想到其他的相關史料。
實錄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大事記,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的實錄,按時間順序概括地記述了本朝發生的大事件,以及帝王參加活動的情況。最早的實錄就是寫《千字文》的周興嗣記述的梁武帝的《梁皇實錄》。現在保留最完整的是《明實錄》和《清實錄》。
此外尚有三通,是古人學習歷史的必讀書,就是唐杜佑的《通典》、宋鄭樵的《通志》、元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三通記述史實的體例各不相同,使我們得以從不同的角度,多方位的瞭解歷史。以後又有了《續通典》《續通志》《續通考》,但衹續到明朝。清代人又編了《清通典》《清通志》《清通考》,合稱九通,再加上《續清通考》就是十通書,在史學上是極為重要的。
歷朝的奏議,相當於現代報紙的社論,在當時是由大臣們提出的建議和報告。為什麽要提出建議呢?因為要奏議的事情一定有問題,否則就不會再提出建議了。帝王起居註,專門記錄了帝王每天的衣食起居,參加的各種活動和會見的客人,以及相關的主題與結論,一條一款,不厭其詳。今天清宮皇史宬裏收藏有清代十位皇帝完整的起居註,從每日的食譜到戲單,為我們瞭解具體的歷史事件提供了可靠可考的史料。由此可見,絶對不能衹讀歷史,一定還要參考求其他的資料,纔可以瞭解歷史的全貌,避免以偏概全。
這樣一來,歷史就變得很繁雜了,哪裏還讀得過來呢?因此我們讀歷史一定要有次序,知道以何種史學著作為主,知道先讀什麽後讀什麽。中國的史書主要分為通史和國史,通史是從頭講到尾,國史衹講一個朝代。通史當然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最好,它上接《左傳》下至五代,記述了宋以前1360多年的歷史。但因其分量太大,朱熹又著了《通鑒綱目》,清末流行的《禦批通鑒輯覽》和《綱鑒易知錄》都是很好的簡化通史課本,現代人著的史書能否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就很難說了。
從著書順序上看,《史記》是記傳體的通史,《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是國史,這四部書寫得最好,不但文理文采好、記述的事實清楚,內容也最為精要恰當,能把這四部史書讀懂了,記述歷史事件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脈絡與方法就掌握了,二十四史也就一脈相承的自然順下來了。
南懷老認為,我們讀歷史要註意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始終無法解决的兩個的問題:一是統治階級的治權,一是學術思想的權威。前者是古今中外帝王的大業,孟子稱為“人爵”;後者是古今聖賢的千秋大業,孟子稱為“天爵”。它雖然不能像帝王的治權那樣煊赫一時,卻擁有思想的威權和永久的價值,可以在無形中左右歷史發展的趨勢,孔子也因此被尊為“素王”。如果以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的觀點分判中國文化思想的發展,的確是五百年一個周期。
第一個五百年是周代文化階段,大約在公元前1115年至1079年,從周公的學術思想開始。因為周公整理了西周以前的中國文化,集上古文化之大成。而孔子的學術思想,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推崇“鬱鬱乎文哉”的周代文化,因此探尋儒傢學術思想的淵源,必然追溯到周公。
第二個五百年是孔孟思想階段,大約始於公元前571年至545年,這是孔孟思想的興起階段。孔子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由此經列國,至秦漢,直至漢武帝時代“罷黜百傢,獨尊儒術”,儒傢學術思想纔正式占主導地位,正如司馬遷所說:“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
第三個五百年是自東漢末年三國之際,佛教傳入以後,儒釋道三傢文化思想的大碰撞、大交變階段。第四個五百年是隋唐文化階段,儒釋道文化由大交變到大融合,特別是文中子融會儒釋道三傢學術思想,影響初唐的文化思想頗深,為盛唐的文化鼎盛奠定了基礎。第五個五百年是宋儒的理學階段,出現了理學五大儒,他們的學術思想替代了隋唐時期禪宗五傢宗派的盛勢。第六個五百年是王陽明理學的權威時期,第七個五百年是清代的經學與理學階段,提倡樸學務實,經世濟用的事功學問,鼓吹民族正氣與良知,直接影響到辛亥革命和後世的建國方略。
時至今日,我們的歷史文化與學術思想又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巨變,中西文化思想的大碰撞,使我們吃盡了苦頭,所以傳統文化與學術思想又在復活,必將重現於世形成新時代的文化精神。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以來,五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記住宋儒張載的名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絶學,為萬世開太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