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國傢地理·神秘中國係列叢書:佛國懸疑探秘 》
“活大殿”傳奇(1)
佚名 Yi Ming
據說小白花會發出奇異的香味兒,所以信佛之人對這種花很感興趣;又有人說它生長在深不可測的洞𠔌裏,聽到神秘的咒語就會立刻出現。種種神秘莫測的說法讓真相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這時,當地漁民又告訴我們一個綫索:有人曾遭遇海難,正當他們漂泊在海上感到絶望的時候,一個洞口突然發出一束刺眼的光芒,陰森森的海面被照得一片通明。這個會發光的洞叫做“梵音洞”。
梵音洞位於普陀山最東端。在梵音洞石梁上建有觀佛閣,於明朝崇禎二年修建於這懸崖峭壁之上,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空中樓閣。我們來到漁民們口中神奇的梵音洞,發現這裏僧人、遊客絡繹不絶 ,他們在燒完香拜完佛之後,都會不約而同地做同樣一件事:嚮山𠔌間喊上一句“嘛呢叭咪哞”,然後站在這裏靜靜地等待。據說美麗的小白花會在這深不可測的洞𠔌中閃閃發光 ,據說從石柱的柱頭頂端往洞𠔌裏望,會看見白白的一片……但是,我們在這裏等待了很久,並沒有看見那傳說中的白色花朵。
或許是這兩側峭壁對峙如門,裏面巨石纍纍,洞中霧靄彌漫,在陽光和波濤的作用下,變化莫測,會讓人産生幻覺,誤以為自己在這裏看到了奇異的小白花,於是曾有人在這裏留下了一首詩:
遠來仙洞即慈容,肉眼應教隔萬重。
忽見東洋如許闊,此真菩薩現心胸。
正在我們覺得“山重水復疑無路”而一籌莫展的時候,聽說了每逢農歷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是全世界佛教信徒禮贊觀音的三個隆重佛節,其中農歷二月十九日是觀音的誕生日,六月十九日是觀音的成道日,九月十九日是觀音的出傢日。每年的這三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香客提前兩三天從四面八方梯山航海,拿着一種白色的小花來普陀山朝拜觀音。
我們來到的第三天正好趕上農歷六月十九,為了一睹“小白花”的真容,我們趕往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普濟寺。據說普濟寺的大圓通殿百人入內不覺寬,千人齊登不覺擠,素有“活大殿”之稱。傳說清朝有一位將軍曾帶領三千兵卒到普濟寺,要試探“活大殿”的真偽。他用碗口粗的繩子將大殿的四根柱子拉緊,命令士兵魚貫而入。剛進四千人殿內已經顯得非常擁擠,正在此時,忽聽殿內傳出嘭嘭嘭嘭四聲巨響,繩子被扯斷,殿內竟露出了大片空地!將軍嚇得魂不附體,逃之夭夭。人們用這樣的故事通俗化地解釋觀音菩薩包涵萬物,對佛法運行自如、隨機應化的特點。
南宋嘉定七年,朝廷賜錢萬緡修大圓通殿,並指定普陀山為專供觀音菩薩道場。其實,如果沒有帝王天子的欽定,很難想象普陀山會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島成為聞名遐邇的觀音道場。
據說農歷六月十九是觀音菩薩的成道之日,因為錯過了花期,我們並沒有看到香客們像傳說中的那樣手持“小白花”來供奉觀音菩薩。
盧小根告訴我們,被稱作普陀洛迦的小白花,據書上的記錄是兩尺高,葉子黑油油的,花朵為白色。香客們手持的白花是在五月份開花,叫做梔子花,比較接近書中的記錄。春夏之際是梔子花花季,每逢花期芬芳四溢,就像給普陀山穿上了一件無形的香味外衣。
但是,也有人說“美麗的小白花”是海棠花,還有人說是蕊香。直到今天,關於小白花到底是什麽花,仍然衆說紛紜。
普陀山的香火千年未斷 ,而1997年出現在南海觀音開光法會上的奇異天象,已經成為香客們之間的又一個靈異傳說。有人說當時他們看到了美麗的小白花;也有人說他們看到了五彩祥雲;還有人說他們看到了千手觀音。其實人們在普陀山曾經看到了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普陀山是他們心目中唯一的觀音道場。
歷史驛站
普陀洛迦:普陀洛迦,梵文potalaka,音譯為補怛洛迦、布怛洛迦、布達拉等;意譯為光明山、海島山、小花樹山等。慧苑著 《新翻華嚴經音義》雲:“此翻為小花樹山,謂此山中多有小白花樹,其花甚香,香氣遠及也。”
我國浙江省的普陀山,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均由此得名。
佛指名山:按照傳統的說法,普陀山之所以成為觀音道場,是因為它是“佛指名山”,也稱作“佛選名山”。所謂“佛指名山”,指的是“補怛洛迦山(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弘法道場”是從釋迦牟尼口中說出,由佛祖親自指定。
《神秘中国》创作组 編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吉林文史出版社 |
|
|
觀音顯聖撥雲見日 | 救人性命的觀音小白花 | “活大殿”傳奇(1) | “活大殿”傳奇(2) | 從達摩祖師到六祖惠能 | 佛祖衣鉢落入誰傢 | 此袈裟非彼袈裟(1) | 此袈裟非彼袈裟(2) | 千佛洞中的秘密 | 壁畫背後的文明奇跡 | 鳩摩羅什發現的“世界” | 雀離大寺的故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