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说评论 》 致命的狂歡 》
從“四大奇書”到“第一奇書”(1)
石鐘揚 Dan Zhongyang
不讀《金瓶梅》,不知天下之奇
不讀《金瓶梅》,不知天下之奇
——導言:兼與美籍華裔學者夏志清商榷
明代的四部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被學界稱為“四大奇書”。
“四大奇書”名稱的確立有個歷史過程。從明代天啓年間到崇禎年間先後問世的《韓湘子全傳》、《三遂平妖傳》、《斥姦書》、《禪真逸史》等書的序言或凡例,都把《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等說部中的“大哥大”相提並論,卻都未亮出“四大奇書”的名號。此期間有類似“四大奇書”的說法,又並非上述四書。崇禎間笑花主人序《今古奇觀》有雲:
元施、羅二公大暢斯道,《水滸》、《三國》奇奇正正,河漢無極,論者以二集配《伯喈》、《西廂》傳奇(按,指《琵琶記》傳奇、《西廂》傳奇),號四大書,厥觀偉矣。朱一玄《明清小說資料選》第1056頁,濟南:齊魯書社1990年2月版。
清順治年間西湖釣叟序《續金瓶梅》,將《三國演義》拿下,稱另三本為“三大奇書”:“今天下小說如林,獨唯三大奇書,曰:《水滸》、《西遊》、《金瓶梅》者。何以稱乎?《西遊》闡心而證道於魔,《水滸》戒俠而崇義於盜,《金瓶梅》懲淫而炫情於色。”朱一玄《金瓶梅資料匯編》第690頁,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版。稍後李笠翁(漁)采用西湖釣叟“奇書”之名,竪起了“四大奇書”的旗幟。李笠翁為清初的兩衡堂刊《三國志演義》作序,劈頭就說:
嘗聞吳郡馮子猶賞稱宇內四大奇書,曰:《三國》、《水滸》、《西遊記》及《金瓶梅》四種。餘亦喜其賞稱為近似。見北京圖書館藏兩衡堂刊本《三國志演義》捲首。按,通行毛宗崗評本《三國演義》捲首金聖嘆序便是毛氏據李序改托的。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附錄“叢書目”載《四大奇書》,按雲:“以《三國》、《水滸》、《金瓶梅》、《西遊記》為四大奇書,始於李漁(《〈三國志〉序》)。”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第221頁,北京:作傢出版社1958年版。但李笠翁沒有貪此功,他將原創之功推給了馮夢竜(即馮子猶),衹說自己贊同馮說而已。而現存文獻中尚未見馮有此明確的說法,於是有人推論給《平妖傳》、《斥姦書》作序的張無咎、崢霄主人可能就是那神秘的馮夢竜。馮夢竜是明代集作者、編者、策劃者於一身的著名俗文學家。要麽李笠翁所見馮氏另有明確號稱“四大奇書”的文獻而今已散佚,要麽他藉馮氏之名說事,因為當時與俗文學套近乎雖有利卻未必是什麽榮耀的事。總之,李笠翁之後雖時有波折,“四大奇書”之名卻基本定論。
而將“四大奇書”論述得最精當的,當推清康熙年間的劉廷璣。劉氏在其《在園雜志》捲二有雲:
壬辰(按:康熙五十一年,1712)鼕,大雪,友人數輩圍爐小酌,客有惠以《說鈴》叢書者。予曰:此即古之所謂小說也。小說至今日濫觴極矣,幾與六經史函相埒,但鄙穢不堪寓目者居多。……降而至於四大奇書,則專事稗官,取一人一事為主宰,旁及支引,纍百捲或數十捲者。
如《水滸》,本施耐庵所著,一百八人,人各一傳,性情面貌,裝束舉止,儼有一人跳躍紙上。天下最難寫者英雄,而各傳則各色英雄也。天下更難寫者英雄美人,而其中二三傳則別樣英雄、別樣美人也。串插連貫,各具機杼,真是寫生妙手。金聖嘆加以句讀字斷,分評總批,覺成異樣花團錦簇文字。以梁山泊一夢結局,不添蛇足,深得剪裁之妙。雖纔大如海,然所尊尚者賊盜,未免與史遷《遊俠列傳》之意相同。
再則《三國演義》,演義者,本有其事,而添設敷演,非無中生有者比也。蜀吳魏三分鼎足,依年次序,雖不能體《春秋》正統之義,亦不肯效陳壽之徇私偏側。中間敘述麯折,不乖正史,但桃園結義,戰陣回合,不脫稗官窠臼。杭永年一仿聖嘆筆意批之,似屬效顰,然亦有開生面處,較之《西遊》,實處多於虛處。
蓋《西遊》為證道之書,丘長春藉說金丹奧旨,以心猿意馬為真配根本,而五衆以配五行,平空結構,是一蜃樓海市耳。此中妙理可意會不可言傳,所謂語言文字,僅得其形似者也。乃汪漪從而刻畫美人唐突西子,其批註處,大半摸索皮毛,即通書之太極、無極,何能一語道破耶?
若深切人情世務,無如《金瓶梅》,真稱奇書。欲要止淫,以淫說法;欲要破謎,引謎入悟。其中傢常日用應酬世務,姦詐貪狡,諸惡皆作,果報昭然。而文心細如牛毛繭絲,凡寫一人始終口吻酷肖到底,掩捲讀之,但道數語,便能默會為何人。結構鋪張,針綫縝密,一字不漏,又豈尋常筆墨可到者哉?彭城張竹坡為之先總大綱,次則逐捲逐段分註批點,可以繼武聖嘆,是懲是勸,一目瞭然。惜其年不永,歿後將刊版抵償夙逋於汪蒼孚,蒼孚舉火焚之,故海內傳者甚少。
嗟乎!四書也,以言文字,誠哉奇觀,然亦在乎人之善讀與不善讀耳。不善讀《水滸》者,狠戾悖逆之心生矣。不善讀《三國》者,權謀狙詐之心生矣。不善讀《西遊》者,詭怪幻妄之心生矣。欲讀《金瓶梅》,先須體認前序,內雲:“讀此書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讀此書而生效法心者,禽獸也。”(按,此二心說乃東吳弄珠客序中語)然今讀者,多肯讀七十九回以前,少肯讀七十九回以後,豈非禽獸哉!朱一玄《金瓶梅資料匯編》第560—561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 序:汪洋恣肆,機警穎睿(1) | 序:汪洋恣肆,機警穎睿(2) | | 從“四大奇書”到“第一奇書”(1) | 從“四大奇書”到“第一奇書”(2) | | 我的《金瓶梅》上,變賬簿以作文章(1) | 我的《金瓶梅》上,變賬簿以作文章(2) | | 我的《金瓶梅》上,變賬簿以作文章(3) | 衆聲喧嘩中的輝煌與遺憾(1) | | 衆聲喧嘩中的輝煌與遺憾(2) | 衆聲喧嘩中的輝煌與遺憾(3) | | 小引:在同情中瞭解,在瞭解中同情 | 評頭品足說金蓮(1) | | 評頭品足說金蓮(2) | 評頭品足說金蓮(3) | | “魔鬼的纔藝”與“尤物之媚態”(1) | “魔鬼的纔藝”與“尤物之媚態”(2) | | “魔鬼的纔藝”與“尤物之媚態”(3) | “魔鬼的纔藝”與“尤物之媚態”(4) | | “魔鬼的纔藝”與“尤物之媚態”(5) | 另類的智慧與野性的天真(1) | | 另類的智慧與野性的天真(2) | 另類的智慧與野性的天真(3) | | 另類的智慧與野性的天真(4) | 另類的智慧與野性的天真(5)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