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不能被遗忘的国粹:老戏的前世今生 Quintessence can not be forgotten: the old Opera Past and Present   》 第3节:贫贱夫妻的经济学(3)      傅谨 Fu Jin

  因此,说戏里的朱买只是个赌徒并不过分,他因为贫贱因此需要赌徒式地义无反顾,但这无论如何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品行。归根到底,朱买故事讲的是贫贱夫妻的生活方式与理想,尤其是贫贱夫妻的婚姻生活。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从来不相信贫贱本身能够让人道德高尚,就像王小波不相信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能够得到思想改造一样。
  既然朱买不值得称道,他的夫人也不应该受两千年的责骂。我们能对这一对贫贱夫妻提多高的要求,"贫贱不能移"是不是也该有点前提?但戏剧家们不会去考虑前提,就像道德君子们,当他们教育普通百姓时也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高尚"其实也是要有前提的。如果说元杂剧写朱买的夫人还算厚道,昆曲和京剧里敷衍的朱买故事,不仅仅是越来越努力地用尽尖酸泼辣的笔墨以渲染朱妻崔氏的狠心,而且更是里里外外透着嘲笑她的目光短浅,但从来没有人认真地为朱买的夫人设身处地想想,一个女人面对一个读书读了二十年还看不到什么前途的男人,你要求她等到何时?姜太公九十岁遇文王堪称困顿文人终于等到发迹之时最经典的故事,那就以姜太公为例吧,你觉得一个女人是不是有理由和有必要为他那一辈子没出息的丈夫守到九十岁?我不以为一个人能够仅仅为了将来的且未可预知的富贵而忍耐一位没有出息的丈夫到他九十岁,而且,纵然富贵可以预知,在那么冗长的清贫的一辈子后面,就算真有天下无双的大富大贵,毕竟好日子也剩不下几天。她的一辈子清贫日子,如果仅仅是为了换来一块刻着"某某夫人"字样的墓碑,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那数十年的等待是不是值得,我想所有人都不难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对于朱买的夫人,当她陪同她丈夫走过了数十年黑暗时光之后,假如她想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想要在贫贱中"移"上那么一"移",并不是没有充分的理由。
  只可惜这一"移"就"移"出了她的婚姻,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移"得亏了老本。
  但我们必须首先看看朱买夫妇的这桩婚姻是什么性质。
  用经济学的表达方法,婚姻就是一个家庭将自己的某一成员置换到另一家庭中,同时在两个家庭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以期对所有相关的个体以及家庭都有所收益。戏剧多以人类两性间的关系为题材,婚姻既然是两性交往最重要的结果,自然就成为戏剧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婚姻之事固然应该以情感或以社会学论,但假如从经济角度讨论,也有其特定意义,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要受穷,婚姻这样的大事,如果都不去算一算投入产出,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浪漫主义的文学家经常描写一见钟情,他们的经典话语是"我第一眼看见他/她时我就知道自己完了",类似于《西厢记》里的张生"怎当她临去时秋波那一转",言下之意,是说他或她只看对方一眼,就知道这是前世命定无法逃脱也不舍得逃脱的婚姻,有关以身相许的决定瞬间做出,完全不顾及所有世俗的因素,也不再像我辈俗人那样想着财产门第之类,甚至连人品也不管。假如这样的一见钟情不是由于一种职业的敏感,那么这婚姻的危险程度之高可想而知,大凡是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几分责任感而又有点生活阅历的父母,都会举出一百个例子告诫孩子们,说这样的婚姻多么不可靠。所以成年人才会每每力劝莽撞的年轻一代,让他们慎重对待"婚姻大事"。换句话说,婚姻上要求门当户对并不全是因为老辈人的昏庸与势利,所谓门当户对的婚姻,其意就是尽可能降低婚嫁的风险成本;按照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就可以说,假如有机会建立一桩好的婚姻,显然会大大降低婚嫁双方未来生活的机会成本,而这样关乎一生的事情,用上一些心思,多做一些考虑与权衡并没有什么大错。当然,爱情除外,文学家们喜欢说爱情是无条件的,但是戏文里将要嫁给书生们的小姐考虑的不是单纯的爱情,还是婚姻,她们并不满足于仅仅是爱一爱书生,最终还想要嫁给他们做诰命夫人呢。确实,除了浪漫主义文学家的描述之外,在更多的场合,对于更多的普通人而言,婚姻是一种选择,隐含了利害和得失之间的权衡,更涉及到未来一生的幸福,因此门第才显得尤其重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1节:贫贱夫妻的经济学(1)第2节:贫贱夫妻的经济学(2)第3节:贫贱夫妻的经济学(3)
第4节:贫贱夫妻的经济学(4)第5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1)第6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2)
第7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3)第8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4)第9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5)
第10节:风尘的想象与写真(6)第11节:"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1)第12节:"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2)
第13节:"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3)第14节:"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4)第15节:"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5)
第16节:杨四郎的伦理底线(1)第17节:杨四郎的伦理底线(2)第18节:杨四郎的伦理底线(3)
第19节:杨四郎的伦理底线(4)第20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1)第21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2)
第22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3)第23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4)第24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5)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