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情到深處即為詩 》
第3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2)
納蘭秋 Na Lanqiu
宴會開始後,相如侃侃而談。談吐和舉止都令四座傾倒。卓文君的心裏更加愛慕,幾次從屏風後面偷偷的探出頭來,一睹心中偶像的風采。
司馬相如豪爽而心細。喝酒暢談之時竟發現屏風後面人影晃動,知是有人窺探。於是心中多做留意。不久,屏風後面的人不滿足於偷聽,又偷偷將頭探出來。
相如好生納悶,也將雙眼緊緊盯住屏風,想知道是何許人也。結果,四目相對,激情碰撞。司馬相如驚嘆於卓文君的美貌。她的眼神,秋波婉轉,釋放出超強的吸引力。裏面含着傾慕和深情,使原本應該存在的陌生感蕩然無存。
司馬相如頓感自己陷入溫柔陷阱。他追隨着那眼神,一刻也不忍遊移。仿佛一旦離開,將導致終生遺憾。
如果相信一見鐘情存在的話,這種情況就是了。僅在一瞥之間,四目緊緊的凝結。丘比特的神箭將他們射中,讓他們承擔愛情産生所附生的多種後果。
相如如癡如醉,眼睛直勾勾的盯住屏風。
愛情來臨的時候,聖人也會失態。相如的癡醉神情,卓王孫非常不悅。他提高了他那渾濁的嗓音,連聲咳嗽。屏風後的卓文君亦知有失閨門體統,將身縮回屏風後面,卻沒捨得離開。
卓文君也被丘比特之箭射中。相如的形象,比之她原來的想象,猶勝一籌。風度翩翩,瀟灑倜儻,動輒惹人情思。
屏風後面的卓文君心跳加速,臉色緋紅,芳心暗許。酒席宴上的相如卻不得不打斷癡夢。應卓王孫的要求,他要撫琴一麯,以助索然的酒興。
談什麽麯子好呢?嘴裏叨念着要彈的麯子,心中卻惦記着那屏風後面的人。
有了!何不自己編一段麯子,藉機將愛慕之意轉達給屏風後的女子得知呢。這段麯子後來被名為《鳳求凰》,顧名思義,主題乃是用來表達愛意的。其辭曰:
鳳鳥啊,鳳鳥啊,回到故鄉;四海遨遊,為的是追求與它匹配的凰;
現在尚未有遇到啊,不知道何處去將;如今醒悟,它原來飛到了這座廳堂;
有美貌的淑女靜處閨房,房間離得很近,心卻相距甚遠,毒害我的心腸!
為何不做一對交頸的鴛鴦?為什麽不頡頏相親一起翺翔?
凰鳥啊,凰鳥啊,從我相棲吧!我們幽會媾合,永遠的匹配;
情投意合,心中和諧;半夜私奔,知者是誰?
我們一起鼓舞雙翼,遠走高飛;不要讓我徒然為你思念而感傷悲!
大膽而熱烈的表白。感情真摯,渲染得當。字裏行間洋溢着對世俗禮法的蔑視。什麽樣的女子不對此心旌搖蕩?
有一出百聽不厭的折子戲,叫《琴挑》,就是以《鳳求凰》的情節鋪陳而來。
這樣浪漫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情節常常為後世所仿效。《西廂記》中,張君瑞嚮崔鶯鶯表白愛情時,隔墻彈奏的也是《鳳求凰》,張君瑞還說,"昔日司馬相如得此麯成事,我雖不及相如,願小姐有文君之意。"如出一轍。
"琴挑"的結果就是卓文君真的動心了。她在屏風後面聽得真真的,心弦和琴弦一起跳動,愛情的音符也隨着琴聲一起飛蕩。心早與相如在一起了。
相如鐵了心的要追求卓文君。但遭到卓王孫的堅决反對。司馬相如是一介書生,縱有才華,卻不頂飯吃,難道女兒嫁過去挨餓受凍不成?卓王孫的態度,讓相如失望。於是他决定飛蛾撲火,攜着卓文君私奔。
但卓文君心中仍猶疑不安,畢竟私奔不是小事情,需要深思熟慮。
在文君心中難以决絶的時候,相如做了不少工作。除了"琴挑"之外,他不惜重金買通了卓文君的婢女,讓她居中穿插,促成私奔一事。
在婢女的勸說下,卓文君為了自己的愛情,不顧父親的反對,下定决心跟相如深夜奔逃。史書中這樣寫道:"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
卓文君為了愛情捨棄了一切,包括親情和財富。這種勇氣和毅然决然的態度,千古之下猶令人欽佩。也為現代女性在愛的取捨上做出了表率。
成都的日子並不好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前言:詩人的眼淚為誰而流 | 第2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1) | 第3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2) | 第4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3) | 第5節:卓文君,牙刷和男人不能共享(4) | 第6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1) | 第7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2) | 第8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3) | 第9節:駱賓王,前途未卜,英雄上路(4) | 第10節:王勃:生如夏花(1) | 第11節:王勃:生如夏花(2) | 第12節:王勃:生如夏花(3) | 第13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1) | 第14節:陳子昂:千古文人俠客夢(2) | 第15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1) | 第16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2) | 第17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3) | 第18節:孟浩然:人生不堪說(4) | 第19節:李季蘭,春心怦動(1) | 第20節:李季蘭,春心怦動(2) | 第21節:李季蘭,春心怦動(3) | 第22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1) | 第23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2) | 第24節:李白,為夢碎為夢醉(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