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志感悟 》 揭開20幾歲的迷思:20幾歲的問號 》
第3節:現實和夢想同樣重要
鬆嶋·亞 Song Nakajima Asia
2. 現實和夢想同樣重要 記得有首歌曾經唱到:“一萬個美麗的未來,比不上一個溫暖的現在,每一個真實的現在,都曾經是你幻想的未來!” 難道理想真的僅僅是理想,現實終究是現實嗎? 二十多歲的人,都曾經有過無數美好夢想:考一所理想的學校、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庭以及一份刻骨銘心的愛…… 然而,殘酷的現實總會讓你一次又一次地與它們失之交臂。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每個人要想成功,都註定要經過無數次的跌倒和失敗。 不過,這並不是說理想總會被現實摧毀,而理想就不重要了,相反,如果沒有理想的話,那麽我們也根本無法成就事業和體驗人生的樂趣。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理想是盞路燈,沒有理想,也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了方向,也就同樣沒有了生活。” 但是,不顧一切地拋開現實去追求理想,也同樣是錯誤的。 《紐約客》雜志上曾經刊登了這樣一則故事,描述一位到美國追求夢想的俄羅斯女孩,如何從尋夢的玫瑰色天堂,落到了流落街頭的現實世界之中。 丹尼亞和丈夫一起在俄羅斯的英語培訓班學了一段時間的英語之後,就想辦法來到美國,並打算追尋夢想。他們到了美國之後,學過電腦的丈夫很快就找到了一份程序設計師的工作。 而丹尼亞卻不肯委屈自己。她認為,自己的英語要比一般人好很多,而且還年輕漂亮,和其他的俄羅斯、烏剋蘭裔新移民相比,她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因此她總是告訴自己說:“我不是來謀生存的。我來到美國,是為了人生的成功。所以,我一定要找一份體面而賺錢的工作。” 就這樣,她每天都在《紐約時報》的求職欄裏圈選合適的信息,然後一傢傢投遞簡歷、前去面試。但是,一年多過去了,她仍舊沒有找到夢想中的體面又多薪的工作,甚至有一次去應聘櫃臺接待員都被拒絶了,理由就是:她帶有俄羅斯口音的簡單英語讓她根本無法胜任櫃臺接待員的工作。 後來,她不得不一次次地降低要求,但她發現自己的能力,即使是在餐廳裏打雜也無法胜任。接着,又因丈夫失業,生活陷入睏境,他們被迫流落街頭,這時候她纔沮喪地意識到,尋夢所需的條件,遠遠超過她所想象的。繁華的曼哈頓自己每天都能看見,但好像就是和她隔着透明玻璃一樣,怎麽也融不進去。 可見,無論你的理想多大,明白的道理有多少,在理想與現實PK時,如果你不能好好地把握,就無法揚起自己的生命之帆,一切都將沒有任何意義! 記得《麥田捕手》中有一句話:“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着。” 任何理想都會和現實有所差距,但有的人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能及時地將現實和理想結合起來,並一直堅持到最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南海出版公司 |
|
|
第1節:20幾歲的迷思 | 第2節:現實給你的一記重拳 | 第3節:現實和夢想同樣重要 | 第4節:二十幾歲,你和夢想差幾步? | 第5節:二十幾歲,告訴世界我來了 | 第6節:你找到工作了嗎? | 第7節:求職應聘時你最在意什麽? | 第8節:什麽樣的工作算是好工作? | 第9節:如何找到好工作?(1) | 第10節:如何找到好工作?(2) | 第11節:迷茫的職場“閃跳族” | 第12節:積極也需有個“度” | 第13節:二十幾歲,跨越職場二重門 | 第14節:四星上將也曾是職場“菜鳥” | 第15節:剋服職場中的“水土不服”(1) | 第16節:剋服職場中的“水土不服”(2) | 第17節:你的財富超過了比爾·蓋茨? | 第18節:惰性造成的拖拉(1) | 第19節:惰性造成的拖拉(2) | 第20節:二十幾歲,拒絶閉門造車 | 第21節:學習他們的用人之道 | 第22節:藉鑒絶非簡單地COPY(1) | 第23節:藉鑒絶非簡單地COPY(2) | 第24節:藉鑒絶非簡單地COPY(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