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诗歌评论 》  精校集評李後主詞全集     》
捲三
    
佚名 Yi Ming 
 
 采桑子之二 精校集评李后主词全集 卷三(據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鈎。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遊,九麯寒波不泝流。
 
 校記
 [調名]宋澤元校本《草堂詩餘》、玄覽齋本《花間集》作“醜奴兒令”,《類編草堂詩餘》註:“一名‘羅敷令’”。《花草粹編》調下有題“秋怨”。《全五代詩》題作“羅敷豔歌”。
 [驚]《詞林萬遜作“經”。
 [晝]劉繼增《南唐二主詞》註:“一作‘舊’。”
 [新愁]《詞林萬遜、《類編草堂詩餘》、《嘯餘譜》均作“和愁”,玄覽齋本《花間集》作“如愁”。
 [在]《詞林萬遜、《類編草堂詩餘》、《花草粹編》、玄覽齋本《花間集》、《嘯餘譜》均作“上”。
 
 集評
 瀋際飛(《南唐二主詞彙箋》引語):
 何關魚雁山水,而詞人一往寄情,煞甚相關。秦李諸人,多用此訣。
 李於鱗(《南唐二主詞彙箋》引語):
 上“秋愁不絶渾如雨”,下“情思欲訴寄與鱗”。……觀其愁情欲寄處,自是一字一淚。
 徐士慷古今詞統》捲四:
 後主、易安直是詞中之妖。恨二李不相遇。
 俞陛雲《南唐二主詞輯述評》:
 上闕宮樹驚秋,捲簾凝望,寓懷遠之思。故下闕雲回首邊頭,音書不到,當是憶弟鄭王北去而作。與《阮郎歸》調同意。此詞墨跡在王季宮判官傢。《墨莊漫錄》雲後主書法,遒勁可愛,可稱書詞雙美。
 
 考異
 此詞一作牛希濟作,見《詞林萬遜捲四。《古今詞統》註云:“一刻晏小山。”然今傳本晏幾道《小山詞》未載此詞。侯文燦本《南唐二主詞》將此詞與《虞美人》並列,註其後雲:“以上二詞墨跡在王季宮判院傢。”則此詞既有後主墨跡,當為李煜所作無疑。
 喜遷鶯
 (據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
 
 曉月墮,宿雲微,無語枕憑欹。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希
 啼鶯散,餘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校記
 [曉]侯文燦本《南唐二主詞》作“晚”。
 [墮]吳訥《百傢詞》舊抄本、呂遠本、侯文燦本、蕭江聲抄本《南唐二主詞》、《尊前集》、《花草粹編》作“墜”。
 [雲]《尊前集》、《歷代詩餘》、《詞譜》作“煙”。
 [憑]呂遠本、蕭江聲抄本《尊前集》、《歷代詩餘》、《全唐詩·附詞》作“頻”。
 
 集評
 《詞譜》:
 《喜遷鶯》,又名《鶴衝天》、《萬年枝》、《春光好》、《今燕歸來》、《早梅芳》、《烘春桃李》。
 蝶戀花
 (依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
 
 遙夜亭臯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鞦韆,笑裏低低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校記
 [調名]《花庵詞遜、《類編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詩餘醉》調下有題“暮春”。各本《南唐二主詞》題註:“見《尊前集》,《本事麯》以為山東李冠作。”
 [信步]呂遠本、侯文燦本《南唐二主詞》作“倒步”。
 [乍過]《花庵詞遜、類編、毛訂《草堂詩餘》作“纔過”。
 [早覺]《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樂府雅詞》、《花庵詞遜、類編、毛訂《草堂詩餘》均作“漸覺”。
 [傷春暮]《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羅泌校語雲:“一作‘春將暮’。”
 [李]《尊前集》、《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花庵詞遜作“杏”。
 [依依]《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樂府雅詞》、《花庵詞遜、類編、毛訂《草堂詩餘》均作“依媳。《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校記雲:“‘依席一作‘無言’。”
 [春暗度]《尊前集》作“風暗度”,《樂府雅詞》、《花庵詞遜、《全唐詩》等作“香暗度”。
 [誰在]《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樂府雅詞》、均作“誰上”。《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校記雲:“‘誰’一作‘人’。”
 [笑裏]《尊前集》作“影裏”。
 [低低]《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樂府雅詞》、《花庵詞遜、類編、毛訂《草堂詩餘》均作“輕輕”。
 [一片]《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樂府雅詞》、《花庵詞遜、類編、毛訂《草堂詩餘》均作“一寸”。
 [芳心]《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樂府雅詞》、《花庵詞遜、類編、毛訂《草堂詩餘》、《詞林紀事》均作“相思”。
 [千萬緒]《詞林紀事》作“千萬縷”。
 集評
 陳繼儒(《南唐二主詞彙箋》引語):
 何不寄愁天上,埋憂地下?
 潘遊竜(《南唐二主詞彙箋》引語):
 “沒個安排處”與“愁來無着處”並絶。
 瀋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捲一:
 (“數點雨聲”二句)片時佳景,兩語得之。……“愁來無着處”,不約而合。
 瀋謙《填詞雜說》:
 “紅杏枝頭春意鬧”、“雲破月來花弄影”,俱不及“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俞陛雲《南唐二主詞輯述評》:
 上半首工於寫景,風收殘雨,以“約妝二字狀之,殊妙。雨後殘雲,惟映以淡月,始見其長空來往,寫風景宛然。結句言寸心之愁,而宇宙雖寬,竟無容處。其愁寧有際耶?唐人詩“此心方寸地,容得許多愁”,愁之為物,可謂放之則彌六合,捲之則退藏於密,惟能手得寫出之。
 
 考異
 此詞又傳為李冠(世英)作,見楊繪《時賢本事麯子集》。又傳為歐陽修作,見《歐陽文忠公愛體樂府》。而《尊前集》、《花草粹編》、《全唐詩》、《歷代詩餘》均作李後主作。當從之。
 長相思之一
 (依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
 
 雲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蛾。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校記
 [調名]《樂府雅詞》作《長相思令》。
 [緺]《樂府雅詞》作“■(髟下咼)”。《陽春白雪》作“窩”。
 [衫兒]《陽春白雪》作“春衫”。
 [相和]《全唐詩·附詞》、《歷代詩餘》作“如和”。
 [簾]《樂府雅詞》作“窗”。
 [三兩窠]蕭江聲抄本《南唐二主詞》作“三四棵”。
 集評
 瀋際飛《草堂詩餘續集》捲上:
 “多”字、“和”字,妙。“三兩窠”,亦嫌其多也。
 徐士慷古今詞統》捲三:
 “雲一緺,玉一梭”,緣飾先佳。
 陳廷焯《閑情集》捲一:
 情詞凄婉。
 考異
 此詞又傳為孫霄作,見曾慥輯《樂府雅詞》。又傳為劉過作,見瀋愚本《竜洲集》。
 長相思之二
 (依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校記
 [調名]《新刻註釋草堂詩餘評林》調下有題“秋怨”。
 集評
 瀋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捲一:
 冷豔。
 李廷機《新刻註釋草堂詩餘評林》:
 句句有怨字意,但不露圭角,可謂善形容者。
 李於鱗《南唐二主詞彙箋》:
 因隔山水而起各天之思,為對楓菊而想後人之歸。……怨從思中生而怨不露,是長於詩者。
 俞陛雲《南唐二主詞輯述評》:
 此詞以輕淡之筆,寫深秋風物,而蒹葭懷遠之思,低回不盡,節短而格高,五代詞之本色也。
 
 考異
 此詞又傳為鄧肅作,見王鵬運刻《宋元三十一傢詞》本《栟櫚詞》及陳鐘秀校《草堂詩餘》。宋澤元校本、類編、汲古閣本《草堂詩餘》均題作李後主作。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列為補遺。
 搗練子令之一
 (依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校記
 [調名]《花草粹編》調下有題“聞砧”。《草堂詩餘續集》、《古今詩餘醉》、《古今詞統》調下有題“秋閨”。《詞的》調下有題“本意”。
 [無奈]《尊前集》、《嘯餘譜》、《南詞新譜》作“早是”。
 集評
 徐軌《詞苑叢談》捲十:
 李重光“深院靜”小令一闋,升庵曰詞名《搗練子》,即詠搗練也。復有“雲鬢亂”一篇,其詞亦同,衆刻無異。嘗見一舊本,則俱係《鷓鴣天》,二詞之前,各有半闋。其“雲鬢亂”一闋雲:“節候雖佳景漸闌,吳綾已暖越羅寒。朱扉日暮隨風掩,一樹藤花獨自看。雲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幹。”其“深院靜”一闋雲:“塘水初澄似玉容,所思遠在別離中。誰知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況周頤《蕙風詞話》捲五:
 楊用修席芬名閥,涉筆瑰麗,自負見聞賅博,不恤杜撰肆欺,跡其忍俊不禁,信有奇思妙語,非尋常纔俊所及。嘗雲李後主《搗練子》“深院靜”、“雲鬢亂”二闋,曩見一舊本,並是《鷓鴣天》,又曰以“塘水初澄”比方玉容,其為妙肖,匪夷所思。“雲鬢亂”闋前段尤能以畫傢白描法形容一極貞靜之思婦,綾羅之暖寒,非深閨弱質,工愁善感者,體會不到。“一樹藤花”,確是人家庭院景物,曰“獨自看”,其殆“白華”之詩,無營無欲之旨乎?扉無風而自掩,境至清寂,無一點塵,如此雲雲。可知遠岫眉攢,倚闌和淚,皆是至真至正之情,有合風人之旨。即詞境詞格,亦與之俱高。雖重光復起,宜無間然。或獨譏其嚮壁虛造,寧非固歟?
 王國維《南唐二主詞》校勘記》: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此樂天《暮江吟》後二句,見《白氏長慶集》捲十九。後主不應全襲之。且《鷓鴣天》下半闋,平仄亦與《搗練子》不合,顯係明人贋作,徐氏信之,誤矣。
 俞陛雲《南唐二主詞輯述評》:通首賦搗練,而獨夜懷人情味,搖漾於寒砧斷續之中,可謂極此題能事。
 
 考異
 此詞或作馮延巳作,見《尊前集》。傳本《陽春集》不載此詞。
 搗練子令之二
 (依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
 
 雲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幹。
 
 校記
 [調名]《花草粹編》調下有題“春恨”。《草堂詩餘續集》、《清綺軒詞遜調下有題“閨情”。
 [香腮]玄覽齋本《花間集》作“杏腮”。
 [嫩]《花草粹編》作“懶”。
 考異
 此詞見楊慎《詞林萬遜。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列於補遺中。《花草粹編》載此詞,不著撰人姓名。
 浣溪沙
 (依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蕭鼓奏。
 
 校記
 [題名]《全五代詩》題作“浣溪沙麯”。又調名下吳訥《百傢詞》舊抄本、呂遠本、蕭江聲抄本《南唐二主詞》均註:“此詞見《西清詩話》。”
 [紅日]《西清詩話》、劉斧《摭遺》、《捫虱新話》各本所引作“簾日”。
 [三丈]劉斧《摭遺》作“丈五”。
 [舞點]蕭江聲抄本《南唐二主詞》作“舞急”。《西清詩話》、劉斧《摭遺》均作“舞徹”。粟香室覆侯本《南唐二主詞》篇末註:“案:‘點’疑當作‘颭’。”
 [時拈]《捫虱新話》作“時將”。
 [遙聞]《西清詩話》、劉斧《摭遺》、《捫虱新話》均作“時聞”。《古今詩話》、《詩人玉屑》、《詩話總龜》均作“微聞”。
 
 集評
 陳善《捫虱新話》上捲捲二:
 予觀李氏據江南全盛時,宮中詩云雲(略)。議者謂與“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者異矣。然此盡是尋常說富貴語,非萬乘天子體。予蓋聞太祖一日與朝臣議論不合,嘆曰:“安得如桑維翰者,與之謀事?”左右曰:“縱維翰在,陛下亦不能用之。”蓋維翰愛錢。太祖曰:“窮措大眼小,賜與十萬貫,則塞破屋子矣。”以此言之,不知彼所謂金爐、香獸、紅錦地衣,當費得幾萬貫。此語得無是措大傢眼孔乎?
 趙德麟《侯鯖錄》捲八:
 金陵人謂中酒曰酒惡,則知李後主詩云:“酒惡時拈花蕊嗅”,用鄉人語也。
 瀋雄《古今詞話·詞辨》捲上:
 “紅日已高三丈透……”,固是絶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