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到古代中國去旅行 》
絶技(3)
伊永文 Yi Yongwen
聲,小蛤蟆就叫幾聲,如同先生教學生。乞丐突然說:“止!”這“蝦蟆教書”當即絶聲……清代的另一本筆記小說《聞見偶錄》,也有這樣一則《蛙教書》,看來,清代中後期,此類“弄蟲蟻”是很多的,至清光緒庚子年,在北京的天橋還可以看到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用一大八小,九衹青蛙作的這種“老師給學生上課”的表演。更為奇絶的是,蒲鬆齡在《聊齋志異》中曾記述過:北京市上有人攜一十二孔木盒,每孔伏蛙,弄者用細杖敲蛙首,蛙則作鳴。或與金錢,則亂擊蛙頂,如拊雲鑼,宮商調麯,瞭瞭可辨。
清代徐嶽《見聞錄•奇技》又記:又見一人以蝦蟆,小者二十四衹,大者一隻,按古麯高下緩急,音節不爽纖毫。其蝦蟆畜之囊中,用大方桌一張,出縱其上,大蛙踞中南嚮若客,在上則北嚮,小蛙左右各十二,以次就位,其人依麯撾鼓,蝦蟆聲應拍不亂……清代《點石齋畫報》又有一幅《蛙嬉》使人們瞭解到:《點石齋畫報•蛙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絶技(1) | 絶技(2) | 絶技(3) | 伎巧(1) | 伎巧(2) | 宋元玩具(1) | 宋元玩具(2) | 宋元玩具(3) | 李開先與笑話(1) | 李開先與笑話(2) | 李開先與笑話(3) | 明清象聲(1) | 明清象聲(2) | 明清象聲(3) | 高爾夫球源何在(1) | 高爾夫球源何在(2) | 高爾夫球源何在(3) | 高爾夫球源何在(4) | “葉子戲”的演變(1) | “葉子戲”的演變(2) | “葉子戲”的演變((3) | “漢文化圈”的交流(1) | “漢文化圈”的交流(2) | “漢文化圈”的交流(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