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评传 》 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 》
第3節:精神危機
王蒙 Wang Meng
我還想到我的身體並不健康,也許離死亡並不是那麽遙遠。一天晚上,我在一個神經質的狀態中,喝了一大口極腥的魚肝油,那時候的人認為魚肝油就是最厲害的保健藥品了。夜晚躺在床上,發覺一輪滿月整好照在我的臉上,那時住的小平房,是沒有窗簾布也安裝不起窗簾的。月光再次使我感到孤獨,神秘。我感到不理解這個世界,不理解自己和傢,不理解生命的偶然和無助。我忽然想,如果就這樣睡去--死去呢?我衹覺得正在嚮一個無底的深坑黑洞,陷落、陷落着再陷落着。我幾乎驚叫失聲,我不敢入睡。這是我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失眠,第一次精神危機:大約衹有九至十歲。
我在《青春萬歲》中寫到過一個人物的童年失眠,尊敬的恩師蕭殷批道:"兒童貪玩不願睡覺是有的,不敢睡覺是不可能的。"大概我的這些經驗衹能說明自己的心理健康方面有問題罷了。
失眠沒有造成太大的問題,我從此衹知道人必須硬着頭皮活下去,該吃就吃下去,該喝就喝下去,該睡就呼呼地大睡最好。許多問題是想不清楚的,想不清楚的問題還一定要想,就是有了毛病啦。
差不多與此同時,我熱衷於背誦《唐詩三百首》,至今我認為此書是真正對我有益的少數幾本書之一。治療我的精神危機的方法便是學習、讀書、背誦書。"春眠不覺曉,花落知多少……"我讀得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也懂。"蜀僧抱緑綺,西下峨嵋峰"與"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我則不解其意,但也興高采烈地背誦得緊。"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的句子我略有所感。另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我則感受真切,離別是很遺憾的嘍。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我也極欣賞,雖然那時我並沒有看到過海,也不知道海上月出的情景。
大概與讀古書有關,我相信畫畫也是極風雅極有味道的事情,於是我買了芥子園畫譜。我畫馬,畫竹子。竹子畫得怎樣,記不清了,馬則畫得與老鼠無異。但我還是大模大樣地為畫馬題詩一首,時年十歲:
千裏追風誰能匹,
長途跋涉不覺勞,
衹因伯樂無從覓,
化做神竜上九霄。
我至今也說不明白為什麽寫一首這樣的酸溜溜的詩,有人還誇我氣勢不凡,我相信我這是帶有模仿意味的學大人話,希望方傢能幫我找出出處來。
詩卻也有幾分意思。一個是自吹與自信。一個是速率效率,千裏追風也。一個是韌性,長途跋涉嘛。一個是終於未能有多大用處,衹能上九霄自慰自遣,如果不是自欺欺人的話。
我傢有過在報子鬍同甲3號小住的經歷,這裏有一個廢棄了的後花園,有假山石,有竹子,夜間,竹葉的影子映在窗戶紙上,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居然沒有能夠成為鄭板橋,衹能證明我是一個美盲。也是,從上小學,美術作業都是得"乙"或"丙",衹有一次得過甲,是拿姐姐交過的作業,改頭換面,用水彩抹掉原署名與給分的痕跡,作弊交給老師的。
反過頭來衹能閱讀。我背誦《孝經》《大學》《蘇辛詞》《花間詞》,我背誦冰心與巴金,後來還有魯迅的《野草》。漢語的平仄四聲,抑揚頓挫,句勢的羅列反復,論述的大而無當,文字的美輪美奐卻無定解,都使閱讀與背誦,變得如此快樂迷人控製人,如歌詠如唱贊美詩,如頌咒語如祈禱上蒼。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傢,其傢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其心者先誠其意……"
誦讀這樣的書又像是洗澡,淋浴一樣地撲頭蓋臉,盆浴一樣地擁抱全身,旋轉按摩一樣地舒筋活血,桑拿蒸氣一樣地代謝新陳。合轍押韻,步步高升,顛撲不破,翻過來倒過去都合身,如舊北京賣布頭的吆喝:經蹬又經踹,經拉又經拽,經鋪又經蓋,經洗又經曬!
我也特別喜歡放假,每年夏天,臨近假期,由於酷熱,缺覺,考試,我都精疲力盡,憔悴不堪。一放暑假,先睡個好午覺,再趕上一場透雨,再逛逛北海公園與平則(阜成)門外,聽蟬嘶,聽水聲,聽鳥叫,再讀讀我喜歡讀的小說故事,我感到欣喜若狂,我喜歡自己支配自己的時間,我喜歡休假--目的不在於嬉戲而在於讀書。每年暑假開始的時候我都製定出令人狂喜,催人奮進的暑期生活與學習計劃同,而且執行得差強人意。放完假,我當真覺得自己的知識有所長進,乃至身體也有所發育了。這種喜歡自主度日,但並不懶散放任,尤其絶對不是銷磨浪費時間的特點,可能至今保存在我身上。
三、我要革命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我的民族情愛國心突然點燃。同學們個個興奮得要死,天天上五年級的級任鄭誼老師那裏去談論國傢大事。鄭老師說到,抗日戰爭前,蔣提倡"新生活運動",國傢本來有望,但是日軍的侵略打斷了中國復興的進程,等等,我們義憤填膺。我愈想愈愛我們的國傢,我自己多少次含淚下决心,為了中國,我寧願意獻出生命。順便說一下,鄭老師解放後曾經是全市著名的模範教師,1957年反右運動中,她也未能幸免。
也是這個夏季,我做出了跳班考中學的决定。我看了豐子愷的一幅漫畫:畫着三、四個孩子腿綁在一起走路,走得快的孩子被拖得無法前行,走得慢的孩子也被拖得狼狽不堪。我竟從此畫中得到了靈感,我認為我就是那個走得快的孩子,而學校的分班級授課的制度就是綁在孩子腿上的繩索。我拿過比我高一級的姐姐正在被教授的六年級課本,認定那些課程對我已經毫無新意。而且,早就有這樣的事了,低一年級的我幫助姐姐做高一年級的作業。衹是現在說起來有點吹牛的不安感。
我本來想報考離傢很近的位於祖傢街街口的市立(男)三中,那時是男女分校。排到了報名窗口,人傢要小學的畢業證書,並明言不收"同等學力"者,我衹好去考私立的以教會倫敦會為依托的"平民中學"(現四十一中),一考就中,而且上學後仍是差不多年年考第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好孩子好學生 | 第2節:做詩與失眠 | 第3節:精神危機 | 第4節:我要革命 | | 第5節:我有沒有童年 | 第6節:老捨的話劇 | 第7節:雨果與周曼華 | 第8節:擁抱就會懷孕 | | 第9節:思想赤化 | 第10節:鼕天裏的春天 | 第11節:中央團校 | 第12節:個人英雄主義 | | 第13節:秋天的發現 | 第14節:充滿陽光 | 第15節:走嚮勝利 | 第16節:終於離異 | | 第17節:家庭主男 | 第18節:初戀 | 第19節:藝術生活 | 第20節:戰鬥的時候 | | 第21節:愛戀和永恆 | 第22節:苦難與升華 | 第23節:青年作傢 | 第24節:小說的命門穴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